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吾尔族木雕装饰应用广泛,装饰性强,集实用、审美与功能为一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包含丰富的多元文化因子与审美元素,在不断延续与发展中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特性的少数民族装饰意蕴。  相似文献   

2.
于少虎 《神州》2011,(2):82-83
近年来,家族题材电视剧形成创作潮流,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家族剧是如何在当下娱乐环境下,将家国、社会很好的融入到家庭史中表现的?本文将从现代性和娱乐性的体现、审美意蕴的提升两个部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  相似文献   

4.
刘亚军 《神州》2013,(5):105-105
诗歌的情感意蕴对学生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及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具有不可估摸的作用。如果把其运用到学生写作中,学生的作文一定会大放异彩。我试图通过诗歌阅读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这方面进行一点探索和尝试。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将诗歌情感意蕴运用到学生习作中,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那山那人那狗》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唯美的视觉语言与艺术追求彰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艺术电影承载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典型的诠释,对中国电影在全球语境中走民族文化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与标杆作用。它传承了中国美学追求唯美、追求含蓄的风格,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以及价值道德评判中体现了中国人隐忍、朴实、执着、善良的文化基因。本文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挖掘出影片中的艺术美和诗性特色,感悟其中的唯美意蕴。  相似文献   

6.
赵美音  杨爽  赵艳 《神州》2013,(17):233-233
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音乐作为这种特殊形态的艺术,其作品的创作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它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渗透着生产者主体强烈的情感向、独特的艺术个性、气质和风格,物化着艺术家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因此,在音乐作品中,必定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音乐作为这种特殊形态的艺术,其作品的创作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它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渗透着生产者主体强烈的情感向、独特的艺术个性、气质和风格,物化着艺术家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因此,在音乐作品中,必定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坤 《神州》2013,(34):242-242
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艺术生产、音乐艺术活动的产品,即音乐意象物态化的存在方式,就要首先阐明“物态化”、“音乐作品”“、音乐意象”这几个重要的相关概念,然后揭示其存在方式是感相、意象、意蕴二个层面的组合,而音乐的审美与非审美又是贯穿于这二三个层面的始终,这样,就形成了音乐作品立体网状结构的存在方式,而这个网状结构来源足艺术活动,从事这些活动的主体是人,是饱含着丰富的人类情感的人。  相似文献   

9.
神话意象的意蕴衍生可分为整体性意蕴衍生和个体性意蕴衍生两种基本类型。整体性意蕴衍生是神话意象与特定历史情境相结合的结果,体现出社会群体的认知、情趣和理想;个体性意蕴衍生既有单个神话意象意蕴发生衍生的情况,也有作为个体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对神话意象进行再创作进而形成的意蕴衍生情况。这两种类型相互交织、共同发展,构成了神话意象意蕴衍生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即重表现和含蓄,长于以有限表现无限。中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水墨之间的空白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本文结合对唐代诗歌作品的解析,来探讨"留白"技法在文学作品鉴赏中传达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政治小说《雪》是奥尔罕·帕慕克进行暴力叙事的重要小说之一。它采用与历史互文的暴力组织方式,具有深刻的"当下指向性";用"雪"这个具有丰富象征意蕴的意象,拓展了暴力内涵的隐性空间;形成了一种新的暴力叙事审美境界,即"呼愁"的文化诗学风格。《雪》的暴力叙事为反思当代人类历史进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迪和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审美与诗化——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司马迁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特色与学术品位。司马迁在遵循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传统史学原则下,通过自己的史学实践第一次把历史学上升到审美层次,将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审视与价值评判,揭示了历史过程中美的存在及其对主体的特殊审美作用,这是在以往的司马迁及《史记》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司马迁历史美学思想这一特殊角度进行研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史记》深层文化意蕴的认识。故不揣浅陋而试加探索,并希翼学界更多学者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组合轴上的反常搭配形成刺点,刺点能够造成意义爆发、发人思考或引起悲怆之感。电影《一九四二》中,片首即展现了影片中的核心刺点:小人物们的大事与大人物的小事并置,整部影片在接下来的四个刺点中,对这一核心刺点进行了诠释和延展,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五个刺点组合阐释了影片组织的元语言,形成了刺点之剌,也使得这部电影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县治肇始之地,甘谷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存文化遗址众多,类型丰富。在审美特征方面,以显龙洞石窟为代表的甘谷石窟表现出含蓄美、意蕴美和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汇之美。  相似文献   

15.
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清代中晚期正式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彩绘鱼纹造型,到清末民初制作技艺发展成熟并大量生产,作为民间日常使用品广为流行。简约的线条、富有韵律的造型以及丰富的意蕴,在长期的淄博地方社会生活中,共同凝结为当地窑工及民众独特的民俗审美特质。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制作不乏精品,业已成为地方社会的民俗标志与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6.
张崴淙 《神州》2013,(24):232-235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近年来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作,这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被寄予厚望。然而,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将年度殊荣颁发给伊朗导演阿斯卡尔·法尔哈德执导的影片《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我国的《金陵十三钗》未能如愿以偿。文章将从艺术审美与社会意识形态两个主要方面就《金陵十三钗》冲击奥斯卡失败作出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17.
胡明晓 《沧桑》2008,(1):226-227
本文以乡土小说的"三画"审美特征对照分析楚唐的长篇小说《梦花树》:风景画卷下的叙事风格,风俗画卷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风情画卷内的土家族方言志,试图从不同角度展示《梦花树》作为现代乡土小说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8.
柏宸睿 《南京史志》2014,(10):57-57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二战期间的真实故事。影片是黑白的,给人一种视觉效果,笼罩着一层莫名的忧伤,一种淡淡的压抑。虽然是黑白影片,可我却看得很投入,影片中的辛德勒一开始爱财、好色,但后来当他目睹纳粹疯狂屠杀犹太人时,他才觉醒。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的电影网站Screen Crave在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前.给《谜一样的双眼》(Elsecreto de sus ojos)做出了如下评价:“坎帕内利亚拍出了一部令人目不转睛的影片——影片中有复杂的故事和纠结的情感。这曾经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可现在他们忘了该怎么拍这样的电影。”这个评价可以很好地解释本片为何能够爆冷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相较于其他提名影片,《谜一样的双眼》让奥斯卡评委们感到亲切,视其为正合胃口的美餐。  相似文献   

20.
王源 《环球人物》2021,(8):112-112
《我的姐姐》,我一共看了两遍。一方面是作为普通观众,另一方面是我受邀演唱了电影的主题曲。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关于抉择的影片,也是一个细腻动人的亲情故事,它探讨的问题从个人到家庭再至社会,都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