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认为:应将文化作为社区研究的核心,“明白了文化,便是了解了社会”。周海乐的《应用社会学概论》也把文化要素作为社区发展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对社会生活全貌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反映的地方志,更应该重视文化的记载,甚至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正>方志界对于方志是什么即方志的性质问题进行过并还在进行热烈的研讨,提出了几十种不同的说法。笔者也参与了研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见《黑龙江史志》2005年第4期《我对方志性质定义的新表述》)。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即方志的本质问题, 方志界却很少研究。笔者所见到的研究方志本质问题的专文仅有李玉成所写《方志的本质》(载《广西地方志》1997年第1期),韩章训所写《方志本体和本质论析》(载《中国地方志》1998年第5期),金达迈所写《方志本质论》(载《新方志理论与实践二十年》——中国地方志协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广义地说,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地方志记载的内容,涉及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地域文化的概念更广阔,内容更宏富。  相似文献   

4.
方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研究探讨方志的本质属性及其特点,揭示方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更好地写志和用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以上两个问题发表一些见解,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5.
沈松平 《黑龙江史志》2006,(8):12-16,31
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有短暂的 38年,又逢政局动荡,战事不断.处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方志学理论的发展如何?该作怎样的评价?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史志界所忽视,一谈及方志学,则言必称章氏之说,实为后人汗颜.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对地方志的定义和属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康乾年间地理派戴震和历史派章学诚的争论影响深远,至今某大学地理系一教授应邀在某方志培训班讲课时,仍说地方志是地理学的分支,要求按地理学纂修地方志。其实地方志早已姓“志”了,只是与史地两家有血缘关系。北京社会科学院曹子西、朱明德任主编、陆奇任执行主编《中国现代方志学》总撷旧论,博考新著,用大量史实全面系统记述了地方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历程,明确提出是当代中国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其本质属性是资料性著述。  相似文献   

7.
宋范成大纂平江府志《吴郡志》,将虎丘单独立卷,与山并列,开方志篇目“升格”之先河。所谓“升格”,是指在拟订篇目时,将本属下一级层次的事物升级,与其上属层次的事项并列。  相似文献   

8.
德高,学博,识卓,资深,志人师表,位列《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之首也,为十万方志工作者所景仰。93岁高龄的傅老,竟然于1999年5月8日正午12时整,因呼吸衰竭,经抢救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当从电话中听到傅老的夫人梁德嫫女士(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传来的噩耗,随后又收到《讣告》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傅振伦同志治丧小组”所撰《傅振伦同志生平》。痛失良师益友,不禁久久陷于深深的缅怀之中。  相似文献   

9.
近代方志学是方志学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研究其分期是深入、系统地研究方志学发展历史的需要。分期不仅要考虑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时期,更应依据学科内部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变化状况来划分。本提出近代方志学的几个分期。并说明了各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方志,源远流长。这是我国优秀传统化的瑰宝之一。其种量蔚为大观。如果从宏观的综合的系统的观点看,我以为,历代方志是我国独特的资料性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11.
本届修志初期,方志指导部门大致规定以三种方式在志书中记载不同类型的人物:一是已经去世的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立传记载;二是官员士子、革命烈士、劳动模范等,列表收录;三是在某些方面作出贡献的仍健在人物或达不到立传标准的去世人物,在志书行文中以事系人。与其他志书一样,《金湖县志》也按此身体力行。如今,《金湖县志》已面世6年。实践证明,记载人物的三种方式是成功的,也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相似文献   

12.
方志是最公正、最本质的一种记载体著作。一本志书要达到既符合志体,又显出文采;既平平记载,又能突现一方特色,确实不易。笔者在编写志书的过程颇有感悟。  相似文献   

13.
第三,八景图的取舍问题 志图既尊为“无言之史”,但许多方志在形式上有图,实际上却并未起到图的应有作用。章学诚认为其弊端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其一即“逐于景物,而山水摩画,工其绘事,则无当于史裁也;……夫表有经纬而无辞说,图有形象而无经纬,皆为书志列传之要删,而流俗相沿,苟为悦人耳目之具矣”。这就是说,当时方志所绘之图,大多流于形式,变成了点缀时髦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14.
方志的性质,是方志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方志学理论的基石。自古以来,对方志性质问题的论说很多,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研讨尤为热烈。  相似文献   

15.
何晓宁 《云南史志》2000,(3):22-23,30
方志科研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涉及到管理目标、管理要素与管理手段等问题。提高科研管理的水平,必须树立正确的方向,摆正工作的位置,明确主要的职责,从而使有限的方志科研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从事地方志工作的缘故,笔者喜欢将新旧志书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历史的比较中,传承旧志编纂理念的精华,从而不断创新新志编纂理念。在比较研究中,笔者发现新旧志书在记述内容上,很大的区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志较于旧志,更加注重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的记载;二是旧志较于新志,更加注重对社会道德风尚的纪录。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称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由于经济在社会结构中占有基础地位,所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必然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各个领域”当然包括方志这个领域。笔者根据近年对方志界的宏观透视,以为市场经济对方志影响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如下诸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
民国学者黎锦熙著有方志学论著——《方志今议》,此书吸取了章实斋的方志理论但不囿于陈说,又借鉴了现代修志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新见.笔者对《方志今议》重新认识,认为黎锦熙在方志属性上,完善了章氏的史性说;在方志体例上对章氏方志理论有所扬弃;更承袭发展了章氏对方志材料的搜集援引方法.本文即从此三点探讨《方志今议》对章氏理论的承继...  相似文献   

20.
清至民国时期是四川强震多发期,本文根据四川187种方志资料及其相关的地震史料,在统计清至民国时期四川震灾(M≥4.75)数量的基础上,与同时期水、旱灾害作了比较分析,认为震灾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同时并考察了清至民国时期四川震灾的地理分布、呈现的特征和震灾严重的后果等,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勾勒出清至民国时期四川震灾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