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庆国 《神州》2012,(36):114-114
篮球作为一个复杂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夺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须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但止前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学校业余的初级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却不能互相配合,发挥整体战斗力,此时再予以纠正和培养,已为时以晚了。而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教练员的训练技艺,是其中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2.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由于大量征兵,“满洲移民”侵略计划受到严重影响。为挽救移民侵略失败的命运,1938年初,日本政府决定组织“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移民。但规定被募集的日本青少年移民必须在“内地训练所”和“现地训练所”进行为期3年的实际训练,然后方能成为独立的开拓民。为此日本在国内建立了内原训练所,在现地建立嫩江等94个训练所,对日本青少年移民进行强制性的教育和训练,灌输“皇国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其目的在于培养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服务的驯服工具。  相似文献   

3.
马宏志 《神州》2011,(6X):195-195
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开展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根基.通过对鸟鲁木齐市高中男子篮球队训练情况的调查分析,为提高高中男子篮球训练水平,培养出更多的篮球人才,对高中男篮训练提出训练建议以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宏 《神州》2012,(26):148-148
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山区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认识片面,只重读写、轻听说,以朗读代替言语训练;要求偏低,训练不到位,以能把话讲通、回答正确为目的;训练不足,只单方的听说活动训练,忽视交往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这些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口头言语素质差别较大,在言语的情感性、  相似文献   

5.
刁绍发 《神州》2012,(8):54-54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职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一些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为此,普兰店市农机学校在加强教职员工道德建设中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工作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分亦必然,合则俱伤蒋国保中国古代学术传统。重“文”轻“理”。轻“理”者。非谓排斥自然科学,而是指作为一种文化选择取向,中国古代学术传统否定自然科学有治国安邦的价值。由此可以推论。相对于轻“理”而言的重“文”.其实并非只承认人文科学有存在的价值,而是强...  相似文献   

7.
马磊 《神州》2013,(18):71-71
分析当今中学篮球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找出其不足并加以分析,提高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水平和中学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心理、运动技能的形成等方面阐述学生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手段,与广大中学篮球训练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8.
梁英娟 《神州》2013,(31):74-7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学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基础性、规范性,注重基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既注重“入格”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写作心理、写作情感的激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夯实学生作文基础,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及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来说,无论写作的目的、目标,还是写作特点和规律,均与作家创作相去甚远。中学作文是大众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写作能力,而不是以培养作家为己任。这种区别,一说即知,无需赘述。我以为,中学作文教学的科学高效体系,应该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构建“读写互动”的教学体系。这种作文教学体系具有如下特点,尤其是第三点。  相似文献   

9.
索培丽 《神州》2013,(34):204-204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是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动手;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的问题。长此以往,实验教学将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提高物理实验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务必要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索艳芳 《神州》2012,(9):110-110
中学语文教学巳由传统的封闭武教学向开放性的创新教育方向发展,已不再简单地把“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当作唯一的和最高的教学目标,而是以更远大的目标和更坚定的声音提出了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裴燕燕 《神州》2012,(12):188-189
1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使得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现实需求。要发挥实训教学模式对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基本目标完善法学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利兵 《神州》2012,(12):45-4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是表面上显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季立伟 《神州》2013,(4):173-173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于传统的地理学习过分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过分重学习结论而轻学习过程、过分重知识"再现"训练而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为此,本文主要从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新型地理课程出发谈如何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瑞洁 《神州》2012,(32):51-51
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之一。然而,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历来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重视不够。造成“轻听说”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缺乏对于听说能力的检测机制;教师对于听说能力的形成缺乏正确认识;听说教学缺乏必要的生存条件和环境。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是:加强朗读,提高口语的流畅性;指导观察,提高听说训练的丰富性;变换角度,提高听说训练的求异性;持之以恒要求学生多听多说。  相似文献   

16.
秦大伟 《神州》2012,(15):60
篮球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在长期的高校篮球教学的基础上,描述了篮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一般情况,提出了篮球攻防意识的概念,指出了培养篮球攻防意识的方式和手段,以期达到提高高校篮球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篮球攻防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闫宏喜 《神州》2011,(8X):191-19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张坤 《神州》2013,(20):157-157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重理解、轻口头表达的现象,致使学生的语文素质难以平衡发展,更难以适应随交通、通讯日益现代化而带来的“听说的世纪”对人才语文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重理解、轻口头表达的现象,致使学生的语文素质难以平衡发展,更难以适应随交通、通讯日益现代化而带来的“听说的世纪”对人才语文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薛钧元 《南京史志》2023,(21):45-47
<正>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必须要依靠公平优质的教育。青少年公平优质的受教育权是开始阶段公平优质的“机会权”、过程阶段公平优质的“条件权”、结束阶段公平优质的“评价权”的统一,更加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强制性、可诉性、高质量化、师资力量优质化、课程种类多样化、教育路径多样化等。因此青少年要获得公平优质的受教育权,不仅要求立法更加完善,而且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