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宣扬和推行西方的"普世价值";然而,"棱镜门"事件揭示了西方国家"普世价值"的虚伪性,暴露了西方国家的政府、企业、媒体对"普世价值"的虚伪真面目。西方"普世价值"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文οiκουμ■νη,中文译作"普世",即人类世界(humanworld)①。"普世"作为西方古代史学的重要观念,大体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下半叶。之后,此观念的涵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普世"涵义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古希腊史学思想的不断深化,而且也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及哲学思想的变化对史学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旭培 《炎黄春秋》2013,(4):32-37,55
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何以成了问题?今天的人们对民主自由有无普世价值,争论不休。一方说:一切民族和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文学、艺术的一切好东西都要学,民主自由就是有普世价值的好东西。另一方说:民主自由要分清是无产阶级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没有什么普世价值的东西。可是,在1949年之前的毛泽东那里,这是不  相似文献   

4.
我在良渚论坛的致辞里提出,学术讨论要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所以论坛很生动。这次许多同志谈到普世价值。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专门研究,但也可以讲几点看法。第一是,普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是,普世价值不可一概否定;第三是,发生争论时,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5.
攸西比乌斯的《教会史》与普世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历史理论"栏目发表(台湾)中正大学方志强教授的文章。方教授的文章主要讨论西方古代普世史的类型及其涵义。他指出,从古希腊史家埃浮鲁斯及波利比乌斯的"政治的普世史"、狄奥多拉斯的"文化的普世史"至攸西比乌斯的"基督教化的普世史",西方普世史的类型及涵义是在承袭中发生变化的。攸西比乌斯综合"政治的普世史"之"一个世界一个国家"及"文化的普世史"之"一个世界一个文化传统"的观念于基督教传统之中,创造出基督教即代表"一个国家"和"一种首要文化传统"的观念。攸西比乌斯的"普世史",对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文的观点.对于理解西方世界史(或普世史)观念的渊源及其在古代世界的变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陷阱及其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毅 《攀登》2009,28(3):61-66
“普世价值”的是非论争已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普世价值”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思想体系,其理论根源是抽象的人性论,它以非政治话语否定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试图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在本质上表现为西方的话语霸权及其思想渗透的新方式,由此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  相似文献   

7.
自由——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克复 《炎黄春秋》2008,(12):19-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生活的明显改善,还表现在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现在,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的概念不仅频频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而且也载人国家宪法、法律以及数届党代大会的文件中,可称普世价值已人宪入法人文。我因此想到,时下个别“专家学者”对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的责难与批判,不是与宪法、法律与党的文件较劲吗?  相似文献   

8.
程静强  张艳 《攀登》2023,(4):58-63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类社会现实条件提出的全新价值体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这一价值体系的理论源泉,指引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社会为哲学始基,在世界历史形成演进的背景下,引领全人类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不断奋进。尽管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它无疑是超越西方“普世价值”、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推动全球善治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人类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价值体系革新,有充足的理论潜力,成为当下解答时代之问与世界之问的价值密钥。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学院派史学自形成之日起至今,一直坚持着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在今日呈现出诸多弊端,使得学院派史家无法承担起"普世"与"经世致用"的职责。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民间史家"应运而生。他们在研究与著作风格上与学院派史家存在明显差异,代替学院派史家承担起历史学者应尽的职责,逐渐控制了历史知识领域的话语权,对日本民众历史认识与历史观具有极大影响力。学院派史家与民间史家均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互相取长补短,在竞争中互相促进是日本史学发展的最佳途径。改进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勇于承担历史学家"求真普世""学以致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已进入更为艰难的攻坚战马国川: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过去了,回首过去的10年我发现,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也异常频繁。从2008年以来,就围绕着"普世价值"、"中国模式"等话题有过多次争论,您怎么看待这些争论呢?吴敬琏:和"万马齐喑、一声独大"的局面比起来,各种思想进行  相似文献   

11.
韩刚 《沧桑》2013,(2):172-175
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而成长、壮大的,在其三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拼搏创新、知行合一、有教无类、奉献天下"为内容的广播电视大学精神,这种精神既有普世价值,又具有作为成人大学的独特文化内涵。回顾和总结电大精神,对今后传承和弘扬电大优良传统、办好开放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济都能全球化,普世价值难道不能全球化吗?"车过广州番禺洛溪大桥时,很多人会想到王则楚。由霍英东和何贤捐款建设的洛溪大桥建成于1988年。王则楚对洛溪大桥的关注是从2000年开始的,时任广州市人大常委的王则楚要求将洛溪大桥收费站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当下后人类的科技前景挑战了我们过去对于历史的理解,但同时又激发我们以新的方式去认识历史。一方面,将后人类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表明时代转变的历史要求;另一方面,后人类假设一种新的、优于人类的主体将在这个新的时代诞生,由此消解了现代西方历史认知中的人类主体。本文试图以人类的故事为参照从而理解后人类,并考察在三个连续的阶段中作为历史中心主体的人类之命运:首先,探究古典历史哲学如何通过发明人类这一主体从而获得宏大历史叙事(亦即人类的故事)本身的完整性;第二,叙述近半个世纪的后殖民与性别研究是如何猛烈抨击这个中心主体的,而其批评针对的是人类故事的普世性;第三,分析后人类如何挑战人类的故事及后殖民与性别批评。后殖民与性别批评使史学变得碎片化,但保留了小范围内历史叙事的可能性。与此不同的是,后人类并不质疑人类故事的可行性,因其要求以优于人类的主体取代人类,所以必然会唤醒作为整体的"人类"。此外,作者认为后人类代表了对现代西方历史学现状和历史叙事可能性——小历史抑或大历史,碎片的抑或普世的——的根本挑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宪政实践的时空属性,宪法时空观是全面地、联系地、动态地、历史地分析评价宪法的社会运行实践,科学规划宪法行政法发展路径,确保人权实现法治不断进步发展的意识理念。其要旨在于:着眼当前,立足现实,平衡利益,维护秩序;立足历史,弘扬国家的民族精神与历史意志;面向世界,萃取域外精华,弘扬人类普世价值;放眼未来,为全人类的子孙后代留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时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文学除了共有悠长的同一发生、发展的源头外,它们还具有深厚的相互促进的历史文化基础。儒学的"内圣外王",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因果轮回",伊斯兰教的"英雄崇拜",基督教的"普世博爱",都曾给20世纪中国文学以深刻影响。勿庸置疑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宗教文化中深情守望精神家园、不断拓展艺术创作资源的同时,也明显表现出如何重新发掘宗教的文化价值、如何表现宗教的神秘色彩的心灵困惑。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世"概念的提出最初是从地质学和地层学角度,论证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深刻变化,进而说明地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期。近年来,对人类世的研究开始关注人类世的社会意蕴及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历史学家也参与到人类世的讨论中,认为这一概念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历史观念,超越人类历史的局限。人类世时代,新的历史观念的产生将有助于人们重新思考历史研究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摒弃历史叙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看到非人类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燕侯载簋是十分重要的燕系文字资料。本文考释了其中的"卬"和"无争"两个疑难字词,讨论了它们的含义,对于探讨燕国世系以及燕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论者甚众,以笔者之见,陈氏晚年最为强调的就是民主的普适性及资产阶级民主对社会主义的继承价值。当此普世价值争论激烈之际,回顾陈独秀对民主的思考,自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也谈“普世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争论从何而来?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南方周末》于5月22日发表题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的文章,提出:“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一个一个具体的生命、一个一个普通国民的生命。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相似文献   

20.
在迈克·本田心目中,并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而是普世价值高于祖国利益。或者进一步说,就像哈贝马斯多次强调的那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国家正在过时,未来属于以人权为基础的宪政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