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全球化扩展之下,强势文化逐渐同化了弱势文化。长期以来台湾的客家文化被视为一种弱势文化,正逐步面临式微。所幸,台湾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已经强调保存与发展弱势文化的重要性。在此政策之推动之下,2003年台湾行政院成立了客委会,专责保存与推动客家语言与活化客家文化。台湾在解除戒严与政权转移之后,展开民主化历程,并引领民间与政府加强重视对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此外,台湾大专院校也进步设立客家学院、客家语言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促使台湾的客家研究迈入一个新的局面。 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从学术的角度反思将决定客家研究之水平。客家研究的方法,可将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多研究方法,加以广泛应用。甚且在全球化时代下,建立一套活络的客家研究方法,希冀活化与赋与台湾客家文艺复兴运动之新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在21世纪全球化实现台湾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如何保存台湾客家语言和发展客家研究。本文亦审思与评价当前台湾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方法,并对加客家学的诸多面向、意涵加以区分;并提出:人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整合运用到台湾的客家研究,希望客家学采用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提升其学术水平,扩大其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客家学研究的范畴并不受限于哪一学门,其研究的方法也并不受限于哪一学科,而应该是全面又深入的多元科际整合工程。而且,客家研究不能缺乏客家语言之研究,因为没有客家语言就没有客家人。本文亦指陈客家语言研究之重要,并指出台湾21世纪台湾客家学的发展;希冀有志于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者,大家戮力以赴共同为台湾客家学术研究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论全球化时代的客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化全球化”问题,即跨越区域,跨明的化交流和化冲突已经出现。历经千年变异沧桑的客家民系所孕育的客家化和客家精神,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阵痛与再生的客家新化的抉择。伴随着现代明与传统化的碰撞,伴随着化的多元与趋同,催化了传统客家化的内涵与外延的裂变。如何承传、弘扬与发展客家化和客家精神,对于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月 《客家研究辑刊》编辑部将去年年底由我所主办的“客家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进行分类审定发排,分期刊登在《客家研究辑刊》上。2003年12月19—21日,我所成功举办了“客家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学139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境外学近40人,分别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客家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地学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景观基因理念,借助聚落形态学的方法,遵循地学中的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等原则,可以从民居特征、布局形态、主体性公共建筑、参照性环境因子、客家装饰、建筑脸面、建筑色彩、墙头造型等方面识别出客家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特征,这与客家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客家精神、传统观念、历史文化交融、社会氛围等地学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序论 本主要藉气候水的观点,论台湾北部的早期移民,主要是客家在桃园台地的开发与经验。客家原乡为山乡,客家在原乡,一直过着纯粹的农耕生活。其经济基础,完全建立在山坡与河谷平原的有效利用之上;对解决用水问题的过程中,原乡居民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挟此农耕技能与生活经验的客家先民,来到同纬度的台湾北部桃园台地,亦以沿袭原乡的经验一沿溪引筑埤养鱼与经营双冬稻作。近年更利用地势迎合世界经济潮流,转型为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丘逢甲祖籍在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文福乡员山村(今广东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出生于台湾,是客家人。客家人在近2000年的迁移、定居、开拓、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影响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哺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客家英杰。丘逢甲就是这些客家英杰之  相似文献   

7.
刘惠萍 《民俗研究》2012,(4):101-115
根据2006至2007年期间,于台湾花莲地区客家族群进行的民间文学调查及搜集的资料发现,在花莲地区的客家族群中,男性似比女性更擅长讲述。这样的倾向,一方面或缘于客家族群的经济生产条件、性别权力关系等结构性因素,而使得客家族群的男性可走南闯北,有较女性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更多元的人际关系,故有较多的口传来源与讲述机会。而相较于男性,客家妇女因须肩负家务劳动与生产劳动的双重责任,不但限缩了女性的生活空间与生存场域,并限制了女性讲述人的讲述活动;另一方面则可能又与在客家族群中,“讲古”的行为容易让人对其产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不正经”的联想,由于家庭、宗族或舆论的压力,以及传统社会的族群性别规范,因而影响这些客家女性讲述人的讲述意愿。  相似文献   

8.
由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与中山大学历史系、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两岸青年学生“客家化寻踪”夏令营活动于2004年7月4日至9日在客家大本营梅州举行。此次活动的参加均为两岸的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来自台湾中央大学、暨南国际大学等高校的营员20名,广州中山大学营员12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营员2名。7月3日,台湾同学经澳门机场抵达珠海,7月4日晚与中大的营员一起乘大巴赴梅州。7月5日上午夏令营在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学术演讲厅举行了简短的开营仪式,拉开了本次夏令营的帷幕。在接下来5天中,全体营员深入到梅州的丙村、松口、兴宁、蕉岭以及福建永定等地进行客家围龙屋、客家宗族、客家经济、客家华侨、客家土楼、客家名人等的全景式考察。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营员们加深了对客家历史与化的了解。本次夏令营采取实地参观考察和举办学术讲座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所以这次活动也是一次“发现客家、认识客家”的学术考察活动。7月9日夏令营活动结束。当天晚上8:30—10:30,闭营仪式在梅州市金良宾馆五楼会议室举行。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所所长宋里教授主持了闭营仪式,宋教授要求每个营员谈谈自己对这次活动的一些感受。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发言内容。  相似文献   

9.
台湾学界近十几年来在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以“台湾史”的研究和最近兴起的“客家学”的研究,可说是两大“显学”。但“台湾史”的研究被部分意识形态太强的学者左右,使得台湾研究的“显学”反而变成“险学”。而台湾客家学的研究,从社会政治运动萌芽,因此应该要注意避免台湾史的研究的覆辙,否则大家的心血将会自流。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的心目中,客家的建筑特色都集中在围龙屋上。但是有的客家学专家已从段墟中发现了这类建筑的前身,当然两是否有承继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而客家民居的朝向与中原地区的差别确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一般地说,中原地区民宅多为座北朝南的正房,相反,客家传统民居的朝向似乎有些随意性。本试对这种差别及其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作些讨论,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1.
客家人迁台的时间,虽然比较闽南人迟,但他们在参与台湾岛的开发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小视。关于客家人北台湾的开发,以及梅县与北台湾民间信仰的研究,学界已发表相当多的成果,本文是作者在参考学界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田野考察与地方文献资料所作出的初步分析,意在探讨客家文化的传承,祈望学界多多教正。内容包括:客家人与北台湾的开发、北台湾的客家民间信仰特点、粤东梅州客家民间信仰特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魏丽 《黑龙江史志》2011,(22):48-49
客家传统民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客家古民居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客家民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客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又蕴含着丰富文化特征的古民居。  相似文献   

13.
台湾社会早已习惯"公民社会"的运作模式,并透过这种模式来维权政治摇摆中的公民社会发展近年以来,台湾除了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阵痛,同时也随着统独争议摆荡,岛内各种难题左支右绌,搞得人心惶惶。外界也一度对台湾社会表示忧心。然而,台湾社会坚韧而经得起考验,证明这完全是人们的多虑。诚然,蒋经国主政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一种传统社会文化,面临严重危机或深度失衡的状况F进行适应性的高速或转变,由于其前后明显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稳定性,称之为转型。尼玛扎西发表在《西藏大学学报》第二期上的文章说,当前西藏正处于转型阶段,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基础上的古代文明,转向建筑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文明,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西藏面临一次全面的文化转型。传统文化至少要在这几个方面努力向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的转变:第一,由封闭保守的文化向多元开放的文化转型。封闭保守导源于三个原因,一是自然环境的封闭屏障;二是社会群…  相似文献   

15.
吕东亮 《沧桑》2014,(3):18-20
在广州出土的东汉坞堡与明清赣南客家围屋在外形上惊人的相似,由此许多学者都将坞堡看成明清客家围屋的祖源。东汉六朝坞堡和明清客家围屋这两种跨越千年的历史建筑,除了在形式上相似,还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相似。不过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同,尤其是他们的社会以及家庭组织性质、整体功能和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台湾客家化是台湾化当中的一支,与台湾闽南化均是从中国大陆的原乡传衍而成,也是汉族早期在台湾移垦开发的主体。多数的台湾客家人为了慎终追远不忘本源,以姓氏堂号作为先祖源流的表征,这些不同的堂号在台湾各地客家聚落的家宅门楣上均可以看到,再不然在各家祭祀的祖先牌位与墓碑上亦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显现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化传承,早已牢牢地与生活密切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客家围寨是客家地区的传统建筑,为全国七大建筑奇观之一。其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颇有江南园林风采,融居住、聚议、祭祀、娱乐、防御于一体。  相似文献   

18.
《文史月刊》2012,(7):F0002-F0002
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是人文内涵丰富、造型功能独特的传统生土建筑,它遍布龙岩市永定全县各个乡村,主要分布在汀江、永定河流域。  相似文献   

19.
饶平县瓜园社张氏宗族历史与传统习俗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客家亚文化,探讨客家聚居中心边缘地区的客家传统社会,笔者选择位于潮州市饶平县北部的客家聚居地瓜园社作为调查对象。瓜园社(即今上饶镇的一部分)虽属客家地区,但其方言、习俗等与客家中心地区有较显著的差别,俗称“半山客”地区,实即为客家亚文化区域。  相似文献   

20.
客家人作为一个族群备受社会关注,客家文化的研究成果也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其中有很多论著述及客家妇女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地位和贡献等,也不泛赞美之辞。这固可珍贵,也符合客家妇女在客家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定位。但犹嫌不足的是,对形成客家妇女这种社会角色、精神风貌的根源,囿于社会传统文化视野探讨的较多,而对她们生存地理环境作用的研究仍很不足,或欠深入,是客家学一个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即立足于此,在阐述客家妇女精神风貌之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