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若蝉蜕 解华托象──“尸解”传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若蝉蜕解华托象──“尸解”传说透视周俐何谓尸解?晋人葛洪在《抱朴子·论仙》中说:“上土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土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唐末五代杜光庭提出“神仙之道百数,非一途所限,非一法所拘”(《墉城集仙录序》)的仙道多途论...  相似文献   

2.
梅联华 《南方文物》2001,(3):118-119
龙虎山是我国正一道道教的发源地。这一带山青水秀,上清河自福建光泽县流来,合贵溪南乡36股清溪水,经象山顺流直下,绕上清宫和天师府门前,北折龙虎山、越仙岩至余干瑞洪汇人鄱阳湖。龙虎山有“百神受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是我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道宫之一。距上清宫约一公里处,便是“嗣汉天师府”,它规模宏大,建筑瑰丽,历史上称之为“龙虎山中宰相家”。山下的“正一观”,自西晋时开始建庙,是宋代以来江南道教的聚集中心。龙虎山海拔一般为200米左右,最高峰不过1122米。山并不算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  相似文献   

3.
张香凤 《史学月刊》2006,(12):108-11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对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素有中国道教发祥地、正一道祖庭之称的江西龙虎山,以其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统领天下道教事”的宗教地位和“北孔南张”的天师世家声誉,吸引了各地方士及高道来此修炼。经过1800余年的道教文化传承,正一道在道教经书、符箓治病、斋醮仪式、道场艺术、修炼方法、人物活动、宫观建筑和神话故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形成了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目前,学术界对龙虎山道教文化的研究还较为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史”热的兴起和学术界开始有规模地研究中国道教,龙虎山道教文化才真正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果主要集中在早期道教思想理论、天师道的形成和发展、道教的斋醮仪式、道教的生命观、道教与医学等方面(贺绍恩:《龙虎山道教文化研讨会观点综述》,载《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也有学者对龙虎山道教音乐和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本文试图从龙虎山正一道的道教文化传承、社会影响和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龙虎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一龙虎山道教的始末龙虎山远离都市,环境清幽,是道士炼丹修道的理想之地。根据有关传说,战国时期仙道大师鬼谷子来到鬼谷洞修道,开启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先河。东汉时期,张道陵炼丹于云锦山即龙虎山,创立中国原始道教。张道陵炼得“神丹”后,访西仙源碧鲁洞得神虎秘文,并在龙虎山行医修炼30余年。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张道陵得知蜀中人患瘟疫,故前去救治,并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后人称其为天师道。至孙张鲁时期,天师道已建立了具有宗教、政治和军事性质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天师道组织据有川东,掌握实际的地方政权,对川东政局有举足轻重影响。汉丞相曹操深恐天师道势力的扩大,对天师道组织进行武力镇压和分化瓦解。曹操授张鲁为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五子、阎圃等为列侯”;而子张盛拒不受封,遂“携印剑经箓,自汉中还鄱阳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嚣登坛传箓,四方从学者千余人”(娄近垣:《龙虎山志》卷六《天师世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9页)。张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掌教天师,依托祖先立龙虎宗,正式创立了正一道。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龙虎宗正一道没有造成广泛影响,特别是在上层社会没有得到信奉和肯定者”(郭树森:《天师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82-83页)。鉴此,张盛及其后裔对正一道教义进行改造,从儒家思想中吸收了“忠”、“孝”、“仁”、“义”作为修道之本,参用佛教理论中的因果报应以充实正一道教义,并打起“佐国佑民”的旗号,以寻求朝廷支持和民众信奉,达到扩大正一道社会影响的目的。经过改革,正一道完成了由民问道教向官方道教的历史性转变,其影响从唐朝开始显露出来。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老子李耳的后裔,确立道教的“皇宗”地位。唐高宗于乾封二年(667)“幸老君庙,追号秘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刘昫:《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90页)。神龙元年(705)中宗令天下贡举之士兼习《道德经》。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命士庶家藏一本《道德经》,贡举人加试老子策,并御注《道德经》,颁行天下。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朝廷的扶植。唐玄宗时期,朝廷对龙虎山天师相当重视。天宝七年(748)玄宗亲赐第15代天师张高手书,嘉贲天师符箓,同时召见张高,命即京师置坛传箓,赐金币,免租税,在京师设立授箓院。玄宗还亲自册封祖天师张道陵为太师,赞其“貌矣真仙,孤高峻节。气贯穹冥,元元示诀。落落神仪,亭亭皓月。诛邪斩精,魅驱鬼彻”(娄近垣:《龙虎山志》卷十《艺文·纶言一》,第126页)。唐玄宗对张天师大加嘉奖,其后几代皇帝也争相效仿。唐肃宗曾降香币,建醮于龙虎山。唐会昌中(841-846),武宗召第20代天师张湛,命以官,不拜,即赐金帛,在龙虎山修建殿宇,并御书额曰“真仙观”。唐朝从高宗至玄宗再至武宗的历代统治者大力扶植天师及其后裔,龙虎山正一道在皇权的庇护下迅速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两宋以来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提高。皇帝不仅命天师统领“三山”道教,而且还向天师询问治国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龙虎山“真仙  相似文献   

4.
《墉城集仙录》采自《列仙传》的女仙传记有八篇左右。其中,辑自《三洞群仙录》的《江妃解佩》很可能直接采自《韩诗外传》。对这八篇仙传,杜光庭从内容和形式上均作了颇具匠心的修改润饰。从所作的增删改易中,可以看出杜氏仙道类传记对前代仙传进行文学化和道教化的加工过程,另外也可看出杜光庭在特殊背景下对房中术所持的保守和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5.
道源鹤鸣山     
成都西部,距大邑县城15公里,乃道教发源地鹤鸣山。其得名传日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明左翘《鹤鸣观记》:“山之妙高、留仙、天柱诸峰.品列如飞鹤之形:妙高、留仙左右对峙。如鹤舒展之两翼.矗立于中央之天柱峰乃鹤顶,其东西两涧合流处为鹤啄,至啄尽处.冲流屹立一巨石为鹤衔丹书。天柱峰后与大坪山麓衔接之低凹地带,乃鹤顶,大坪山乃鹤背,其绝顶之冠于中锋乃鹤尾。”清《四川通志》:“鹤鸣山形如覆翁,有石类鹤,故名。”清乾隆《大邑县志》引李膺《益州记》:“鹤鸣山有麒麟、白鹤游,故名。”  相似文献   

6.
拆穿伪科学     
牧惠 《文史天地》2002,(12):24-24
汪旭初对纪晓岚讲过一段往事:他曾见一位扶乩的,下坛的乩仙自称是张紫阳。张紫阳是《悟真篇》的作者,可关于这本书,他根本回答不出什么,只说“金丹大道,不能轻易传人”而已。刚好有一仆人的妻子偷钱后逃跑了,仆人问他是否可以追捕。乩仙说:“你上辈子用钱财去诱骗人,买了别人的妻子,引诱他饮酒赌钱,又把钱骗了回来。这人和你今世相遇,拐骗了你老婆,是对你上辈子做那些事的报应,追捕不回来了,不如罢手。”汪旭初说:“真正的仙人不会瞎说;如这种说法成立,就  相似文献   

7.
常军  贺旭辉 《收藏家》2008,(3):21-24
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其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如杜预在注释《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围上阳”载:“上阳,虢国者,在弘农陕县东南。”还有学者在《晋大康地道记》载:“扶风郡雍,西虢地也。平王东迁,虢叔自此为上阳,为南虢矣。”班固《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自注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  相似文献   

8.
聂鑫森 《文史天地》2003,(11):54-56
铜人承露汉武帝刘彻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且善辞章,他写过一篇《秋风辞》,其中有“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的句子,感叹人生短促,欢乐难永。他也和秦始皇等许多皇帝一样,祈愿长生不老,尽享尊荣。他曾命人以铜铸成铜人,立于汉宫前的柏梁台上,伸开手掌,捧着铜盘,承接空中的露水。他用这种露水和玉屑拌和,制作所谓长生不死之药,以供服用。《汉书·郊祀志》载:“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三辅黄图》引《庙记》:“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饮之以求仙道。”在汉代,因国…  相似文献   

9.
董波 《宁夏史志》2010,(2):38-39,16
历史上的宝丰县,即今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镇。现存有关宁夏的大量史料。为我们今天了解宝丰县提供了可靠依据。《甘宁青史略》写道:“西夏筑省嵬城于此,后废。”《平罗纪略》:“省嵬城在省嵬山下,疑即宝丰废县地。”《朔方道志》:“宝丰城在省嵬城西近,康熙三十六年旧镇城仅半舍。”《平罗地名志》:“宝丰县一取旧名,一由钦定。”民间流传着“摇倒省嵬城。打的宝丰县”.可见宝丰的得名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崖棺葬,自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以来,称呼不下二、三十种,有称悬棺、沉香棺、铁棺,有称架壑船、仙船,还有称仙骨函、仙人葬、葬堂等。目前,史学界多数同志称为悬棺葬,也有称为崖洞葬、崖墓、崖葬或岩墓的。笔者认为,这些称谓都是针对某一地区崖棺葬的具体情况予以命名的,如武夷山地区的悬棺葬反映的是“枯槎插石罅,以庋船棺柩”(宋朱熹《武夷山图序》)的情况,叙南地区的悬棺葬亦如此,《叙州府志·外纪》  相似文献   

11.
牛脾山访古     
牛脾山,说是山,实际上只不过是一道较高的岗阜。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道岗阜就是因为有了“仙”才使她有了名。由开封最西南端的洧川镇(今属尉氏县)出发沿开许公路南行,过了双洎河桥,只见路西岗峦起伏,布精结秀,俨然一幅画屏,这便是有名的牛脾山。牛脾山,即春秋时郑国的大隧山。据《洧川县志》记载:“山高二十余仞,北接洧内,绵延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岸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这大隧涧是见于史书记载的郑庄公掘地见母处,俗叫作逢母岗。郑庄公的弟弟叫段,食采共城,号共叔段。母亲武姜氏偏爱叔…  相似文献   

12.
张芳  郑文  王宇 《中华遗产》2014,(12):98-109
一人一山是仙。可见人想成仙,离不了山。山环水护、云雾缭绕、高大孤立的山岳多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仙人则在其间出没。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些洞天福地是怎么被“神仙”炼成的呢?  相似文献   

13.
天生城遗址在万县市西北一公里处。这里,山势雄奇,平地隆起,海拔近500米,巉岩峻峨,绝壁凌空,峭立如堵,自然成城,天生城因以得名。《万县志》有云:“凡地上物之生成,不假人力者谓天生,故邑西石城曰天生城。” 万州古属梁州地,周属巴国,秦汉时代属巴郡朐忍县(故城在今云阳县西黄泥溪)。《华阳国志》载:“朐忍县,(在巴郡)西二百九十里,水道有东阳、下瞿数滩,山有大、小石城势。”其中的小石城即是天生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倾蜀汉之兵大举伐吴,曾在山上驻兵,故又谓之天子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武宣,又称仙城。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桂林县置武仙县"。明宣德六年(1431年),武仙县改称武宣县。明旅行家徐霞客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经过武宣曾感:"《志》谓'县西有仙人山,南有仙岩山',当即所望诸异峰也。""仙岩山"因其山下有仙岩而名。"仙岩留迹"为武宣古八景之一,隐藏着诸多历史人文秘密,其中更是涉及了明建文帝的行踪。建文帝即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生颍慧好学,性至孝。"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  相似文献   

15.
王宁 《收藏家》2009,(1):27-32
宋代洪州属江南西路,治所南昌地处江西鄱抚平原,赣江、抚河依城流过。王勃《滕王阁》赞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史记》卷106《吴王濞传》载:“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天下亡命者铸钱。”K太平寰宇记》也说:“南昌山,在县西三十五里……吴王濞钱之山,时有夜光,遥望如火,以为铜之精光。”  相似文献   

16.
安仁窑址位于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属耀州窑瓷系。1978年咸阳市文管会和旬邑县文化馆在该窑址发掘了11座宋至金元时期窑炉和晾坯场等,出土遗物达89101件,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有5930件(见《旬邑安仁瓷窑遗址的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此后,又在遗址范围内陆续出土了不少精美瓷器。现重点介绍10件,兼谈我们对安仁窑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仙人峡     
仙人峡高世祥《隋书·地理志》中,有成纪县辖龙马城、仙人峡的记载。仙人峡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稀世奇观,也是葫芦河流经的最大峡谷。峡谷里不仅自然景致奇异,人类古迹斑斓,而且还有无数瑰丽神话和奇妙传说。出静宁城南,沿葫芦河南行25公里,便见奇峰错列,危崖夹岸,...  相似文献   

18.
<正>《墉城集仙录》系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850—933)所编撰的一部较早专载女仙的道教仙真史传,因其属道教内史的性质,历代公私书目多归之于道家或道书类,原十卷,明正统《道藏》始为六卷,知已为残本,非复原帙,殆元初焚毀《道藏》经板所致。现今能见到的版本  相似文献   

19.
《汉将王陵变》四次提到王陵家在“绥州茶城村”。学者初疑绥州为今之陕北绥德县,继依《史记&#183;陈丞相世家》云“王陵者,故沛人。”以为王陵家当在今江苏省;又疑“变文作者或为西北人,故牵西北以代东南”。笔者按:汉之沛县即唐之徐州。唐代敦煌方音“徐”“绥”二字音同。敦煌抄手就音书字,讹写“徐州”为“绥州”。据音韵学原理言,绥、徐二字同属合口,三等,平声;而“徐”属“遇撮”,“绥”属“止摄”,唐宋敦煌方音“止”、“遇”二摄往往混同,读sui。绥、徐二字遂同音致误。校勘家宜勘正“绥州”为“徐州”。又,《魏书》载徐州有“姹城”,《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皆载徐州附郭彭城县有“故姹城”,《太平寰宇记》特注“垲,直加切”,音“茶”。敦煌抄手又就音书字将“姹城”讹写为“茶城”。至明代,“姹城”迳改称“茶城”。就史志遗事言,刘向撰《王陵母传》以表彰陵母凛然大义;东汉赵苞母效王陵母以激励赵苞;陆机颂陵母为汉高祖功臣;唐天宝七裁诏于彭城郡置王陵母祠宇,祭陵母。知陵母之影响于后世者大矣!就史志遗迹言,北宋李昭圮记陵母葬于徐州,冢在徐州城南;《明一统志》、《清一统志》、清《江南通志〉亦相继载之。可为《王陵变》“绥州茶城”即徐州茶城作进一步补证。  相似文献   

20.
包大肚     
1 很长一段时间里,包大肚被视为黄平县(或台江县)人。因民国《施秉县志》中,有“黄平属革夷(今名德立,属台江)地方,有顽苗包大肚者”的记载。其实,包大肚却是施秉竹子寨人。清同治辛未年(一八七一年),在苏元春帐前当过书记官的徐家干所撰《苗疆闻见录》中,早已写着“新城,四面皆山,在清水江北岸,为施秉县属境”。“距城四五里之间,城右,沿清水江上下七八里,有寨胆、竹林、平寨、鲤鱼塘、铜鼓塘互相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