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以上文明史,而岭南文明史上溯到二千年前的南越国以前,就隐没在一片混沌之中。翻开《史记》、《汉书》,岭南的历史始于南越国,此前,文献记载匮缺,史家众说纷纭,聚讼不已。近数十年,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考古的新发现,民族学、语言学研究新成果的运用和史学界探讨的展开,渐有收效,而探索岭南文化源流,澄清岭南早期历史真相,尚有距离。 本文拟围绕“扬越”、“越为禹后”、“楚庭”、“番禺之都”等屡有争议的题目,  相似文献   

2.
陈村,作为岭南名花卉生产基地,与广州芳村、中山小榄齐名,共同享有岭南“花乡”之美誉。然而,由于史料零散,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花卉生产历史和花卉化的研究少有关注,对其介绍也远不及芳村、小榄那样深入和广泛。这与其在  相似文献   

3.
“岭南水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或现存的以连片桑基鱼塘或果林花卉商品性农业区为开敞外部空间的、具有浓郁广府民系地域建筑文化风格和岭南亚热带气候植被自然景观特征的中国水乡聚落类型,即“广府水乡”,之所以冠以“岭南”一词,是便于与“江南水乡”对称。2002—2004年间,笔者以顺德杏坛镇为重点,考察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批岭南水乡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4.
“海云诗派”的提法,首次出现在陈永正先生的《岭南诗歌志》(待刊手稿)里。此外,《岭南诗歌志》中还论述了“海幢诗派”。很明显,两个诗派是以诗僧所居寺庙来命名的。《岭南诗歌志》手稿把明末清初诗僧放置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去探讨,注意到明末岭南遗民诗僧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诗歌志》之前,陈永正先生还出版过《岭南文学史》①,有关章节阐述了明末岭南遗民文学的历史。相关的成果,有蔡鸿生先生的《清初岭南佛门事略》②,对明末清初岭南遗民的历史勾稽考信,条分缕析,评定论衡;姜伯勤先生《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③,解剖了遗…  相似文献   

5.
有幸拜读了麦英豪先生写的《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随笔录》。文中,麦先生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赵佗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因兹事体大,它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岭南发展史,如何正确认识赵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要用什么样的历史观点研究历史,不能不思辨清楚,以求得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梁允麟 《羊城今古》2003,(2):20-24,35
胡守为先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开设《岭南古史》课程,近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岭南古史》专著,收入《岭南文库》,引人关注。该书第五页:“自秦始皇设置岭南三郡至隋文帝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可研究的问题甚多,我着重就岭南与中央的关系,作较为详细的叙述并试图找出其特点。而岭南同中央  相似文献   

7.
新兴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2116年历史。有南越王赵佗围猎白鹿后为庆贺而筑的“白鹿台”遗址,有闻名海内外的岭南名刹龙山国恩寺。因其历史悠久及较早得到中原风气的熏陶,是岭南地区著名的古老州、县之一。  相似文献   

8.
尽显“岭南第一唐刻”的丰采刘志基广东省罗定县境内的龙龛古道场中有一唐代《龙龛道场铭并序》石刻,因其在历史、宗教、文学、文字特别是岭南文化史等诸多方面均具重要研究价值,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岭南第一唐刻”。然而,由于该石刻置身边远之地,交通不便,人踪难至...  相似文献   

9.
二千多年以来的广州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自古以来一直是岭南地区的首府,广州城始建于公元前214年,二千多年来的广州历史,主要靠前人撰写和出版的著作。也就是人们统称的“文献”来反映,因此搜集和整理广州古代历史文献,进而考察其存佚、流传和收藏情况,是研究广州历史,乃至岭南文化史料的发掘与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中央政权曾多次统一岭南。其中,秦、汉、隋三朝的统一岭南较为突出。三朝无论在统一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统一的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秦朝和汉朝是以大规模的军事进攻统一岭南的,而隋朝却基本是以和平的方式统一岭南的。三朝的统一岭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岭南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隋朝为何能和平统一岭南?岭南的和平统一对岭南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过去,史学界对此少有论及。本文试图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南越国史研究概述王川南越国,系公元前206年由秦南海郡龙川令赵佗趁秦未天下大乱据岭南而建立的地方政权,至元鼎六年(前111年)为武帝所灭。南越国共历赵佗、赵胡(南越王墓出土资料表明应为“昧”)、赵婴齐、赵兴、赵建德五主,长达九十三年。南越国是岭南历史...  相似文献   

12.
引言 岭南青铜冶铸业始于何时?冶铸生产情形如何?所铸成品又都怎样?这是人们一直在关注而又渴望能有个确切答复的问题。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地下青铜器的不断出土,学术界先后作山岭南青铜冶铸或始铸于商周,或始铸于西周,或始铸于春秋战国的各种立论;由此又导引出它们是西瓯、骆越或者是岭南越人铸器,是岭南的青铜文化,及岭南已有了奴隶制社会等诸论证的问世,这在岭南史坛上,无疑给人们投了一方兴奋剂,于研究上,并给岭南带来了繁荣景象,这是极为可喜而又很可宝贵的事情。然而当人们而对这些器物而细探与询及哪些是岭南民族铸器?  相似文献   

13.
高凯 《史学月刊》2000,(4):132-138
秦始皇在南征岭南的过程中,化大量的战国高人和战国商人子孙作为“七科谪“的对象,谪戍至商品经济极度落后的岭南地区;这些商人的到来,不仅使得岭南出现了商人这一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商业经济的突飞猛进局面;而且也通过他们的商业活动,把中原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积淀下来的先进的商业经济意识借助岭南“陆事寡而水事众”和“以舟辑为食”的优势,得以在海内外发扬光大,并直接促进了汉初“海上丝绸之路”的萌芽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岭南文化是多元一体化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也一直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广州的建城史,可追溯至2200多年以前。由于广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而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广州为发祥地的岭南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充实,优化和吸纳,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扩大。岭南文化这个概念,迄今已经历了从被认可到为人们所慈悉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沧桑磨砺,使岭南文化愈发异彩纷呈。到如今,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对岭南文化的所有疑惑、抑贬乃至自轻自贱,都是徒劳的和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现实     
历史与现实只是两个词,而不是两回事。语言把本体弄成两半,同时又遮蔽了另一半。这样,一半是语言性的“历史”和“现实”,一半是事实性的历史与现实。“历史即现实”这个新历史观的命题在最抽象的意义上,它是最具体的,同时,在最具体的意义上,它又是最抽象的。本质上,历史首先是一种深度的存在。只有在历史的无限深度之下,才有永恒的意义。历史是距离人们最远而又最近的东西。但人们只知道“最远”而不知道“最近”,所以,人们的历史观就大成问题。  相似文献   

16.
骆伟 《广东史志》2004,(1):47-49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传统的印刷术(包括雕版、活字版、套印版石印版等),它的兴盛时期,约在公元6世纪至19世纪,即从唐朝跨越到清末民初,岭南古籍印刷业,上溯宋代,延续到清末民初,亦有上千年历史。岭南亦具备雕版印刷业的基本条件,如雕刻的板片(榕树板)、纸张、印墨以及雕工等。明代已有“广版”称世,清代“广版”名声大噪,特别是近代以来,由于受岭南藏书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岭南西部(本简称为“岭西”)地区的市场中心地是属于外发型,即依靠外部力量而形成,其中主要是通过岭南东部(本简称“岭东”)商人促成了岭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岭西市场中心地的分布特点是“无市不趋东”的树状型。  相似文献   

18.
清未翰林江孔殷与岭南才女洗玉清。都是广东南海人。以文会友,冼玉清曾经是江孔殷在广州市河南的“太史第”的常客,“太史第”的人们都亲切地叫冼玉清做“冼姑”;江、冼两人的文学交往曾传为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19.
王坚 《岭南文史》2011,(4):58-64
20世纪初,广州崛起了一个震动中外的画派一一岭南画派(当时高剑父自称为“折衷派”,岭南画派是后来内地北方对它的称呼,取代了“折衷派”之称),其创始人是被誉为“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又称“二高一陈”。主要创始人高剑父撰写了《我的现代绘画观》,是岭南画派的理论纲领,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拜读了暨南大学夏泉博士的大作《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该书洋洋27万余字,字里行间追寻着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的历史足迹,较为系统深入地厘清了自晚明以降直至1911年基督教在岭南地区的办学活动及其发展轨迹。该书因选题新颖,立意深刻而被列入“岭南文库”丛书系列,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本书的创作价值和学术品味。纵览全书,笔者认为夏作有如下几个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