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依照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法》的规定,经理国库、承募内外债并经理还本付息事宜是中央银行的特权。根据这两项特权,中央银行在总行内设立了国库局,在各级分行内设立了国库课、国库组、国库系,具体经办这两方面的业务。 从办理国库收支事务的体系来说,财政部国库署是国库收支事务的主管机关,中央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及各级分行是经办  相似文献   

2.
本组史料选自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档案,从中反映了抗战初期杨格及国民党政府在财政金融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对研究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财政、金融政策有参考价值,特选辑刊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948年秋末,国民党政权覆灭在即,决定逃亡台湾。逃亡时,国民党政府要把长沙中央银行金库里存放的大量黄金劫运台湾,湖南人民进行了坚决抵制。  相似文献   

4.
1948年秋末,国民党政权覆灭在即,决定逃亡台湾。当时,长沙中央银行金库里存放着大量黄金白银,湖南人民为了抵制国民党政府劫运黄金白银去台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光复初期关于台湾币制的争论和台币的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长官陈仪,与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就台湾货币的发行权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陈仪主张台湾光复后,台湾货币应由台湾银行或由中央银行监督台湾银行发行,俞鸿钧则认为应由中央银行发行台湾地方货币。最后以行政院开会决议由中央银行监督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而告终。那么,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场争论?  相似文献   

6.
闻众 《文史月刊》2002,(3):54-59
十九与日关系暖昧 抗战八年期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一面也在抗日,一面却与日本侵略者秘密和谈,其中身为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却与日本侵略者勾勾搭搭,秘密地频繁多头地来来往往,充当了与日乞和谈判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弓月 《中国钱币》2006,(4):71-72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民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三种地名券中的一种,另两种为“中央银行越南流通券”和“中央银行东北九省流通券”。“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1945年吴忠信主政新疆时,中央银行专为取缔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省币”、统一新疆纸币发行权而印制发行的。5月25日,吴忠信利用在重庆参加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便,与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鲁白纯商谈,决定俟新疆省预算确定后,自当年8月1日起新疆省银行停止发行纸币,改由中央银行印制发行“新疆省流通券”。该“流通券”由1944年1月4日开业的中央银行迪化分行发行,重庆中央印制厂制版,…  相似文献   

8.
巴图 《百年潮》2000,(2):62-67
山穷水尽,蒋介石起用王云五1948年,蒋介石集团不仅在军事上败局已定,政治上危机四起,财政经济也面临崩溃的边缘,只能靠滥发纸币来维持,法币已经彻底崩溃。在此山穷水尽之际,继孔祥熙、宋子文、贝祖淞、张公权后,蒋介石想起了他的最后一张王牌人物——王云五。王云五(1888—1979),广东中山人。曾任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主持各种辞典、丛书、文库的编撰。抗战胜利后。历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在“行宪国大”上,蒋介石当上了“总统”。5月,任命翁文灏为行政院长,调俞鸿钧任中央银行总裁,任命王云五为财政部长。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政府从抗战末期到崩溃前夕,由于官僚资本进行疯狂掠夺,前后发生过两次黄金风潮案. 第一次是1945年3月间发生在重庆,起因是蒋政府为了骗取人民的金钱,借口吸收游资,自1944年9月起,由中央银行开办法币折合黄金存款和法币预购黄金期票,到1945年3月29日,黄金牌价由每两2万元提高到3.5万元.加价之前,已经走漏风声,以致银行人员利用职权,乘机购储黄金.嗣后,蒋政府中的政学系、CC系为了夺取财政大权,乘机掀起风潮,闹得重庆满城风雨.经监察院检举后,由法院判刑的有财政部总务司司长王绍斋、中央信托局储蓄处处长王华等.孔祥熙也因风潮影响,被迫下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银行历任董事长中,与宋子文一同主持了币制改革的孔祥熙有着特殊地位:他在中国银行任职前后,曾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达12年之久.  相似文献   

11.
冯巧霞 《史学月刊》2023,(2):93-101
抗战胜利后,由于既受国民党政府过度赋役等重压,又受水、旱、蝗、疫等天灾连续侵袭,国统区本在抗战期间就艰难支撑的脆弱农村经济更加衰败,濒临破产。农民生活每况愈下,十分艰难,尤其遇到灾荒年份,欲求生存而不得。面对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疾苦,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国民党政府当局和一些看到农村危机状况的中间知识群体,试图寻找解决农村与农民问题的方案,但均因未能从根本上着手找到通路,其办法多流于形式。国民党政府不恤民间疾苦,只知为进行内战而榨取农民,失去了民心,也就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许正 《文史月刊》2014,(2):52-57
1948年底,蒋介石将退守台湾的战略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密令将"中央银行"上海金库里的黄金秘密抢运到台湾。从1948年12月起到1949年5月,数百万两黄金被源源不断地从大陆运到了台湾。国民党政府究竟运走了多少黄金?这些运到台湾的黄金、银元及外汇是如何使用的?1949年之后大陆还有多少黄金库存?诸多事体,说法纷纭,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财政部突然宣布实行币制改革,并将白银收归国有。这一举动立即在国际上引起强烈震动,英、日、美等国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充分反映出三十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货币权这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由于币制改革之前国民党政府曾与英国政府取得默契,英国政府首席财政顾问李滋-罗斯并参预其计划最后阶段的制订,所以币制改革后英国首先在舆论上和行动上予以支持。而日本却认为币制改革是对它独霸中国野心的一大打击,故而竭力反对,并采取种种方式进行阻挠和破坏。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则采用新的策略,用压低银价、停止购银等手段,迫使国民党政府转而投靠美国,从而使得美国  相似文献   

14.
民国38年春,金圆券制在实行后不及一年已全面崩溃,人民对金圆券的信心全失,广东一带的人民使用港币,内地各省则使用银元,于是国民党政府于民国38年5月下旬乃著手草拟恢复实施银本位制,6月下旬明令公布,规定每五亿金圆可向中央银行兑换一元银圆。并于是年7月1日公布“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对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的破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35年11月3日,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布币制改革公告,宣布自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发行钞票为法币,所有银币、白银限期兑换法币,不再流通,并由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11月5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予以追认。  相似文献   

16.
1927年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四大家族直接控制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简称“四行二局”),在抗战中(1939年)成立以蒋介石为主席的“四行二局”联合办事总处,逐步形成了官僚资本的统筹机构和大本营。 四大家族中以孔祥熙为代表的孔氏家族,掌握中国的财政金融大权为时最久。1933年,蒋介石与宋子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五届十二中全会财政部口头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4年5月20日至26日,国民党五届十二中全会期间,财政部向大会书面报告财政工作后,又作了重要财政的口头报告。报告中详细地记录了为筹集庞大财政支出而实行增税、借债及健全全国金融机构等六项措施及其经过情形。这份报告对研究抗战后期的国民党政府“战时财政”颇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政府统治大陆22年间,共进行了4次币制改革,由于这些币制改革违反了商品经济规律和货币发行规律,每次均以失败告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关系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干涉.因此,改革后的币制往往是中外反动势力在经济上相互勾结,共同剥削中国人民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党政府1928年11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央银行,由财政部长宋子文兼任中央银行总裁,开始发行钞票,直到1949年撤出大陆,先后发行了三次纸币。第一、二次即法币和金元券的发行情况,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作过全面的论述。第三次发行的银元券则是在国民党政府迁都广州,大陆的绝大部分省区已经解放的形势下,在西南和极少数未解放的部分省区内发行,因此,发行面不广、时间又短,影响木大。本人曾在1985年就“银元券的发行与崩溃”作过专题论述,发表在(贵州文史丛刊》上,但未涉及到银元券发行的版别、券类,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专题…  相似文献   

20.
四联总处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行联合办事处的总称。1937年9月成立,1939年后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亦归四联总处管理,至此,四联总处管理的机构有四行二局一库,亦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党政府战时最高金融机构,负责办理政府战时金融政策有关各项特殊业务,管理督导并考核国家行局的业务。1948年10月,四联总处宣告解散。抗战时期,四联总处对广西工矿业的贷款(以下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