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拉萨河渔人     
俊巴渔村不是西藏唯一的渔村,但在拉萨河上却仅此一处。为追寻俊巴村渔人的打渔活动.我于两年间前往俊巴村数次,并沿拉萨河东到墨竹工卡县,西至尼木县、白朗县等地.但都因运气不佳与渔人们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
拉萨市曲水县俊巴村是西藏唯一的渔村,保存着藏族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婚姻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阿文 《旅游》2012,(6):22-29
西藏民间敬鱼为神,人们极少食用鱼类,并视捕鱼的人为下贱人,一般人都不愿与渔夫通婚。然而,在拉萨曲水县却有一个专门以渔业生产为主的藏族村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什么样的传说和历史渊源?这些藏族渔夫有着怎样独特的生活习俗?让我们走进拉萨地区唯一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村落一一俊巴渔村。  相似文献   

4.
尼巴村地处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林卡乡,这是一个深藏在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只有150多口人的藏族村落。在尼巴村,春天成熟的比较晚。四月都将要进入下一个轮回,尼巴的春光才姗姗露出半边羞怯的脸颊,另一半还藏在雪白的面纱后面。自五月始,山野之花好似猛然间苏醒了过来,竞相开放。  相似文献   

5.
正初秋,拉萨河谷鲜花盛开,绿荫遍地,到处流光溢彩,美妙异常。在这样的夜晚,拉萨人的眼睛开始注视东南方向的天空。当那座八瓣莲花般的"奔巴日"山顶,闪现出一颗名叫"噶玛堆巴"星的时候,他们便非常快活地奔走相告:沐浴节开始了!这颗谜一般的星星,每年只出现七个晚上,然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拉萨的沐浴节,也只进行七个夜晚。沐浴节之夜是美妙而壮观的。当  相似文献   

6.
拉萨河牧渔     
王郢 《旅游》2009,(7):68-71
"我们是西藏惟一打鱼的村子"——拉萨曲水县茶巴朗村俊巴组的格桑扎西一边扛着他的牛皮筏子一边以外交辞令般的语气说,可见慕名而来的好奇者来过不少。他说的惟一其实也是近二年来他们村庄的标签。因为现代的藏族人是不吃鱼的,所以作为一个近临西藏中心的拉萨如此之近的村庄,居然在打鱼吃鱼,就有了些神奇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处在狭长山谷中的尼巴村,东南面山腰上有一块半悬空的岩石,那就是全村的"信号石",只有那里才有手机信号。在"信号石"上,我拨通了唐卡画师赤列的电话。电波在重叠的大山的缝隙中,穿过天边的晚霞,远远地送来赤列啦宏亮的问候:"雅姆!"他是勉唐派尊巴喇嘛次夏的徒弟,著名的唐卡画师,在拉萨开创有新勉唐派耶木唐卡产业园。  相似文献   

8.
在牦牛博物馆展厅内,参观者将会看到一艘造型别致的牦牛皮船,并将有机会从多媒体中欣赏到独具特色,且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牛皮船舞。这条牛皮船,便来自于西藏为数不多的渔村之一,并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牛皮船舞和牛皮船文化的峻巴村。  相似文献   

9.
边强 《丝绸之路》2006,(3):46-55
一路风餐露宿有了经验,经过拉萨时我们在路边买了不少回民的烙饼烤馍以供断粮之需,车子便在拉萨河谷一路飞奔,于晚8点多到达米拉山口。这是拉萨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工布江达县交界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0.
索穷  冯帅 《西藏人文地理》2007,(6):40-42,44
年愈古稀的吉加和亲人一起住在拉萨雪新村、吉加(是“狗屎”之意,父母为了好养活而故意起的贱名)生于拉萨河南岸的协荣村,那里以协荣“仲孜”(牦牛舞)而闻名全藏吉加是个农家子弟,在他很小的时候为支应兵差到了拉萨,由于聪敏、机灵、勤快,被直接分配到负责送信的“森穷”班,从此在布达拉宫下的雪城度过了近70年的漫长时光,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雪巴”,  相似文献   

11.
张鹰 《中国西藏》2003,(3):67-67
拉萨以西十几公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东嘎镇桑木五村,它一面靠拉萨河,三面被园林簇拥,环境优雅。随着西藏,尤其是拉萨中外游客的增多,他们创办了西藏第一个乡间歌舞旅游村,打旅游牌,以民族歌舞招徕游人。  相似文献   

12.
热情的苍蝇     
第·一次见到白玛爷爷,他正被几个嬉笑的孩子缠着。看见我和觉罗,忙甩开身上的小孩,站起来一面向我们问候,一面要给我们烧茶。五、六月份的尼巴村,雨季还没到来,天气已变暖,是尼巴村苍蝇最多的季节。随着孩子们跑动和白玛爷爷的起身,成群的苍蝇也像家庭成员一般“轰”地飞起,或者降落。  相似文献   

13.
提起阳朔兴坪渔村,知者甚多。因为在上个世纪,曾经有两位名人到过那里,~位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另一位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克林顿(Clinton)。但是,问起渔村的千年沧桑史,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了。20多年来,我曾多次访问渔村,向村里的赵家领、赵家昌同志以及赵奇器等村老们了解渔村的历史。2001年,又读到赵良器和赵家燕根据光绪七年(1881)赵崇英编的《赵氏族谱》续编而成的《渔村赵氏宗族谱》,  相似文献   

14.
惠安大岞村位于崇武半岛的最东端,三面环海,村民以渔业为主要生计,全村1934户10393人中,从事外海渔业生产的劳力有2366人,占总人口的22.77%、男性适龄劳动人口的72.33%.1988年渔业总产值为272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3743万元的72.67%,是个典型的渔村.他们的民间信仰是以对妈祖的崇拜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从拉萨出发逆拉萨河东行90多公里,就到了拉萨和林芝的交界点米拉山。米拉山是拉萨河谷东面尽头的屏障,海拔5020米,山顶长年有雪。米拉山以东,从地理上来说,就进入到了藏东峡谷地带,行政区划上,属林芝地区。  相似文献   

16.
满族诗人毓俊和宗韶,都生活在清代末年。他们以自己的丰富创作表明,是当之无愧的诗歌大家。物换星移,逝者如斯。近百年来,他们的诗集却尘封已久;他们的名字更是鲜为人知。笔者曾先后写过三篇文章对这两位诗人及其诗歌作过介绍。即:《宗韶诗歌思想性初论》(载《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1期)、《宗韶诗歌思想性再论》(载《满族论丛》第一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和《毓俊诗歌思想性初论》(载于《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关于诗人颜扎氏毓俊,因受篇幅限制,只在上一篇文章中谈了他的生平和其诗歌思想性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哀叹天时不正,关心人民疲苦;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痛斥妥协投降;三、不满时政,抒发感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十年,学术界将在考古学上寻找巴文化的重点放在以今天重庆市范围为主的川东地区.特别是以三峡水库建设为契机,全国多家考古单位在库区发掘,都曾希望能找到大型的、最高级别的巴文化遗存,力图借配合三峡工程的考古抢救,使巴文化考古有大的突破,解开巴文化之谜.时至今日,三峡库区海拔135米以下的古遗址发掘已经结束,虽然大家公认考古发掘硕果累累,遗憾的是,学术界原来期望的巴文化的重大发现并未到来.现在,倒是在川东北宣汉罗家坝这个不太惹人注意的地方,有了也许是巴文化遗址迄今最为重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玩滑滑梯了,他们就像是一只只放飞的小鸟,钻的钻、爬的爬,玩得不亦乐乎,自由地练习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技能。只见,俊俊在滑梯下端往上爬,然后快速地滑下来,接着再爬上去,再滑下来……兴奋得满脸通红,可爱的小脸上写满了快乐。也许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快乐,俊俊叫来了晓晓,比赛谁倒爬滑梯快。俊俊不用扶手三步并作二步就爬到了滑梯顶,而晓晓人比较小,胆子也比  相似文献   

19.
清代甘肃南部岷州(今岷县)土司赵弘元、赵廷贤父子在当时岷州境内是屈指可数的颇有社会影响的人物。据1995年版《岷县志》记载:“多纳(今岷县寺沟乡多纳村)赵土司,始祖巴毡角,归宋后赐名赵醇忠。数传至绰思觉,于明宣德间因功授世袭不支俸土官副千户。绰思觉子豁节、豁节子越俊,  相似文献   

20.
王闻 《世界》2004,(7):55-55
楼下的一号单元住进了四个中国留学生,两个俊男两个俏女,从此我们这个楼道里不复安静。这几个留学生衣着新潮,举止怪异,在楼道门口遇见谁也不打招呼。下午晚上时间他们常把大门和阳台门敞开着,路人常可听见他们在客厅里高谈阔论,声音很大口气不小,电视机一直可以开到深夜,音响的音量也够惊人的。他们还养了一条会叫的哈巴狗,从早叫到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