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俊霞 《神州》2014,(3):20-21
河南地处中原,浓缩了中华6000年的文明史。河南居住民俗是河南民众在居住生活实践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居住民俗习俗惯制。从建筑特点、影响因素、居住习俗、居住类型、居住民俗的旅游开发模式等方面来看,河南居住民俗独具中原特色传统民居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覃华 《文物天地》2021,(3):8-12
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史造就了一大批建筑特色鲜明、空间肌理多样、文化成分多元、价值底蕴巨大的传统村落,它们也是维系中华民族浓郁“乡愁”、呈现和践行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精粹的活态遗产,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而民居建筑作为村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因历史风雨侵蚀多数已满目疮痍,加之居住者对居住功能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区有老人家庭居住需求与居住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褚劲风  唐燕  王文华 《人文地理》2003,18(2):45-48,44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城市。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状况的变化,老人对住宅的需求有一定的特殊性。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居住状况直接影响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以老人与子女居住空间距离为标准,可分为共居型、网络型和分离型三种居住类型。受经济、社会、文化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上海市区有老人家庭存在居住地段、住宅类型、住宅环境、社区为老服务等方面的分异。  相似文献   

4.
客家传统民居.或宛如城堡的土楼.或殿堂及游龙环抱似的围屋,其外观形制、内部布局、建筑方法及居住习俗.皆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原传统文化,为世人所称奇。  相似文献   

5.
早在旧石器时期,山西地区就有了人类生存的足迹,当时人们的居住形态多以茅屋与洞穴为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山西居民的居住形态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形成了以四合院为主要特色的居住环境。本文以晋北地区传统民居现状与建筑空间特征为题,以大同地区清代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就该地区现存的清代民居作数据整理分析,其次对其民居的空间形态、装饰特色作适当研究,从而为该地区民居的保护以及利用方面提出合理性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就业-居住空间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在界定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的基础上,评价北京都市区的就业与居住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就业-居住分离是当今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7.
略论我国居住文化的地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兆明 《人文地理》1989,4(4):37-42
居住文化,它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条件,为满足人们自身的生活(包括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创造的各种居住形式。它既有时间系列的区別,又有地域上的差异。同时又因各种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所以表现出交叉叠置的复合特征。我国的居住文化,因为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差异大,以及外来文化和内部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纵横交错的特点,需要我们认真在这两方面进行规律性探讨。以期更适合人们的生活、休息、娱乐、健康;同时对中国文化地理学建设,亦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西方城市居住行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学英  崔璨  徐伟 《人文地理》2020,35(5):8-1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住房市场化转型使中国拥有了一个相对独特的住房制度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居民居住状况和民生福祉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政府明确强调需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而这需要对城市居民微观居住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居住行为作为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虽不断涌现,但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总结。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刻画了居住行为研究热点的演化,从居住迁移、住房产权获得、住房生涯三方面对西方相关研究进展和前沿进行评述,并进一步梳理了居住行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深化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解;在总结中西方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国现有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现有住房政策,分别从理论、内容、数据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未来中国居住行为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引起学术界对居住行为的关注,为推动中国居住行为研究理论构建、理解社会空间重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陆艳颖 《神州》2013,(12):37-37
作为农村的居住建筑而言,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美观、和谐的居住环境反应了老百姓的最热切、最直接的诉求。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北方的居住建筑对于节能的考虑主要可以从提高维护墙体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门窗的热工性能、提高屋顶的节能效果、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和应用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0.
胡锦山 《史学月刊》2004,(1):105-112
对于美国黑人聚居区环境的产生和发展,居住隔离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居住隔离使美国大多数黑人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并使黑人贫困持久化,进而加速了黑人经济地位的下降,使许多美国黑人陷入贫困的隔离居住环境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3。贵州各个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具有各自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璀灿奇葩。本文仅就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历史悠久的苗、布依、忆佬等少数民族的乡间传统民居作一横向扫描。苗族民居苗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聚居区。苗语内部分为湘西(东部)、黔东(中部)、川黔滇(西部)3大方言,其下又分为7个次方言19种土语。由于住地分散.山水阻隔,各部之间难有完全雷同的建筑物。各个支系的居住环境.对各自的建筑文化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12.
霍爽 《神州》2012,(25):100-100
尊重自然,生态优生是可持续设计最基本的内涵,对环境的关注是可持续居住环境设计存在的根基。环境协调原则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居住环境的营建及运行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发展,使建筑居住环境融合到地域的生态平衡系统之中,使人与自然能够自由、健康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及住房商品化改革逐渐衍生出来的。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已在多种尺度上出现。本文是在社区的层次上对厦门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当前厦门市存在居住分化的端倪,但这种分化只是初步体现在居民的收入、文化程度及职业等社会属性特征上,还没有深入到社区认同(意识层面)及社群交往(行为层面)方面。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居民居住选址行为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铁立 《人文地理》1997,12(2):38-42
本文在对北京市居民居住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居住区位在居住需求行为中的地位,是仅次于住房面积的第二重要因素,同时,笔者分析了不同住户群体的居住选址行为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最后预测北京市未来的城市住宅空间的分异特点。  相似文献   

15.
技巧卓越的木构形态、优雅实用的组合布局,传统而又绚丽的装潢细节,乃至无处不在的营造思想……像这样的建筑,既包含着巨大的劳动投入,熟练工匠的技巧,也蕴含着微妙的文化意味,谁能想象这样的建筑雏形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就基本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中国史前居住遗址,挑战着我们的解释才能。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近代民居中式建筑居多,其中以传统四合院为主,此类主要分布在旧城中南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日益频繁,中式建筑受到了极大冲击,发生了急剧变化,中西合璧式建筑在太原这座千年古城中也出现了。 一、中式民居在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中式民居中,传统四合院独具特色。四合院是明末清初的一种基本住宅建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有较为合理的空间安排,布局严谨,讲究对称,自成天地,环境清雅,封闭性强,具有防火、防盗等其他住宅形式没有的优点,适合家庭居住。四合院以它内部空间…  相似文献   

17.
多重背景下,我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在重构。居住分异是研究社会空间分化的重要维度。以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街道为例,说明城市向郊区的侵入与接替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就业等复杂因素综合作用使郊区居住分异由一元同质性社会空间向非均衡多元异质性社会空间转变。演变中凸显了就业市场需求与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萎缩、空间隔离和农民的社会垂直流动少等问题,建立贫困群体的城市规划、将流动人口纳入廉租房受益范畴,多渠道加强就业信息建设、增强就业培训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人们居住、活动等场地空间的普适状况和当前有机风格、绿色建筑、生态建设发展趋势,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如何消隐边界,构建开放性问题做了简单归纳分析,以期为开放式的场地空间环境设计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在产生之初主要是依靠天然洞穴作为防风御寒的栖息之所 ,秦以降乡村住所形制主要是土木结构的建筑物 ,民国时期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 30年乡村居住形式变化不大 ,其形式大致为草房、瓦房、石板房、平顶房等。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乡村居住形式发生了巨变 :房屋由草木结构向砖瓦结构再向钢筋水泥结构发展 ;居民点由集中向分散发展 ,单家独院日益增多 ;农民在市郊购房、城镇建房的数量日渐增多 ;一些富村或乡镇企业对一些弱村穷村进行兼并 ;室内家具由传统式向新式、现代组合式发展 ;一场不甚起眼但又与居住形式密切相关的“厕所革命”在广大乡村悄然兴起。当前乡村族居方式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乡村住房、市郊农村私房买卖、村庄兼并、农村房屋建筑、乡村聚居环境等均须实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毛敏 《东南文化》2012,(1):99-106
建康城是南宋时期的留都,城市地位仅次于京师临安,对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稀缺资源和文化启迪。南宋建康城内的居住空间存在一个由区域中心出现——新街道出现(表现为新的街道名出现)——新坊设立(表现为新的坊名的出现)的过程,这一现象深刻的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及其文化内涵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