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蕴锦 《中原文物》2020,(2):107-115
犍陀罗艺术和马图拉艺术是贵霜王朝时期大乘佛教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最重要的两种造像范式,两种佛像的雕塑材料、造型特征、艺术风格上都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介绍了犍陀罗和马图拉艺术的文化、地理范围和分期,列举了犍陀罗和马图拉造像艺术的主要差异性。根据两地出土文物证实,两者虽然归属于独立发展的艺术体系,但两者之间始终联系紧密、互为影响。马图拉艺术所代表的印度本土因素,在犍陀罗艺术形成初始期就已经对犍陀罗造像产生影响,并一直持续至犍陀罗艺术晚期灰泥阶段。受犍陀罗艺术"迦毕试样式"的影响,贵霜时代马图拉艺术出现了着通肩式佛衣、身材矮短的佛像。笈多时代马图拉艺术在融合犍陀罗灰泥造像的基础上创造了"湿衣佛像",并以此完成了印度佛像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断融入亚洲人审美特征、逐渐向着东方风格佛像回归的整个历程。  相似文献   

2.
##正##佛教艺术最晚至东汉(公元二五~二二○年)就已在中国流传,四川等地发现的铜摇钱树和摩崖石刻上都曾找到过佛像。这些佛像的造型风格受犍陀罗佛教艺术(Gandhara,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其佛教艺术是希腊和印度风格融合的产物)的影响。旧金山  相似文献   

3.
现藏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的一尊鎏金铜佛像分为佛陀与头光两部分,其中佛陀及台座上的双狮都具备典型的犍陀罗艺术特征,当产自中亚或印度,年代约为2世纪末到3世纪初,即中国的东汉晚期;头光背面的火焰纹是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为5—6世纪在东亚地区后补制作的。此类来自中亚或印度的鎏金铜佛像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早期小型鎏金铜佛像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河北地区出土的30多尊小型鎏金铜佛像无论从造型还是细节特征都深受健陀罗风格的影响。其中1955年出土于河北石家庄北宋村东汉晚期墓葬的鎏金铜佛像,年代与哈佛佛像接近,佛陀脑后有插榫,佛首微微前倾,施禅定印,身前有两位下跪的供养人,台座正面立有双狮,双狮中间为浮雕或者线刻的莲花,是3—4世纪中国早期小型鎏金铜佛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根据佛像的造型、头背光以及服饰等因素的差异,龟兹石窟中的佛像风格可分为四类:印度风格、龟兹风格、汉地风格和回鹘风格。印度风格佛像出现于龟兹石窟早期,包括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两种类型,其中犍陀罗风格佛像较多。龟兹风格佛像形成于公元4世纪,延续至龟兹佛教的衰亡时期,是在龟兹本地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印度、中亚文化而发展形成的佛像类型。汉地风格佛像,是唐代汉传佛教艺术传入龟兹的产物,艺术风格接近同时期中原佛教艺术。回鹘风格佛像,约公元10世纪及以后,是回鹘人西迁后在吸收中原佛教和龟兹佛教艺术因素,形成的具有回鹘人审美特色的佛像类型。  相似文献   

5.
<正>佛教自公元1世纪由印度传入我国后,佛教艺术亦随之产生,佛造像艺术从传入伊始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依。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像在吸收印度笈多艺术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沉静内省、轻盈飘逸的佛像艺术特色,迎来了中国佛教造像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一、印度笈多艺术特色印度笈多王朝(320?600)是继孔雀王朝之后又一统一印度的大帝国,孔雀和笈多王朝是印度历史上仅有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境内为古代古格国的重要文化繁荣地,至今遗留古代佛寺、佛塔较多,遗址出土文物仅在近几十年中才逐一展现世人眼前,其灿烂的佛教艺术如壁画、金铜佛像、擦擦、唐卡等迅速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热门焦点,其独特的佛造像艺术迥异于其他地域而被称之谓“藏西风格”。其中擦擦类出土更是以其品种繁多、地域风格凸显、前后造像风格演变连贯,成为能展现一个区域造像史的风格例证。能以擦擦来佐证一个地域造像风格史的渐变过程,目前仅此一例,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它们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通过对其形制特征、制作工艺和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和马图拉风格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及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1978年元月上旬,新乡市博物馆从新乡市废旧公司购得一件铜佛造像。佛像高9.5、造像通高31厘米。  相似文献   

9.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造像于何时、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以及怎样兴起的?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心的问题.由于大量石窟遗迹分布在中国北部地区,近百年来中外研究者们皆把视点投在犍陀罗地区以及由西域而东的丝路上,亦往往认为中国佛像的产生、兴起与此有关.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发现了大量三世纪前后的佛教造像(图版壹,1—5;图版贰,左下;图版叁,1、3),在风格上,明显受到中印度秣菟罗造像(图版贰,左上、左中、右上、右下)的影响,遂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  相似文献   

10.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调查资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这里统计的“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调查资料,其地域范围限于中国南方佛教造像传播系统,流传于北方或国外的实物,可明确为南方所造者,亦属统计之列,佛像以及受佛教影响的装饰器物,此处统称为佛教造像.迄今发现的早期佛教造像已达146例,其中有些资料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而更多的则是我们中日联合研究组经实地调查得来.由于我们的调查工作刚刚开始,所进行的几次调查主要在江、浙、皖、川、滇几地区,故这些地区造像所占比例较大,广西、广东、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调查尚待深入,和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故上述统计资料,并不能反映南传系统的全貌.在140例造像中,31处有确切年代,最早的为云南大理市大关北郊汉熹平纪年墓出土的七件吹萧胡僧俑.(此七件遗像装束与吴地魂瓶上的胡僧俑完全一致)最晚者为纪年墓浙江绍兴凤凰山西晋水嘉7年出土的佛饰魂瓶.表明这个时期佛教造像已在由云南、四川至江、浙等地的长江流域兴起.佛教造像传入中国的途径是多元的,除了我们以前所说的滇缅道入长江流域和交阴或广州入长江的秣菟罗造像系统外,或间有犍陀罗系统的渗入.如四川绵阳出土钱树桩上的佛像头部似有犍陀罗束发式特征.与彭山、乐山等地出土佛像有一定区别.本表中对器物造型、风格未作分析,拟另文论述.传入中国的早  相似文献   

11.
犍陀罗艺术东传漫谈林染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及其毗邻的阿富汗东部,是古印度键陀罗佛教王国所在地。犍陀罗是丝绸之路的支点之一,它甚至在人类文明进程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19世纪,从印度到达犍陀罗区域的最早的西方旅行家,在富楼沙(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  相似文献   

12.
邱忠鸣  李轩鹏  王新 《文物》2014,(3):68-71,22
<正>一概况2006年3月,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常屯乡横河村村民在拆除旧房时,发现5件佛造像,后上交威县文物保管所,现藏河北省邢台市文物中心。其中,泥质灰陶像1件,汉白玉造像4件。汉白玉造像上均有题刻,并包含纪年信息,其中东魏武定三年(545年)1件,北齐皇建元年(560年)2件、河清二年(563年)1件。其体量最大者高48厘米,最小者残高20厘米,皆属东魏、北齐时期流行于河北地区的小型白石佛造像。现将这批佛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扎什琍玛佛像因特征明确、像式丰富、工艺精细,在故宫珍藏的佛教造像中独树一帜。清宫的扎什琍玛像多附有皇家特有的黄条题记。本文从这些黄条所记内容入手,结合档案资料,对此类造像进行来源、类型及题材风格的细化探究,并进一步说明扎什琍玛对清宫佛教造像风格的深刻影响及其在促进西藏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方面曾经发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永造像是北魏武帝灭佛后的最早单体造像之一,是在《法华经》思想影响下的弥勒造像。主尊弥勒,与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组合,反映了5世纪北方影响最大的"三世佛"思想;佛像背面雕刻佛传、本生等故事图像,内容选取以北魏所倡导的"孝"道精神为准则。造像沿袭了犍陀罗晚期佛像表现形式,是北魏中期中亚与我国北方的宗教艺术交流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佛教造像     
正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2世纪间的印度北部犍陀罗地区,是糅合古印度原始佛教艺术与希腊雕刻艺术于一体的一种造型艺术,即所谓犍陀罗佛教艺术。中原佛教造像出现于东汉晚期(约公元700年),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的佛教造像比例失调,还没有形成单独的体系,显示出中国早期佛教造像原始性的一面。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进入初创阶段,佛教造像的创造尚处在模仿吸收外来佛教艺术阶段,这  相似文献   

16.
洛川出土唐代鎏金铜造像洛川县博物馆于1981年从本县槐柏乡杨候村征集回一组窖藏鎏金铜造像48尊,其中各类佛像12尊,菩萨像34尊,罗像1尊,天王力土像1尊。这组造像工艺精美,体态轻盈而丰满。过去曾作过消息报道,现摘要作以介绍。一、佛造像编号02通高6...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期佛像主要有三种装束,即右袒式、通肩式以及褒衣博带(即褒大之衣,广博之带)式.前两种装束由印度传入,而褒衣博带式(又称“冕服式”、“绅带式”)则是佛教造像入传中国后“汉化”了的产物.在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石窟中,“褒衣博带式”造像多处可见.龙门开凿前后,这种装束的佛像成了石窟造像中的主流.日本的早期佛教造像亦接受了“褒衣博带式”的影响,如著名的飞鸟大佛,法隆寺释迦三尊等均属这一装束.关于褒衣博带式佛像产生的源点,中日学者均认为在中国南方.北魏的“政教合一”和崇尚汉文化的政策,则是“褒衣博带式”在北方普遍推开的主要原因.就现存早期佛造像看,北方在北魏期间开凿的云岗第十六窟中,褒衣博带式佛像已置于窟中主要位置;在南方,四川茂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 佛坐像亦属此类衣式.这两处造像,是中日学者长期以来作为褒衣博带式造像研究的最早范例.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上林出土佛教铜造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8月,广西上林三里镇三里村村民在附近山上劳动时,于距地面约20米高的山崖平台处,挖得一批共18件铜佛像。现存上林县文物管理所。上林发现的这批铜佛像,是目前广西地区已知唯一一批数量较大,时代较早的出土铜佛造像,对研究佛教文化在广西的传播、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早期造像的成批发现,多见于北方山东、山西、河北、甘肃及内蒙古等地,而南方地区较少见,华南一带更几为空白。故这批出土造像的资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擦擦(tsha tsha)一词源于印度中、北部方言是藏语对梵文的音译,专指模制泥质、陶质佛造像、佛塔及梵文或藏文经咒,是随佛教从印度传至西藏及中原的一种特殊的供佛、礼佛方式。其大小多在手掌拳头之间,制作时先做好佛像或佛塔的模具(目前发现的早期擦擦模具质地有陶质、木质、铁质、铜制,还有极少牛角质和纸浆质)制造好模具后,基本上就地取上略作过滤去其石子杂草和水成泥摔打致密泥中往往和有活佛高僧的骨灰、头发等舍利子  相似文献   

20.
千阳县地处宝鸡市北,境内多山区,古丝绸之路从县境通过。近几年来,这里先后发现过几批铜佛像害藏,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1986年 11月,该县上店乡磨朝村村民赵勤才在地里挖坑栽苹果树时,再次发现一铜佛造像窖藏,与铜造像共出的还有一枚开元通宝。现将这次窖藏出土的铜佛造像介绍如下。 一、铜像的造型艺术 1.鎏金铜造像,共11件。通体鎏金,分九种类型。 标本1,鎏金菩萨立像。通高17厘米。头戴高宝冠,冠两侧饰高缯顺肩而下。脸型方圆丰满,双眉细弯,鼻骨高隆,神态谦和沉静。颈饰璎珞,下垂宝坠。上身但胸露腹,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