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朝广西的兵防主要由湖广行省派遣的镇戍军与广西本土的屯兵组成。《元史》只记载了广西上思州、藤州两处屯田,是非常不完整的。本文通过考察元朝广西屯田体系的建立历史及其实际运作,揭示了元朝广西屯田并非只有孤立的两处,而是一个完整、地理分布广阔的兵防体系。广西屯田的开展是从世祖末、成宗初上思州黄圣许之乱开始,到顺帝初年平定"徭乱"为止,是以宾州为中心、静江为分府,并散布于上思州、柳州、藤州、庆远等地,遍布广西地区的撞兵屯田体系。  相似文献   

2.
有明一代,宦官的势力遍及帝国中枢和地方要塞,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军事上来说,自明中期以来,宦官不仅提督京营、监军统兵、镇守地方,而且还在皇城大内演兵习武,同时也为皇帝举行军事体育娱乐活动,史称"内操"。本文主要根据《明实录》、《明史》以及明清历史笔记等相关史料梳理出明代宦官内操的兴衰历程,并分析其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力求对明宦官史、宫廷史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明代抗倭历史中,发现有狼兵的记载,通过对这段历史和地情资料的发掘和研究,了解狼兵在明代东南沿海抗倭中所处地位及作用,进而了解广西的少数民族武装及其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朝在广西实行的屯田政策,产生了一批称为"撞兵"的人群,明初放弃了元朝在广西的屯田系统之后撞兵失去了作用。这些撞兵的身份发生分化,有的转为了民籍,有的就此脱离了国家控制,成为赋役体系之外的"獞人"。随后明朝发现广西的卫所规模不足以维持对广西的控制,便开始陆续增置卫所。洪武八年(1375),桂林的广西卫扩充为桂林中、右二卫。桂林茶洞、藤县五屯、宾州迁江等地的"獞人"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身份的转变,但是由于自身历史传统以及进入卫所方式的差异,这个过程对不同人群而言有不同的影响和意义。洪武八年是一个标志年份,一部分"獞人"通过明初广西卫所增置的契机,获得了新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明代宫廷花鸟画在明中期宣德到成化、弘治间大为发展,内容丰富多采,风格多样。有的花鸟画家在继承宋代院画基础上,突破陈规,大胆创新,形成了以简炼富有高度概括性为特色的"写意画"。林良是这一时代写意花鸟画家的代表之一。林良(约1416—约1480年),字以善,南海(今属广东)人。是与吕纪并负盛誉的明中期花鸟画家。他善于描绘禽鸟飞鸣宿食等各种不同姿态。经常画的题材为鹰、雁、孔雀、锦鸡等以及山石、枯树、芦荻之类。能放纵笔墨,挥洒如意,不求工而见工,不蕲秀而含秀,多得真趣。  相似文献   

6.
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广西狼兵抗倭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沫 《文史春秋》2010,(7):28-50
<正>瓦氏夫人是明朝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壮族女英雄,也是中华民族一位罕见的女英雄。她扶持丈夫至曾孙四代主政田州,力挽狂澜、抵御外侮、安境保民,建立了不凡的业绩;尤其是她率领广西狼兵跋山涉水远征抗倭的英雄壮举,一直广为百姓所景仰和传颂。  相似文献   

7.
考证广西、广东名称起源,肯定至道三年之说,而否定元丰年间之说、端拱元年之说及太平兴国六年之说;认定广西简称"桂"、别称"八桂"及"桂海",始于唐代;邕州名称源于邕溪,邕溪即邕江,而非茅桥江或其它;论证唐代高骈"万里驱兵过海门"之海门,既不在博白县西南,也不在越南海防市安阳县北,而是在当今的合浦县廉州镇;否定钦州古运河为明末清初抗清农民军首领杨二带领部下开挖之说,提出运河的开凿不晚于明代中期。  相似文献   

8.
任建敏 《清史研究》2023,(6):120-132
堡兵制度是明清广西一种独特的地方兵制,兴起于明朝中叶,鼎盛于万历年间。清初,堡兵制度并未像卫所制度一样被直接废除,而是根据广西各地兵防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置。一部分堡兵“化兵为民”,堡田归入正赋,融入当地民户民田之内。还有一部分堡兵堡田,仍然得到清朝在制度层面的承认与延续。地方官府通过“清查造册”“另立军田户名”“给予印照管业”“承田充兵”等一系列制度进行管理,以求实现“寓兵于农”的效果。部分地方的堡兵制度,甚至延续到民国才被正式废除。  相似文献   

9.
宋代厢军中的壮城兵设立于宋初,其设置范围呈现出从北方沿边地区逐渐向南方发展的趋势;壮城兵是专事修筑城垣的专业兵种,不仅要承担城垣建设和修缮的任务,而且还常常被用于治河、运粮等杂役;北宋中期以后,沿边的壮城兵经过教阅,可以代替禁军守城,并被作为国防力量的组成部分列入了宋王朝的军事防御计划,发挥了正规军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厢军的复杂性质和厢军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狼吃小羊”是大家从小就熟知的故事。连狼要吃羊也一定要找出个“理由”,那么在人类现在的明世界,当一个国家对外大举扩张时,仅恃武力自然远远不够,更要“理由充分”,更需要一套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明长城资源调查,天津市明长城本体的分布、构成、体量均有了翔实、科学的记载,天津市明长城虽然很短,其防御体系却很完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一个具体而微的代表。本文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剖析,以物见人,以物证事,结合文献,以长城墙体、敌台、烽火台及关城、寨堡等设施为载体,将天津市明长城防御体系划分为侦查预警、前线防卫、信号传递、增援策应、前线指挥、后勤保障六大部分,并揭示了有明一代"边有墙、墙有关、关内有堡、堡内有兵"的防御思想.形成了从侦查预警到前线防卫、从信号传递到增援策应、从前线指挥到后勤保障的一整套以防为主、防守兼备、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完整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凯 《文史博览》2015,(3):17-19
狼性文化就是将狼性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在近几年,以华为为首的各大"狼"企业发展迅猛,这也让"狼性文化"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大行其道。然而在光鲜的业绩背后,我们仍需理性思考,以客观的态度和严密的思维来应对"狼文化"浪潮。本文将通过"狼性文化"在当今民营企业中的现状来逐步探讨其优势和劣势所在,并对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师渊入朱门不早于淳熙八年,并未参与《资治通鉴纲目》初稿的编修,而是在朱熹晚年时,帮助其师"整顿"《纲目》,并至少承担了汉、唐部分的修订。"赵师渊作目"最初因王柏对史料的误读而起。元、明时期《纲目》成为史学义理取向的典范后,"赵师渊作目"作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叙述策略,在阐释《纲目》书法的论说中得到凸显。明中期以后,信奉治史实证路径的文人群体宣扬《纲目》出自赵师渊之手,以此消解《纲目》在史学义理维度的典范意义。而无论是"赵师渊作目"或"赵师渊撰《纲目》",其载体是关涉《纲目》阅读、阐发、评价、接受等性质的文本。在此类文本中,虽然"赵师渊作目"说的表象是一致的,但其背后蕴含的史学观念在明中期发生了翻转,从阐释经典转为解构典范,由宋学取向转为汉学立场。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带是尚未纳入王朝直接管辖之下的"生苗"聚居区,被称为"苗疆",属于明清王朝的"内在边疆"。明代中期以来,明廷在以湘西凤凰腊尔山为中心的苗疆地区设立卫所、营寨,修筑苗疆边墙,隔绝"生苗"和"熟苗",加强对内在边疆的控制。明嘉靖《麻阳图》和万历《楚边图说》表现并强化了"苗疆"的存在。清代苗疆内在地缘结构改变,黔东南、桂东北取代湘西成为"生苗"聚居中心,康熙、雍正初年的疆域图中绘有三块"生苗"空白区,标明了清王朝疆域内的"化外之地"和"内在边疆",反映了清王朝的"疆域观"和"族群观"。随着雍正朝经略西南、开拓苗疆和改土归流,清王朝国家权力的空白地带--"生苗"区域逐渐减少并被代之以正式的国家政区,作为"内在边疆"的苗疆最终消失于清王朝的版图之中。疆域图生动表现了清王朝统一的深化和国家的内在拓展。  相似文献   

15.
有明一代,云南西南地区一直存在"内"、"外"之别。从明初的"版图之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到明中期的"远近之夷",再到明末的"内外之夷","内"、"外"观念在发展,视角也在不断变化。在经历了"麓川之役"和明缅战争之后,地方士人对"内"、"外"土司的划分也发生了变化。从明初到明末,随着边地秩序的确立及重塑,"内"、"外"的涵义不断变化,呈现出动态和多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大鹏所城 ,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 (公元 1394年 ) ,因其以明政府所设“大鹏守御千户所”而建城 ,故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 ,简称“大鹏所城”。大鹏所城的建城 ,对深港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鹏所城建城是明卫所制度的产物。明朝建立后 ,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前朝军事建制经验教训特别是唐朝府兵制以及自身建国征战过程中的经验 ,创立了。“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 ,皆立卫所”(注一 )。“卫所者 ,分屯设兵 ,控扼要害错置京省 ,统于都司而总隶五军都督府。五府无兵 ,卫所兵即其兵 ,屯操、城守、运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出土文献与传统经典,对清华简《皇门》篇一些重要史事、观念进行论证、阐释:周公当政时尚有遗老,而非"蔑有耆耇虑事"。周公重视"明",提出明德、明刑,反映他重人文精神。"大门宗子"简称门子,是指贵族的嫡子。门子勤于王家,先祖"俾服在家",这涉及孝道与祭祀。"小民"指普通老百姓。"戎兵能兴"指周人认为先修身进德,以膺天命,就能消灭暴政。周人提出明德慎武的军事观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代名将戚继光于明嘉靖中后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靖海澄边的彪炳功勋一直为华夏儿女所铭记,但世人熟知的往往是他选练义乌兵建立"戚家军"、创立适应南方薮泽地形的"鸳鸯阵"以及作战英勇等方面事迹,而对他重视情报、"先知"情报以胜敌的作战方法知之不多。面对阴险狡诈的倭寇,戚继光曾振聋发聩地指出,那些不明敌情而只会打硬拼式的"舍命战"和"糊涂战"的指挥官,只  相似文献   

19.
杨琳 《南方文物》2014,(4):163-165
<正>殳是先秦时期常用的兵器。先秦有"五兵"之说,殳即五兵之一。《周礼·夏官·司右》:"司右掌群右之政令,……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东汉郑玄注引战国兵书《司马法》云:"弓矢围,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这里所说的五兵指弓矢、殳、矛、戈、戟,这是步兵使用的五兵。《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这是车兵使用的五兵。两类五兵中都有殳,殳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卫所",《明史·兵志》说:"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率5600人为卫,1200人为千户所。所设总旗2,小旗10,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军皆世籍,此其大略也。"据民国《安平县志》卷五:"屯堡(人),即明洪武时之屯军。"故"屯堡"之名似为"屯军"与"堡兵"各取一字的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