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节方言词汇的构成较为多元化,既有普通话转借词语;又有四川方言、贵阳方言、湘赣方言、吴方言词语;还有少数民族语词和英语语汇。这些词语共同组成了毕节方言词汇,其中又主要以普通话词语和四川方言词语为主。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移民的影响,文化教育的影响,地域因素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寻迹贵阳方言,可发现贵阳方言除了包含来自其他地方方言的组合外,还保留了一些原古黔中地区通用的黔台语及一些古代方言,如今都还在贵阳方言中运用。"大杂烩"的贵阳方言堪称多彩。贵阳话属于中国北方方言西南官话。西南官话包括了云贵川渝全部及陕甘桂湘鄂以及琼的部分地区,贵阳方言以贵阳方音为主,但是,贵阳话同时也杂处在普通话和其他地方方言互相影响的大环境之中。寻迹贵阳方言,可发现贵阳方言除了包含来自其他地方方言的组合外,还保留了一些原古黔中地区通用的黔台语及一些古代方言,如今都还在贵阳方言中运用。"大杂烩"的贵阳方言堪称多彩。  相似文献   

3.
张柳 《丝绸之路》2013,(24):44-45
敦煌变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唐五代西北方言口头词语。至今这些词语许多还在甘肃各地方言中被使用,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甘肃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昭通方言疏证》以昭通方言为主,旁及其它方言,在纵向系联同时,涉及大量近代词语,不论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近代词语可资借鉴之处不少。本就此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贵阳方言随移民化而逐渐融入北方方言体系,在新的强势移民化程度的影响下,贵阳话已经成为一种弱势方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主要内涵,当方言失去自身的特征时,地域文化也就会因为缺乏养分越来越枯竭。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人杰地灵,方言研究历来处于领先地位。早期的词语考释,在明清时代就已有专问世,李登《书音义便考私编》考的是明代的南京方言,胡英《吴下方言考》考的是清代的常州、无锡、苏州一带的方言。民国时期孙锦标的《南通方言疏证》、张羽屏的《江都方言考》、钱晋的《沭阳方言考》、朱锦江的《金陵方言考》、葛毅卿的《吴方言解》、木安的《吴语通俗考释》等也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作。  相似文献   

7.
陈刚 《丝绸之路》2013,(12):28-29
方言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本文通过整理赣方言中的词汇,列举赣方言中颇具特色的词语,探讨赣方言中蕴含的巫文化、建筑文化、稻作文化、禁忌文化等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8.
景鹏 《丝绸之路》2013,(4):105-10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的方言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①通过对方言尤其是方言中的地名词语的探索和分析,能够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展示当地民族丰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作为晋语的一部分,陕北方言的地名词语不仅反映了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理地貌,而且记录了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融合的踪迹,折射着发生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农业文明,也暗示了上层统治阶级及下层平民百姓的某种心理愿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苏气”、“杭式”、“巴武”产生的源头和背景,认为志书记载方言应使用其原始规范词语。指出对于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方言,不宜随意改动,否则,方言将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本以《贵州省遵义市地名志》所载地名词语为对象,分析遵义市地名词语的结构,专名和通名的类别以及地名词语里保存的历史词和方言词语。  相似文献   

11.
贵阳童谣和其母语贵阳方言一样,逐渐在消失。生动活泼的童趣伴随着濒临灭绝的方言童谣及其童稚游戏,硬生生地被打上了淘汰的烙印,正从现代儿童的生活中剥离。只有在刻意搜寻儿时的记忆中,才能感受到那一丝趣味纯真的贵阳原生态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2.
孙宜志 《民俗研究》2000,(3):115-122
民俗词语是用来指称民俗仪式及其相关事象的词语。对民俗词语进行调查和研究,近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笔者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自己家乡安徽宿松方言中有关婚嫁和丧葬的民俗词语为例,谈谈个人对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如今的陕西方言中仍然保留了许多《红楼梦》里的词语。  相似文献   

14.
志选 《福建史志》2004,(1):14-18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福建境内现存的各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从总的方面说,就古民族和古方言的源流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慕寒 《人文地理》1992,7(1):12-17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地理学是研究方言地域分布的学科。通过"方言分布图"的分析,探讨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方言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志选 《福建史志》2012,(2):18-20
七个主要方言区的分布 福建诸方言的分布.一是和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关:一是与江河的流域有关。唐宋期间这些方言形成后.福建境内的行政区划比较稳定.现有的方言分区和唐宋的州、军,明清以来的府、道大体是相应的。又因为在丘陵地带.人们的聚落总是沿江河分布的.现有的方言分区又和省内几条主要江河的流域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17.
张军香 《沧桑》2013,(4):189-191
文章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宁武的方言地名进行了梳理、分析,揭示了宁武方言地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我省各市县地方志陆续出版,这些已出版的志书中,都有方言一篇。作为省志专业志之一的《江苏省志&;#183;方言志》也已于1998年年底出版。现在,各地正在计划或已着手续修志书,一个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方言部分是不是续修志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老艺术家,陈光余的大名在观众中知道的人不多,或者说知名度并不很高,可你要说是“王二公”,贵州的老百姓就颇为熟悉了。“哦,不就是那个搞笑的干巴老者吗?”是的,陈光余是一个给人们带来欢笑的人。他虽然在1999年5月19日就辞别人世,但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塑造的贵州方言喜剧形象——王二公,至今还活在人们的心里。终身致力于戏剧艺术事业陈光余1928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籍河北省玉田县,但他是在贵阳长大并在这座城市度过一生的,应该算是老贵阳了。据他生前所言,他与戏剧结缘时方才4岁。…  相似文献   

20.
"山寨文化"、"流氓语言"变成草根对自己"江湖乱"恶行的炫耀,暴露了草根"贫贱骄人"的劣根性。草根的短处给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破坏力不容忽视。草根文化不"打假",将危及方言的生存。贵阳方言说谈天、讲故事都叫做"摆龙门镇"。龙门镇一词来源于元杂剧《薛仁贵》中薛大伯(薛仁贵父亲)的道白:"老汉是绛州龙门镇大黄庄人氏"。薛仁贵的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