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地方与兵团是一个整体,在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领导下,共同担负着建设边疆的重任.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妥善处理兵地关系,有助于新疆和兵团的稳定与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新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新疆兵地关系的现状及妥善处理兵地关系的意义,探索如何妥善处理和协调兵地关系,构建和谐新疆.  相似文献   

2.
已经“去语境化”的“新疆”是现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省级政区专名。但在传统时期,各类汉文文献中所载“新疆”则另有所指。福柯认为,话语是决定我们知识、权力以及伦理的规则。本文试从概念史的角度,梳理宋代至清末近千年中“新疆”的时空分布及其意涵,试析曾经作为一类政治地理概念的“新疆”在传统叙事中所处的定位,并结合晚清洋务著述中“新疆”的错置现象,重新审视近代“新疆”“故土新归”意涵之说,从而丰富对“新疆”这一古老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沈秀芬 《沧桑》2013,(6):42-45
“伦理”“政治”“道德”“伦理政治”在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情境中,有着不同的词源和含义,有着不同的形成路径和思维理路。本文从概念的起源与含义、伦理政治形成的不同历史情境入手,解读古希腊与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形成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与经济伦理任放经济伦理是指经济行为背后的伦理动因,是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对经济行为的道德判断,它着意强调社会经济活动的道德意义。中华文化是以农业土壤、宗法血缘为基础的政治——伦理型文化,因此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具有醒目的伦理色彩。在国家政治生...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迁入新疆的汉族移民约30万人,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就移民类型而言,主要有屯田和经商形式的经济型移民、党派成员和由于主政者偏好形成的政治型移民以及军事型移民三大类型.民国时期的新疆汉族移民呈现出与以往历代移民不同的特点,对于加速新疆社会发展、促进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及新疆多元文化的构建、改变新疆人口的分布态势、巩固边疆稳定均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旅游伦理学引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探讨旅游伦理学之定义、地位、性质、内涵、功能,以及研究、倡扬旅游伦理之意义.着重从个人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职业伦理、生态伦理五方面构架旅游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疆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生态伦理意识。这种伦理意识包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图腾崇拜、创世神话中。这是一种原始的、原生态的文化,它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一种历史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集权主义、注重伦理关系、强调道德至上 ,其最大优点就是注重人生的理想和精神因素的作用 ,而最大的弊端是重人治、轻法治 ,“文化大革命”将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 ,特别是将传统政治文化的缺陷充分显露出来。这说明传统政治文化对我们存在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自己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 ,找到稳定的、持久的、有积极意义的因素 ,从传统中构建“现代政治文化主体意识” ,即在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时 ,要在重视精神理想的中国政治文化中 ,注入法治文化的基本要素 ,形成更科学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朋 《沧桑》2009,(1):146-147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伦理家,虽然其距今已有两千余年,但其思想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特别是他的“义分则和”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安徽史学》2007,(6):37-42
伦理政治的迷失是新朝政权倏忽兴亡的重要原因.刘秀复汉的成功,与对儒家思想的借重是分不开的.儒家政治伦理作为东汉极力表彰的意识形态,享有崇高地位,并与政治实践密切结合.伦理制衡既体现为东汉前期皇帝对治道和施政政策的主动调整,也体现在儒臣对朝廷决策和施政的约束和引导,从而发挥了一定的政治调节作用.东汉素来以朝廷表彰名节、士风高亢而彪炳中古史册,这构成该时期伦理控制的鲜明特征.东汉社会的伦理冲突,集中表现为清流士大夫捍卫德治传统、与黑暗势力的殊死斗争.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安徽史学》2012,(3):51-56
本文以秦刻石铭文为中心,分析秦帝国政治与儒家伦理的复杂关系,揭示伦理因素对秦朝政治的重大影响。由刻辞中所见秦意识形态及其治国实践的变化,无疑反映了秦始皇和李斯君臣对政治模式的修正。在天下一统的历史形势下,秦事功型政治传统确实出现了向伦理型政治转轨的迹象。秦政与伦理之间复杂互动历程表明,秦文化创造其事功奇迹的同时,也造就了自身的专化特征,从而丧失了大一统时代政治价值目标重建和政治文化转型的自我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12.
柏娜 《沧桑》2011,(2):71-72
尽管学界对普世伦理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关于普世伦理的内涵也没有统一的界定,针对当前普世伦理构建中存在的个人主义极端化、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差异性的三重障碍,提出在民众中树立全球责任意识、发挥政府在构建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的解决对策,对推进普世伦理的认识与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礼崩乐坏、征伐不断的春秋时代,宋襄公高举"仁义之师"的大旗,奉行仁义道德政治,结果落得兵败身亡的结局。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来看,宋襄公实际上采取的是理想主义伦理政治观,而春秋是现实主义横行的时代,是权力政治主导的时代,是以"无义"为标签的时代。伦理政治在现实政治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显得不堪一击。可以说,宋襄公"仁义之师"的覆灭是伦理政治对现实政治的败退,是理想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失败,是应然追求对实然演绎的退却。  相似文献   

14.
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后,中国的绝大多数思想家都把甄选并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好政治的目标。所以尚贤政治就构成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基本特征,显示出中国传统政治从一开始就与道德连在一起,与现代政治伦理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等构成了某种独特的关联性。当下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中国传统贤能政治文化作出全面客观的研判,尤其是如何对接现代政治伦理,使其焕发现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慧珍 《攀登》2007,26(3):133-136
《论语》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国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它囊括了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诸多思想。其中的“仁”、“礼”思想、教育思想、人才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它启迪着人们自觉修身达“仁”,完善自我,去追求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无疑需要强有力的伦理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支持是坚持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保障支持是坚持诚信互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支持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引发了新疆社会的政治变迁,这种政治变迁对新疆民众的内在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并在当时民众的社会心态的转变上得以彰显和印证。民国初期新疆民众传统社会心态的近代化主要体现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伦理道德这三位一体的文化结构的解体。  相似文献   

18.
王恩春 《黑龙江史志》2013,(13):259-260,26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新疆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可以挖掘。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在形式、内容范围上均需实现新突破。依托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断完善新疆高校德育理论体系,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谭英俊 《攀登》2015,(1):103-108
伦理问题是公共政策的内在诉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政治权力与社会责任、政策公平与政策效率的关系问题构成了政策伦理的核心议题。公共政策面临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政府自利性与政策公共性、功利性与道义性等现实困境,需要在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培育公共政策主体的伦理素养、完善公民参与决策的伦理模式等方面重塑公共政策伦理,以发挥公共政策的应有功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档案和史籍记载,对清代新疆万寿宫的营建与分布、朝贺典礼仪式及其对新疆官民的一体化王朝国家认同塑造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新疆万寿宫,作为清朝皇帝与清王朝在新疆的具象化与景观化体现,是新疆官民感受与体验王朝国家存在的最高礼制建筑。新疆万寿宫朝贺礼,作为新疆各地惯常性的庆典仪式和新疆最具全民性和跨族群性的政治文化活动,使得新疆各族官民通过叩拜行礼的身体实践、富丽的宫殿式布局、庄严的礼仪现场和节日的娱乐活动,感受清朝皇帝与王朝国家的存在,进而形塑新疆官民对清王朝的政治认同与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