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她之所以魅力无穷,首先是因为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形成的奇特自然风光;“玉簪攒万叠”的青秀山峰,“罗带绕于寻”的澄澈江河,“生自天工巧若镇”的岩洞,“幽花怪石白云堆”的美石。早在公元1201年,南宋诗人王正功就提炼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自南朝宋景平二年(424年)开始,历代对桂林山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特别是解放后,逐渐明确了桂林作为风景游览城市的性质,从总体上规划了对山水的保护和开发,使桂林山水倍增光彩。桂林山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显赫位置,决定了(山水志)在(…  相似文献   

2.
桂林那个市长把桂林所有桥都拆掉,全部做成缩小比例的仿世界名桥,居然很得意!把桂林山水都糟蹋掉了!桂林原来17座小山头,独秀峰、玉簪峰、芦笛岩、象鼻山,现在,高楼一建,你看,原来桂林山水甲天下,现在呢?桂林高楼甲山水!  相似文献   

3.
阳朔山水     
田瞳 《丝绸之路》2012,(11):62-64
桂林山水,是挂在中国大西南的一幅绚丽多姿的彩画,令天下人为之神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来到桂林,方知桂林最美的山水是在阳朔。“桂林的山呀桂林的水,山山水水这样美……”诗人贺敬之的美丽诗句早已让我们认识了桂林,桂林如画的山水也成了我们多年的向往。今天,这幅瑰丽的山水画终于在我们面前展开了。  相似文献   

4.
独秀峰南宋"桂林山水甲天下"石刻的发现及其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一尽人皆知的口头禅,是桂林旅游的重要品牌。它源于800年前刻于桂林独秀峰读书岩口右上方的南宋人王正功的诗句。这一石刻诗句,对研究桂林地方史、旅游史,对桂林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800多年前,宋代诗人王正功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令桂林妇孺皆知;30年前,英国著名学者玛格丽特·斯威婷说:"桂林喀斯特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美和最壮观的形态组合","是每一个喀斯特学者心中的梦想与目标",这已是一种共识。桂林山水,是上苍赐与人类的珍宝,桂林喀斯特价值无可争议,她就是世界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品味雁山园     
黄淼章 《岭南文史》2008,(3):103-105
很早就听说桂林有一座雁山园,据说它是桂林山水和岭南园林的最佳结合,可以“一园看尽桂林佳境”,被誉为岭南第一名园。可惜我几次到桂林,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前往参观。最近有幸再到桂林一趟,顺道拜访了雁山园,品味了名园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南宋淳伤九年(1240),李曾伯出知静江府(府治临桂,即今桂林),这位宦游四方、见多识广的人,到这里突然处身于他前所未见的奇山异水之中,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桂林山川甲天下”的赞叹之句。这就是以后长期传诵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王士性对此作了更为深刻的解释。他在《广志绎》卷五中说:“桂林无地非山,无山而不雁荡;无山非石,无石而不太湖;无处非水,无水而不严陵、武夷”。所以他作出总结:“真天下之奇观也”。既然是“天下奇观”,则“甲天下”的话也就无可争议了。现在,当我读了最近问世的《…  相似文献   

8.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是南宋一位学者对桂林山水之美而作的概括性的评语 ,凡是去过桂林的人 ,都会深深感到这句评语并不过分 ,因为丝毫没有夸大之意 ,而且讲得确道好处。正如清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所说 :“桂林无地非山 ,无山而不雁荡 ;无山非石 ,无石而不太湖 ;无处非水 ,无水而非严陵”。这就是说 ,她是具备了全国各地山水名石之优点 ,雁荡山 ,太湖石 ,富春水 (严子陵钓台位于富春江上 ) ,其长处都兼而有之 ,所以南宋李纲早有“雁荡武夷何足道 ,千岩无是小玲珑”诗句赞美。面对这样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志书该如何编写 ,这部新志…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2008,(1):128-128
广西桂林是以山水闻名的旅游城市。漓江的水,明洁如镜;桂林的山石,鬼斧神工,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漓江属珠江流域,又属雨源型河流,丰水期与枯水期流量相差悬殊。现如今,桂林的象鼻山很难"吸"到水了。今年全国江河普遍干旱,  相似文献   

10.
肖伊绯 《大众考古》2023,(10):27-33
<正>“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古以来,广西桂林以其特有的地质地貌与山水景观,在华夏文明与中国名胜中,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殊不知,桂林佛教也曾雄踞华南,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间铭刻着桂林佛教的千年遗迹,星罗棋布于桂林各地的大量佛教摩崖造像见证着这段历史的繁华与沧桑。据文献记载和东汉至南北朝早期佛教文化遗物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早在汉代佛教就已传入广西地区,到唐代中后期时,桂林佛教空前繁荣,成为我国南方佛教中心之一。817年,  相似文献   

11.
《桂林市志》(下称《桂志》,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厚厚三巨册,皇皇500多万言。她象桂林的山水一样美。如果说,至桂林“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的话,那么读(桂志)可以说是在现桂林的山,游桂林的水,令人心旷神怡,大有“江山惹得游人醉,印入肝肠都是诗”的感觉。清光绪初年,江苏江阴县有个叫金武祥的举人,在两广总督曾国书府中当幕僚,奉檄赴广西查勘边防,桂林陈象丸大令盛情款待,泛舟漓江,陈作(漓江秋泛图),金武祥欣然题诗其上,诗云:“未暇鸾信不误,王簪罗带路萦纡。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桂林山水甲…  相似文献   

12.
“桂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5年10月14日至16日,泰国朱拉蓬公主到桂林访问。抵达桂林当晚,桂林市市长黎明智亲切会见了公主一行。会见时,公主对黎市长说:“当我知道这次到中国访问,我首先想到的是来桂林。1988年我来桂林游了漓江,我认为,桂林山水确实甲天下。”在欢迎宴会上,公主致词:“我  相似文献   

13.
凡去桂林旅游的人,谁不想在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几样自己喜爱的纪念品呢?凡是当地生产的,不论是衣服、被面、提包、毛巾、手帕,也不论是桂花糖、芝麻片、饼干、米粉,还是三花酒、芦笛春酒、矿泉水以及纪念章、彩陶制品等工艺品,十有八九都是用“象山”作商标的。因为它是桂林山水的代表,“象山”也就成了桂林的城徽了。  相似文献   

14.
银子岩     
田瞳 《丝绸之路》2013,(1):71-72
来到桂林,游览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必定还要看一看举世闻名的钟乳石溶洞奇观。 桂林山多,可以说是山山皆有洞。游览桂林,一看山,二看水,三看洞。如果没看溶洞,等于是没到桂林。桂林溶洞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七星岩、芦笛岩、冠岩、丰鱼岩、银子岩……都已铭扬天下、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5.
彭玉宝  饶婕 《风景名胜》2021,(7):0029-0030
桂林山水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是中国山水的代表,但经过调查发现,桂林山水衍生的旅游文创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改变定位、打造品牌以及突出“山水文化”特色等方法,并结合时下的审美潮流,重新设计、包装桂林文旅产品,推动其走向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自古至今,我国不少超群出众的山水风物都享有“甲天下”的美誉。甲天下者,即天下第一之意,是最高最美的颂扬之词。“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自古脍炙人口的赞语,是甲天下中最具代表的一例。桂林至阳朔,山环水绕,千姿万态,犹如“人间仙境”。她,集天...  相似文献   

17.
《旅游》1999,(11)
提起广西,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在桂林东北方向有一个名为资源的地方,却鲜为人知,那绝对是好山、好水、好地方。游广西,不可不看桂林,也不可不到资源。资源江漂流“资江漂流,华夏第一”。资江属长江水系,自南而北注入洞庭湖。资江两岸植被葱郁.河床宽度平均100米,水势稳定,仿佛一条玉带穿梭于奇山峻岭。漂流其间,犹如步入长长的山水画廊。资江漂流全程22.5公里,涉45条滩。拐31道湾,但不管是乘坐木船、竹筏,还是橡皮舟,都是有惊无险。沿江分布60多处景点,“风帆石”、“神象饮水”、“火炬”、“将军骑…  相似文献   

18.
桂林山水凭借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吸引着众多艺术家为此挥毫泼墨,创作出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桂林山水画作品。然而当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又对桂林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锤炼绘画艺术语言,展现出桂林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隽永意蕴,提升桂林山水画的格调、品质,创作出高品质的桂林山水画,成为当代桂林山水画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应以画家自身的素质、修养为基础,倡导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基调,提升桂林山水画的绘画品质,进一步拓展桂林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肖瑾 《神州》2011,(2):10-10
桂林不仅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桂林石刻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它是传承桂林历史内涵和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在桂林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方信孺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方信孺在桂林留存石刻24件,号称桂林石刻第一人。他钟情于桂林山水,为传承发展桂林历史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就听老师讲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话,所以很早就产生了一览桂林山水的心愿。后来有机会出差,见了一些名山佳景。像华山之险,黄山之峻,峨嵋之秀,庐山之盛,泰山之威,三峡之奇特,张家界之壮观;还有西湖之雍容,太湖之气魄,天池之瑶仙,瘦西湖之窈窕,青海湖之广袤,爱丁湖之怪诞等,尽展了祖国山河之美。我心想,桂林山水还能甲到何种程度?1996年底,我到广西开会,广酉通志馆的洗光位馆长陪同我们考察桂林。常言道:一看景不如听景”,对桂林山水来说,听景绝不如看景。“神仙洞府无几近,城市山林自郁葱”(明代阳朔人·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