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西班牙历史看"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式,同时也是近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政治属性的民族,可称为"近代民族"。它与其他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属性的民族有明显区别,主要特征在于:其规模相当于一个主权国家,而不像自然属性的民族那样不是大于一个国家就是小于一个国家;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任何个人或其家族。它诞生的标志不是"国家统一"而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19世纪以前,国家统一之后所产生的往往是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西班牙国家统一后,立即通过海外征服和王室联姻等途径迅速膨胀成为一个超级庞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人成为它的"主体民族",但国家主权却属于来自外族的君主。它那时不是民族国家,而是封建王朝国家。直到19世纪初,随着反抗拿破仑占领的独立战争,西班牙的近代民族意识才被唤醒,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
3.
4.
5.
Jeremy Black 《European Review of History》2012,19(2):329-330
6.
20世纪初,西方“文化”概念成为整理传统中国历史遗产的重要概念工具。国人编纂文化史有意展现传统中国的文化成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竞争下,国人隐秘的文化争胜意识。“文化”与“历史”结合,逐渐成为历史叙事的核心概念。文化史在史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判断、时代分期、研究方法等方面发展出自身特征,亦反映出西方文明史、文化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中国“新史学”的影响。文化史在实践中注重对民族历史生活的呈现,表现出民族史的特征,其叙述特定群体或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群体的精神内核。历史、文化与民族融会一体,在西学东渐、传统文化权威失坠的情况下,文化史构建了一种彰显社会凝聚力的叙事。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Joy Damousi 《Gender & history》1999,11(3):612-624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impact of gender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y by considering the reception of Creating A Nation, the first gendered history of Australia. It argues that while there has emerged an impressive volume of feminist history and with it has come an important acceptance of women's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reception of ‘gender’ within the historical profession has paradoxically been ambivalent and ambiguous. This is the case because of an unease about feminist theory and its relevance to history. There also remains a prevailing belief that a gendered neutral historical place exists, to which historians can retreat. 相似文献
13.
JOHN BREUILLY 《Nations & Nationalism》2008,14(1):191-193
14.
15.
陈伟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2008,(4)
因为卑弥呼女王的王权尚处于早期的原始阶段,故其官制很不完备,只能说是出现了早期国家官制的萌芽。倭五王时期的官制还是属于一种日本早期国家特色的以地方首长和大王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带有浓厚的贵族血缘特色的统治形式,具有非制度化的特点,而且其官职大多受中国官职的影响,氏族血统作为授予职位的唯一依据。不过与弥生时代的邪马台国的官制相比,则已经标志着日本早期国家官制的形成。圣德太子所实施的冠位制进一步发展了日本早期国家官制,作为早期国家官制发展的一个顶峰,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由此形成了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核心一位阶制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