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考古发现谈湖南古越族的概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越族分布地域很广,"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尽少康之后也."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具体指出:"百越所居之地甚广,占中国东南及南方.如今之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可知湖南在古代也是百越之地.湖南境内古越族的活动与分布情况如何?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实物史料,可供研究.本文就已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越文化遗物,对其概貌与有关问题作些粗略的探讨,以求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考古材料的梳理,发现在勾吴族中除流行“断发文身”、“黑齿雕题”风俗以外,还盛行过猎首习俗。拙文试图利用文化人类学(Cultrual Anthropology)的理论和方法,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勾吴族的猎首习俗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祈同仁指正。 一 猎首(hcadhunting)是一种在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古老习俗,它曾广泛地存在于各大洲,尤其盛行于大洋洲和亚洲,是许多民族拥有的文化特质(Cultrural trait)之一。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更为流行,南方是我国古代越族的分布区域。《吕氏春秋·恃君篇》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说明在古越族的广阔区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氏族和部落的越人,勾吴族是古越的一支。太伯、仲雍奔吴后,除尊重当地土著族“断发文身”的习俗以外,还将当地的族名放在前面,后面加上国号,以“勾吴”为号召,从而归之者千余家。吴国的称谓很多如“勾吴”、“攻敔”、“攻吴”。郭沫若先生认为,勾、工、攻都是干的音变。吴亦作干,《汉书·货殖传》注孟康曰:“干越,南方越名也。”《太平御览·州郡  相似文献   

3.
杜辉 《南方文物》2009,(3):89-102,88
华南是我国古代诸多土著民族的重要聚居之地,自传说时代的苗蛮集团,商周时期的“七闽”、“八蛮”.直至战国秦汉以来在文献中出现的“百越”族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主要分布于现苏南和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市以及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南地区在远古是越族的活动舞台。越族先民所创造的新石器文化,在苏南和浙江地区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嵩泽文化、良渚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等,在江西和粤北地区有仙人洞文化、青塘洞穴群、山背文化、石硖文化等,在福建台湾有昙石山文化、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等,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西樵山文化、贝丘遗址等。 东南地区的古越族从历史记载看,商朝时的蛮或荆蛮大概也包括了越人在内。西周时,越族在东南地区有越、于越、闽等。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越族最先进的一部分在江浙一带建立了强大的越国,共传八代历一百六十多年。战国晚期,有扬越和百越:扬越指分布在扬州地区的越族,即今淮南、长江下游及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也扩大包括了整个岭南地区。百越和扬越一样,是对当时分布  相似文献   

5.
越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族群,由于其种别繁多,分布又广,故后世统称“百越”。活动在东南沿海包括今浙江、江苏及安徽一部分地区的吴越(或称于越族)即是其中的一支。由于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各支越族在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图腾崇拜等方面都有不同。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的各个氏族中,几乎都存在过图腾崇拜。那么生活在江浙地区的于越族崇拜的图腾是什么呢?古代的注释家以及不少近代的学者都认为是蛇。但是,具体地分析这种观点赖以存在的根据,我们就会发现它并不确凿。  相似文献   

6.
刘霖映 《神州》2014,(8):25-26
关于水族(主干)的来源,百越说方法错误,违反一批事实;否定江西说的,无理。水族来源是多样性与主源性的统一,论主干,是来自江西,来自中原,出于豨韦国。秘传《连山》易,说明水族文祖“六夺”的先人曾为顶级巫家。  相似文献   

7.
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至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四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七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篾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物,丰富了我们对武夷山地区古越族历史的研究资料。 (一) 春秋战国时期,今江西境分属吴、楚、越管辖,东部地区属越国。而江西的绝大部分都是古越族的活动区域。《汉书·地理志》引臣瓒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  相似文献   

8.
越族是我国古代居住在南方的一个民族群体,因其有众多支系,故有“百越”之称。作为古越族一个重要支系,杨越屡屡见之于史籍,但对这一支族的具体活动范围,史书并无明确的记载,对其文化特点,更是鲜见记述。时至今日,关于杨越文化的研究仅刚开始,且还局限于个别地区,因而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探索。为此,本文拟通过分析湘赣两广东周青铜墓葬,就其与杨越文化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识者。 一、湘赣两广东周青铜墓 湘赣两广东周青铜墓,以狭长形土坑竖穴,随葬青铜器为特征。早在五十年代,在  相似文献   

9.
姑蔑史证     
姑蔑原本是生活在今山东半岛上古老的东夷族一支。商甲骨有“蔑”字,西周献未见姑蔑族,直到春秋隐公元年(722年)始见“盟于蔑”,对其蔑地,诸家考释皆已落实。春秋时期,姑蔑一直处于鲁之附庸地位,直到春秋末年,在吴越争霸战争中,姑蔑举族迁到越地(今浙江龙游县),与越族交融,最后一起融入华夏明中。清人误认为鲁地和越地出现的姑蔑族“不得混合为一”,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创造我国东南地区文化的主人,过去学者一般均认为是越族(百越)。可是在近年来,有些治越史者又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1.认为“越”本国名,其族为“闽”,后亦把越用为族称;2.福建的土著族是“闽族”,汉代的“闽越”系福建土著“闽族”与南来的客族“越族”混合;3.“越”是被称,越人自称“濮”;4.“百越”与“百濮”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时代的称呼,战国以前称“濮”,战国以后通称“越”。针对以上各家之说,本文也就“闽”、“越”、“濮”诸族的关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依史书记载,在我国东南地区的苏、皖、浙、赣、闽和台湾等省,古代居住着一些不同的民族。就各地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除福建、上海目前尚未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外,其他省区均有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相似文献   

11.
<正>东瓯是“百越”的一支。先秦时居处于今浙江南部及福建毗邻地区,秦汉之际参与中原逐鹿,汉初因功被封为藩臣,与闽越、南越并为越人三国,共同控制着从今浙江南部到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的大片疆域。武帝时东瓯四万余口集体迁徙到江淮之间,其后基本上退出了史家视野。东瓯早期历史主要记录在《史记》中,由于史料寡少且较为单一,研究不易。20世纪60年代,蒙文通先生潜研越史,撰成《越史丛考》,其中《百越民族考》《越人迁徙考》及《〈史记·越世家〉补正》诸篇,  相似文献   

12.
何英德 《南方文物》2000,(2):35-36,99
西周初年至春秋末年,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一直被称为“楚蛮”或“百濮”,这些“楚蛮”或“百濮”的社会组织尚属于原始村社时期,有的刚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左传,文公十六年》云:“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杜预注:“濮夷无屯聚,见难则散归”。在这同一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一直被称为“百越”。《汉书&;#183;地理志》注引臣瓒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周时有越、杨越、于越、句吴和闽等,  相似文献   

13.
正目次一典型器的类型学考察二文化因素分析三分布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长江中游处于南北和东西文化的交通枢纽,历来是多种文化汇集之地。随着瓷器的发展,两汉时期该地墓葬出现了多种器类、不同器形共存的情况。本文拟从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入手,研究这些器类的来源和变化。长江中游为一文化地理概念,相对于江东(今苏南、浙江和上海)和岭南地区(今两广)而言,其范围包括今湖南、湖北和江西全境。  相似文献   

14.
勿吉地域西南部边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勿吉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南北朝时代的少数民族。勿吉,是肃慎族系继肃慎、挹娄之后的第三个族称,见于史书约一个世纪(475—572年),后转称靺鞨。勿吉族的地域,史有记载,但由于前后史料说法不一,致使中外史家众说纷纭,分歧甚大。如过去,有的学者认为勿吉族的区域“为今吉林省东南地(指旧境,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东地属吉林省——笔者)”,有的说其根据地“以今哈尔滨附近最相当”;或说勿吉中心地在“石头城子”,或说其中心“应在今吉林省之北部(指旧境,同上)。今人论述勿吉地域,一些同志强调勿吉族的主要部分居住在今“吉林市附近”,或说自先秦至南北朝,肃慎族系一直有“吉林一带松花江沿岸”地;而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勿吉族和勿吉是两个概念,勿吉部在今五常县一带。归纳上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参加两个清史国际学术会,就满洲民族源流问题做几次发言,不少中外学者说我在宣传“中华一体”论,我并不否认。 中华一体是历史的产物,何光岳先生独自编著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已经出版发行《东夷源流史》、《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等大型分册),正是阐明这一主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巨著。 “东夷族团和西羌族团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其他如南蛮族团、北狄族团、东胡族团、百越族团的各支系,几乎都是从他们两个大族团中分出去的,或者是由这两个大族团中的某些支系在互相融合中分出去的。西羌族团的始祖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东夷族团的始祖是大皋氏和少皋氏,这四个支族的共同祖先是华胥氏。”(《东夷源流史》1990年8月江西教育出版社)这是何光岳同志编著《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的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16.
契丹族,是我国的一支历史悠久的民族,属于东胡族系。秦代末期,东胡族逐渐强盛,后被匈奴族击走,一支退至乌桓山(今内蒙昭盟阿鲁科尔沁旗一带),称为乌桓;一支退至鲜卑山(今内蒙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西),称为鲜卑。 鲜卑分布于辽水流域,有宇文部,慕容部和段部。公元四世纪初,慕容部强盛起来,慕容皝自称燕王,史称前燕。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慕容皝战败了段部,东晋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又向北进军,灭掉了宇文部。宇文部残余部分又分为契丹和库莫奚。  相似文献   

17.
正在江西莲花县三板桥乡田南村金家屋组与湖南茶陵县秩堂乡晓塘村塘下组之间,有一座大致呈东西走向的低矮山岗,这就是湘赣两地的分界岭之一,俗称"界头岭"。界头岭,一山连两省,平时是两地边民的交通孔道,战时是兵家由赣入湘的必争之地。商周以来,长江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带为"百越之地",这里的土居先民统称"百越"。其中,生活在今湖南东部、江西西部的一支叫"扬越"。战国中后期,楚国向南扩张到湖南境内,继扬  相似文献   

18.
日本山口大学铃木满男教授发起、建议中日学者合作“越系文化的比较民俗学调查研究”.项目,拟调查福建、长江中下游、台湾和日本、朝鲜的越系文化民俗,进行比较研究.无疑地,这个项目的调查研究将探讨中、日、朝的文化民俗渊源关系、对研究他们的历史与现状,对促进各国人民的友好相处,有着重大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福建地区是这个调查研究项目的第一站,从考古和文献记载,福建从旧石器时代后期以来,已有古人类的踪迹和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秦汉以来,福建又是闽越族的活动地区,作为古越族一部分的闽越,正如“百越”包括有众多族团一样。必然也包括有若干族  相似文献   

19.
商周至两汉时期,在我国广大南方地区,生活着“百越”民族。百越非止一族,古来学者已多有述及,凡言及百越,则异口同声,可做信史。 东瓯、西瓯,均属百越,而其族源关系却向无定论。两者族称中以地望东西对举,而其用一“瓯”字,有无渊源关系?梁钊韬先生据古籍史料及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铜鼓上的船纹考证:东瓯是西瓯的先民之一,而东瓯之西迁是在秦汉之际乘双身船浮海南下,进珠江口,而又“溯西江西迁至贵县地方。”此论已得到学术界一些同志的肯定。笔者曾在浙江省博物馆见到鄞县石秃山出土的一柄铜钺(见图1,材料已发表于《考古》1984年第八期)。该钺与贵县罗泊湾出土铜鼓相印证,进一步说明了上述东瓯西迁之说绝非子虚乌有:浙桂两地,山海相隔,千里迢迢,而东瓯西迁之迹依稀可辨。  相似文献   

20.
百越民族与端午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历五月初五,为民间端午节.《月令广义》卷一:“五月初五日端阳节.”《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端午节亦名端阳节,端阳之日.民间崇尚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佩五色丝线香包,门上挂香艾符录,贴钟馗之像等习俗.据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五载:“南方民又竞渡……在北舳舻少.罕有此事.”可知,端午习俗源于中国南方.对这一论点历史上似无甚争议.至于起源于南方的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朝代,争议颇多,尚无定论,如:起源于越王勾践训练舟师之说;起源于吴王夫差与西施戏水之说;还有为纪念吴臣伍子胥之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之说;最为群众所接受的是凭吊屈原之说.笔者在纵览古越族资料及考古新发现的材料中,认为端午习俗起源于百越民族.百越民族分布在我国境内的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岭南及云贵川等省.那里河流纵贯,湖泊密布、山岭绵亘,气候温暖,是草木茂盛的泽国水乡.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们与“舟”结了不解之缘.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及良渚文化中都出土了划舟的木桨.据考古材料,铜鼓多出土于长江以南的西越地区.东越的苏、浙、闽地区虽无铜鼓发现,但有以“铜鼓”命名的山名和地名,江西省西北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