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战国秦汉墓葬及汉代砖石画像所见古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扇不但器类繁多,而且历史悠久,笔者在《秦汉以前古扇的探讨》(《南方文物》2000年第1期)中,对此作了介绍和探讨。本文主要介绍战国秦汉墓葬中出土的和汉代砖石画像中发现的古扇。  相似文献   

2.
岭南战国秦汉墓时常见有柱洞,其性质和功用较复杂,不仅与墓葬形制和棺椁结构有关,而且涉及若干值得探究的葬俗现象。本文依"封门排柱"、"椁盖顶柱"、"椁板壁柱"、"棺架立柱"、"甬道门柱"、"棺椁围柱"和"墓上表木和墓上建筑"逐一讨论。  相似文献   

3.
傅举有 《收藏家》2012,(1):65-74
四.刺绣品种 汉墓出土折绣品多达数百件,根据针法、绣地、花纹以及着色的不同,绣品有数十个品种,现将其中的主要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战国至汉初的考古发现中,常有一种拱桥形的铜片制小件出土。它的基本形态是片状、拱桥形或作磬折形,拱顶常设一钮,无钮者拱顶内缘必有一孔,两端平齐或斜直(攲侧),也有圆隆或做成兽头形的。器表  相似文献   

5.
郑君雷 《考古》2012,(3):74-84,109
在部分岭南战国秦汉墓葬中,随葬器物的空间分布和保存状态显示出"架棺"的迹象。结合广州汉墓中"架棺"和"架举棺室"的实例,以及部分岭南战国秦汉墓葬中墓底柱洞和凹槽的发现情况,推测"架棺"葬俗在战国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越人墓葬中使用较为普遍。"架棺"的方式较为复杂,此葬俗的文化含义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两广地区争议较多的米字纹陶遗址和墓葬的考察,发现两广地区米字纹陶的主要流行年代为战国,汉代早期只有零星的发现。按照《广州汉墓》的型式划分标准,对南越王墓出土陶器的型式进行重新划分,发现其年代仍应该与广州汉代早期墓第二段时间相当,进而得出《广州汉墓》报告对广州西汉早期墓的分段应该还是比较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周原博物馆清理发掘的官务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陶彩绘朱雀灯。此灯形体高大,装饰豪华,在汉墓出土的陶灯中是十分罕见的。尤其是灯座四周贴塑的28组动物形象、人物故事,更是造型生动,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这批贴塑中,有自然界的动物牛  相似文献   

8.
岳连建 《文博》2004,(4):38-43
带钩是我国古代用来束带和佩系的工具,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带钩出土于山东蓬莱村里集7号西周晚期墓。春秋战国暑期带钩开始流行,秦汉时期达到鼎盛,魏晋以后逐渐衰落,造型奇特、琳琅满目的各式带钩,  相似文献   

9.
彭州历史悠久,开发较早。古蜀先民在这块肥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立国兴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明。到了汉代,当地经济发展到一个极盛时期,被誉为“蜀汉名区”,“蜀中膏腴之地”,“英灵秀出之乡”。该地汉墓中的画像砖,则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汉代人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化艺术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内涵,显示了当地生产力和化的发展水平,是一部没有字记载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
汉代画像基葬由于分布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将它们加以综合审视,从中可以发现汉代画像墓葬从兴起、流行、昌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对各地不同时期画像墓葬的种类与特色,本文也有一个整体上的比较和揭示.  相似文献   

11.
万荣 《江汉考古》2006,(1):94-96
近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战国秦汉简帛在地下沉睡两千余载之后,重新面世,蔚成了中国出土文献领域的奇观。这些发现,理所当然地引起海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研究。刘钊教授的新著《出土简帛文字丛考》(以下简称《丛考》),就是他在十多年间相关研究成果的结集。全书分四章,依次是“楚简帛文字考释”、“秦简文字考释”、“汉简帛文字考释”  相似文献   

12.
1973年闻喜县邱家庄发现一处战国墓群,原山西省物工作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张万钟等同志前往发掘清理,发掘过程中在编号M8的一座战国墓内出土了一柄完整的青铜花纹剑,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13.
北魏太官粮窖遗址^[1]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操场城北街东侧,遗址北距大同火车站约1200米,西南150米为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2]。2007年夏秋两季,在该地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省市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相似文献   

14.
楚国领土幅员广阔,雄踞南方,在战国文字当中,已出土的楚文字资料是最丰富的。战国楚简是近年出土文献中最引人注目的考古发现,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对楚文字中的地理资料却少有专书进行系统的整理。而吴良宝教授《战国楚简地名辑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以下简称《辑证》)的出版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5.
傅举有 《收藏家》2010,(6):29-32
玻璃剑璏古人佩剑,是以带穿璏,系之腰间。汉代刘向《说苑》:"齐淳于髠对曰‘臣无所长,腰中七尺剑,欲斩无状王。’"1952年河北省望都县1号汉墓壁画、1972年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汉墓壁画、1954年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汉墓壁画、1954年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汉墓画像石、1973年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的人物驭龙帛画中的人物,均在腰间系长剑,但看不出是如系系法。  相似文献   

16.
正在贵州发现的元代及元代之前的铭文器物——金属器、陶器、漆器,为数不多,现存器物铭文较少,且多集中出现在汉墓里。这些带文字的器物不一定都产自贵州,器物上面的字未必都是当时生活在贵州土地上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考古发现中国古代的酒器产生于六七千年前,最初不过是一些陶器,与生活中的食器、水器不易分开。一套完整的酒具有贮酒器、温酒器、盛酒器、取酒器、饮器等,在汉代时基本定型,沿传至后代。  相似文献   

18.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影响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如果以这一时期货币的出土资料为依据,研究环东中国海西、北、东三岸地区的陆路交通构成状况.就可以以这些交通道路的走向为依托,了解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对朝鲜、日本等周边邻近国家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傅举有 《收藏家》2010,(5):29-34
中国古代盛行佩剑之风,尤其是战国和汉代,只要是有点地位的男子,几乎是无不佩剑的。《后汉书·舆服志》刘昭注:"自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考古发现,一些规模较大的战国男性墓中,大多有剑随葬。汉画像石、画像砖、帛画、壁画上,多有佩剑的男子(图1-4)。在当时,  相似文献   

20.
金水 《中国钱币》2008,(2):74-74
贵刊2006年第2期刊登刘余力、徐柏年两位先生撰写的《洛阳发现秦汉纪第次花钱及相关问题》的文章,本人拜读后受益匪浅。它探讨了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2003年洛阳亡晤山乡及近年山东临淄三座西汉墓共65枚第次钱。由于这些钱在重量上不存在递增关系,不能作为砝码使用,否定了以往称其为“权钱”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