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林市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是历史上的农牧分界线,该地的仰韶时期文化可分为几个的阶段:半坡文化的半坡类型、东庄类型、庙底沟文化、仰韶晚期的海生不浪和西王村文化,其中东庄类型和海生不浪文化是最繁盛的两个阶段.东庄类型分布全区且扩展至沙漠地带,最北前进至内蒙古中南部.海生不浪文化主要分布于东部的沙漠和黄土高原.该地区仰韶时代文化的兴衰可能与环境变迁有关,这还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依据层位关系,结合出土器物的组合、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可将其大体分为四期,其年代分别与枣园类型晚段、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早段约略相当,基本包括了仰韶文化早期晚段至晚期早段的整个时期。遗址外围发现有仰韶文化不同时期大、小两条环壕,是一处保存比较好的环壕聚落遗址,填补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3.
大地湾遗址房屋遗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秦安大地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1978-1984年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连续7个年度的考古发掘,1995年又进行了补充发掘,总共发掘面积14752平方米,出土陶、石、玉、骨、角、牙、蚌器共8296件,获取动物骨骼17000多件。这是渭河流域继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具有突破性的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8年3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的河头地遗址I区、II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0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元至清时期的灰坑、房址、沟、陶窑、墓葬等350余个。其中II区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清理先秦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20余个,出土陶、石等各类小件器物150余件(组),为研究城河流域的先秦文化及西南地区石棺葬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8年3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的河头地遗址I区、II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0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元至清时期的灰坑、房址、沟、陶窑、墓葬等350余个。其中II区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清理先秦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20余个,出土陶、石等各类小件器物150余件(组),为研究城河流域的先秦文化及西南地区石棺葬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显微观察法和植硅体分析方法,分析了取自淅川沟湾遗址的红烧土,对红烧土内掺和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辨别,结果发现,一块样品掺和的是竹亚科植物,另一块掺合的是芦苇,即两个样品所含的植物品种存在显著差别。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植硅体和遗址所处小区域地理分析,进一步证实,该遗址存在时期的气候偏湿润。红烧土烧成温度的分析指出,竹亚科植硅体在980℃高温下,其形态仍能保持完好。  相似文献   

7.
8.
考古工作表明,麦类作物至迟在龙山时代进入中原地区,但处于低水平利用阶段;二里头时代,麦类作物可能已经在本地种植;二里岗——殷墟时期,麦作发展出现明显转折,稳定地嵌入商人农业经济中;两周时期,麦作持续发展。麦类作物的传入与早期发展,为农业、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促使早期中国核心区融入到青铜时代全球化、食物全球化的浪潮中,并为后世麦作发展与"粟麦之变"的农业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综合鲁南地区四个龙山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情况来看,动物种属具有一致性的特征,除了本地区常见的动物外,还有一些属于现在南方地区的种属,表明在龙山时期本地区的气候条件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先民主要依靠饲养家畜尤其是家猪来获取肉食,同时也会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狩猎野生动物,捕捞水生动物来补充肉食;遗址出土的野生动物遗存数量较多,且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说明先民在这一时期对周围的环境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一时期的墓葬中一般都会随葬完整幼年猪的下颌骨,显示了特殊的葬俗。  相似文献   

10.
信泽民  王译绅 《文博》2022,(2):48-59
本文综述了先秦以来我国所发现的道路遗存,根据各时代道路遗存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并从区域和时间两个方面对道路遗存进行了对比,对道路遗存的区域差别和时间差异规律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古代道路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存在南北差异,并有明显的纵向发展变化;最后阐述了道路在交流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俊华 《沧桑》2010,(1):84-85
晋南地区有较为丰富的早商时期遗存,但缺乏晚商时期遗存,考古遗存分布呈现出的这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反映了早商与晚商时期商人势力在晋南的兴衰进退,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多种值得注意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2.
晋南地区有较为丰富的早商时期遗存,但缺乏晚商时期遗存,考古遗存分布呈现出的这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反映了早商与晚商时期商人势力在晋南的兴衰进退,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多种值得注意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子夏的孔门求学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培华 《史学月刊》2004,(9):115-117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为孔子的得意门人,小于孔子44岁。在儒学发展史、中国教育史和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子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现代学术界不仅对子夏拜师入孔门时间的推断过于滞后,而且对其孔门求学时期的表现也有误解,认为他不够“乐知好学”,面对外界“纷华盛丽”的诱惑,“子夏等人属于‘心战’未能自决者”(《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册第251~25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揆诸史料,仍有深入辨析、廓清误解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宝山遗址位于陕西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1990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于1998年对其进行了发掘[1].宝山遗址发掘所获以商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报道者将该类遗存命名为"宝山文化"[2].本文从考古报告出发,拟以宝山遗址商时期遗存的陶器为基本研究对象,对该类遗存的年代、源流及其与周邻文化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河南西北部,豫南地区的二里头时期遗存发现较少,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豫南地区已发掘的八处二里头时期遗存为研究对象,在与周邻地区同时期遗存作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豫南地区二里头时期遗存的分期、分区以及传播路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不同文化期农业植物遗存的形态鉴定及数量统计,表明遗址中最早出现(7800aBP-7350aBP)的是黍,尔后黍渐少,粟渐多.结合孢粉分析等相关环境考古学研究资料的证据,讨论了位于渭河上游葫芦河流域的先民们在8000aBP-5000aBP的经济活动及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岱地区发现3处史前玉石器埋藏地点,均位于泰沂山系南侧,考古、文献和民俗材料表明,这类古文化遗存应属于山地祭祀遗存.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经济史,常常会碰到一些度、量数字,这些数字往往又须进行统计和计算,涉及到计量学的问题。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对于度、量的标准和计算方法,不仅历史上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历史日期各个地区也不尽一致。这就不可避免地给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因为不明究里,统计出来的数字往往与实际不符,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二里头文化时期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年代、构成等问题指出,这个时期,作为地理上南北分界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在地域上主要发现了来自其东、西方的考古学文化影响。二里头文化和岳石文化进入该地区后,可能由于本区域先前已经历河南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等考古学文化的涤荡,因而没有遇到本地土著文化的有力反抗,从而使江淮分水岭地区处于这两大强势文化影响构成的旋涡之中。而长江中、下游的文化也对该地区施加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本地的土著文化因素并没有消亡,而是保留和生长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