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武侯祠近十年建设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来,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应该说是武侯祠最辉煌的年代;九十年代,武侯祠在古建的保护、维修及新景点的开发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通过近十年的建设,武侯祠已发展成为一座涵盖内容十分丰富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古代典籍文献中,特别是地方志中记述的武侯祠不胜枚举,其数量之多、地域分布之广,史上少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建设的发展,武侯祠多数已消失不见。目前全国现存具有一定规模的武侯祠大约不超过20座,其中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祁山武侯祠等九座武侯祠最具有代表性。这九座武侯祠在分布区域、建筑形制、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诸多共性,亦各具特色。特别是成都武侯祠,以其君臣合祀的独特文化内涵区别于其他武侯祠,成为现存武侯祠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座。  相似文献   

3.
成都武侯祠内《诸葛武侯祠堂碑记》碑,俗称明碑,是武侯祠最重要的碑刻之一,由明嘉靖年间四川巡抚张时彻撰。其记载了昭烈庙、武侯祠从立庙以来的历史沿革,并对时人对武侯祠历史的几处误解作了更正,价值极高。本对此碑做了注释、翻译,并对中内容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清道光年间华阳县举人潘时彤纂修的《昭烈忠武陵庙志》,是成都武侯祠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志书。此人在嘉庆年间即以其学识而纂修了《华阳县志》,他爱好“三国”,常游武侯祠,熟悉祠内的物和建筑,因而成功地编纂了这部重要的志书。  相似文献   

5.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名人纪念地,也是颇具影响力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文化遗产保护区、文化体验区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组成。武侯祠的保护与修缮历代均有记载,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的保护维修是最重要的一次保护工程。锦里一条街的打造和成都大庙会的连续举办,是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6.
赵彬 《成都文物》2004,(4):45-51
简介 成都武侯祠由汉昭烈庙即刘备庙、诸葛亮武侯祠、刘备墓惠陵、三义庙和园林区五个部分所组成,并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修建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成都武侯祠园林特色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侯祠祠内建筑以刘备殿、诸葛亮殿和刘备墓为主体,配以辅助建筑和园林设施,共同构成一处古代园林建筑群。本通过和畅园的改建实例,阐明了成都武侯祠园林改造的指导思想,对其园林特色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武侯祠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名闻遐迩的成都武侯祠,古往今来,吸引着千千万万游人。自唐代以来,不少骚人墨客来此参观,发思古之幽情,留下了一篇又一篇诗章。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武侯祠几经修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古老的祠宇,面貌为之一新,成为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前往参观的中外名人名士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9.
回顾成都武侯祠走过的1780年岁月:始建于蜀汉兴修惠陵、汉昭烈庙之时,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唐宋时已成名景区,许多诗人前来拜谒,留下佳作,同时形成了新任地方首脑一到成都就先拜祭武侯祠的习俗,明初分开的三个景点合为一体。本首次指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儒家化与兵家化相结合,逐步成为该景点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三国圣地明良千古--武侯祠1780年回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成都武侯祠走过的1780年岁月:始建于蜀汉兴修惠陵、汉昭烈庙之时,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唐宋时已成著名景区,许多诗人前来拜谒,留下佳作,同时形成了新任地方首脑一到成都就先拜祭武侯祠的习俗,明初分开的三个景点合为一体。本文首次指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相结合,逐步成为该景点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诸葛亮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节操赢得了后人的尊崇缅怀,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建祠纪念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湖北襄樊古隆中(今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陕西勉县武侯祠等。陕西勉县武侯祠建于236年,在诸多的武侯祠中,该祠是全国惟一一所由皇帝下诏并由国库拨银修建的,又靠近武侯墓,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从勉县乘车沿川陕公路西行4公里,便来到武侯祠。武侯祠古建筑群由北向南,楼台殿宇成纵向排列,中轴线直穿五进,各进均三院并联,形成18个院落。从北进入山门,依次为乐楼、东辕门、西辕门、牌楼、琴楼、钟楼、鼓楼、戟门。进入戟门,穿过东、西厢房便是拜殿,三间厅堂为券棚式硬山建筑。其中有隆庆年间所铸的铁香炉一尊,重达五六百公斤。大殿上高悬大匾一块,上书“大汉一人”四个大字,笔迹遒劲有力。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社会贤达和官宦名流的诗辞歌赋。后檐柱上悬挂着著名民主人士于右任先生亲笔所书的一副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大殿正中的神龛上,雕塑着一尊诸葛亮坐像。他左...  相似文献   

12.
三义庙考     
成都三义庙原址在提督街,后迁建于成都武侯祠内。本对“三义”的源起,三义庙的流传,成都三义庙的沿革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成都武侯祠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成都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据统计,1999年全馆总收入是1992年的6倍,2000年是1992年的8倍。武侯祠的产业发展如此迅速,首先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4.
贺游 《四川文物》2001,(5):71-80
成都武侯祠成立管所以来,在园林建设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不断地植树造园、叠石开池。为了恢复“古柏森森”的历史氛围,园林建设们作了不懈地努力,把武侯祠建设成为一座很有园林特色的历史名胜。  相似文献   

15.
清道光九年纂修的《昭烈忠武陵庙志》十卷,对清代及其以前武侯祠的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而民国时期武侯祠的驻军,游览、举行公祭及它情况,则散见于各处的零星资料,如邵祖平《成都名胜访问记》、郭祝崧《成都胜迹导游》、《成都春游三胜》及当时的报纸《新新新闻》等。  相似文献   

16.
后汉诸葛都护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位于绵竹县城关西南中学校内,是四川省重要蜀汉遗迹之一。(图一)绵竹诸葛双忠祠,与成都武侯祠,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而建的。在成都武侯祠内,正殿内供有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诸葛亮居中,其右为子诸葛瞻,其左为孙诸葛尚,形貌端庄,栩栩如生,绵竹诸葛双忠祠,原亦有塑像,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后殿祀诸葛亮,陪祀有黄崇、张遵、李球等人。成都武侯祠和绵竹诸葛双忠祠这两处古迹,展示了诸葛祖孙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后人景  相似文献   

17.
南阳武侯祠现存有元、明、清三代有关祠庙修葺的纪事碑25方,记录了武侯祠的发展变迁和修茸实况,为以后南阳武侯祠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编撰的《武侯祠大观》一书,最近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从祠庙的历史沿革着手,介绍了塑像人物、碑刻、匾额、馆藏文物、园材建筑艺术,以及历代诗客游祠遗墨佳作,当代名人游祠趣闻,祠内流传的故事等等。并介绍了武侯祠现在的机构建置,研究活动与成果、陈列宣传情况。该书充分利用了成都武侯  相似文献   

19.
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记载,南阳武侯祠始建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唐朝时期的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已经名扬天下,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大量诗作佳篇中,宋金对峙时遭到严重的破坏,曾一度不复存在,元朝,南阳武侯祠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在元延佑四年(1317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受朝廷之命到南阳武侯祠宣诏书,命名为:"武侯祠",南阳武侯祠有了法定的地位。明清时期在元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对祠宇的保护并不断进行修葺。把五十年代进行土地改革,武侯祠祭祀田分给周边佃户耕用的、六七十年代诸葛书院作企业职工的家属院居住人家和作为武侯祠完整的一部分景点的龙角塔,进行了征收和翻修维护,尤其近些年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们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观,明确提出诸葛亮文化概念,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文化,弘扬诸葛亮文化精神,在卧龙岗附近征收120亩的自留地,南阳市博物馆的领导还对卧龙岗武侯祠进行了大面积的硬件投资建设,先后投入二千多万元,完善武侯祠基础设施,抢修文物古建使今日的武侯祠焕发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蓝志贵,这位77岁的长者,已经退出摄影圈十几年了。他如今正在成都淡然地安度他的晚年,他现在的爱好是种兰花、炒股票,与成都武侯祠横街上的藏族商人用藏语或四川话聊聊天,是他每天散步时的“必修课”,他已经远离摄影。然而,就像河床中的美玉,经过时间的冲刷和沉淀,越发显出其深厚的华泽,众多专业人士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蓝志贵上世纪50-70年代拍摄的西藏代表作品完全能与国外同时期的摄影大师的代表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