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7年10月《当代中国志坛诸老纪念文集》出版,书中收入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第一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曾三和副组长梁寒冰,指导小组成员董一博、朱士嘉、李志敏、牙含章、陈元方七位当代中国志坛的老领导的纪念文章52篇和生平简介,照片10幅,题词五幅,全书36万字.七位志坛耆英已于1987-1990年先后去世.但他们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的开创奠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尤其是带动全国方志界的同志们奋力拼搏,发展了方志事业.编辑这本《纪念文集》,就是为了尊重前辈,尊重历史,尊重事业.在全国第一届新方志编纂工作即将胜利完成,第二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李铁映组长提出第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第二届志书开始之时,在这一战略决策的新形势下,出版这本书,有利于方志界全体同志学习发扬曾三、梁寒冰、董一博等诸老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学习研究他们开创的新方志编纂经验和方志学理论,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圆满结束第一届新方志编纂任务,高水平地开展新方志的续修工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方志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方志作用的发挥及整个方志事业发展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方志界的广泛关注。为此,笔者从方志界社会意识的角度.围绕社会方志意识、方志界社会意识及其关系.方志界社会意识的现状以及提高方志界社会意识的措施几个方面.探讨增强社会方志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方志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方志作用的发挥及整个方志事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方志界乃至整个社科界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这对于澄清人们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研究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上观察和分析,似乎应当首先探讨方志界自身的意识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的方志意识,不仅要依靠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完善、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还要依靠方志界社会意识的提高。提高方志界的社会意识,是增强社会方志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拟从社会方志意识、方志界社会意识及其关系,方志界社会意识现状以及如何提高方志界社会意识几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我与邵长兴先生相识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初。此时正是首轮修志的高潮时期。邵长兴先生1984年步入地方志行列,1988年离休。离休后依然奋斗在方志战线。在三十馀年的方志战线上,邵老潜心志苑,笔耕不辍,广交朋友,善于助人为乐,甘做人梯,老而弥笃,鞠躬尽瘁,是方志界的前辈与著名的方志学者,更是方志界的良师益友,永远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三十馀年来,邵老为方志事业呕心沥血,为我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眸我与邵老二十七八年的交往历史,友谊的浪花泛起了阵阵涟漪。  相似文献   

5.
刘纬毅 《浙江方志》2000,(6):12-13,47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着人。文化是多元复合体,而直接影响人的素质的则是精神文化。经过80年代国内的文化热,人们普遍增强了文化意识,方志界有人提出了“方志文化”新概念,主张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和修纂方志。因而近几年出版的一些方志,除了通常说的戏曲、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文化事业外,还注重以学术、思想、信仰为主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方志理论,是对方志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它产生于方志工作的实践,又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和指导修志活动。伴随30多年来方志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尽快建立以方志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的、全新的学科,已成方志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立方志学科的首要任务或者核心内容,是构建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不仅是学科立足的重点,也是学科建设的难点。对此,方志界不少同志早已在研究  相似文献   

7.
建设文化大省与21世纪浙江地方志事业学术研讨会今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世纪之交,任务转换,人员交替之际召开的,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世纪之交,还有7个月即将进入21世纪;任务转换,社会主义时期市、县第一届大规模修志即将全面完成,编年鉴、修续志等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人员交替,不少老的主编、副主编和修志人员已经完成任务,退下来,仍在关心修志事业,方志界新人辈出,已经接上班。总之,方志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面讲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编志书出版后,方志评议已引起方志界的广泛重视,这对扩大志书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推动方志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搞好方志评议,是方志事业纵深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浙江省的修志历程 ,考察了方志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旨在探讨地方志事业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浙江方志界讲求实干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方志理论素养 ,丰富了方志理论的内容 ,并对一些修志原则进行了创新。作者认为 ,方志事业要适应电子信息时代 ,必须改革记述方式 ,使方志资料生动而不枯燥 ,同时从实际出发选择编纂体例。文章特别指出 ,要充分发挥年轻方志工作者的潜力 ,促使他们在方志岗位上做出成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修志组织形式应呈现多样化格局 ,方志部门要在市场竞争中努力拓展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魏桥 《浙江方志》2002,(1):21-24
这几天,细雨风寒,方志界新朋老友欢聚一堂,热气腾腾,共商方志大计,说明方志事业在前进,在拓展,令人高兴!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方志社会功能的探讨广东省龙川县志办公室魏平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社会功能,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志理论问题,关系到我国方志事业的发展前途,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正确地给予解决。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与方志界同仁一道研究和探讨。一、关...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方志属性与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论方志属性与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安徽省怀宁县地方志办公室马乐围绕提高方志质量与方志学的科学地位的问题,方志界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大力推动了方志事业和方志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这种热情和积极性中,确也存在某些不冷静的尚欠成熟的思考:急于要求方志现代科...  相似文献   

13.
<正>方志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方志作用的发挥及整个方志事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方志界乃至整个社科界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这对于澄清人们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研究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上观察和分析,似乎应当首先探讨方志界自身的意识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的方志意识,不仅要依靠国家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编修地方志书的工作是政府行为,地方志书是“官书”。因此,当地政府官员是否重视地方志工作,也就成了地方志事业成功和发展的关键。经历20多年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发展的实践,“争取领导重视是关键”已经成为了方志界同仁的共识。然而,如何争取领导的重视却又成为了方志界仁智各见的问题,也是方志部门领导认为是颇为“头痛”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争取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方志界同仁一门值得钻研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便经常在各地地方志刊物上读到张伯龄先生的方志理论文章。随后,他的《方志审稿》、《方志纪事技巧》、《志稿修改与总纂》等方志理论专著,又先后面世,引起了方志界人士的关注。1991年7月他总纂的新编《崇庆县志》出版,一时好评如潮,他本人也随之声誉鹊起。张伯龄先生是当今中国方志界老专家之一。近来,又读到了他的新著《走出修志误区》,既兴味高涨,又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方志学科建设成为方志界关注的课题。方志学科建设中的若干关系须进行研析,以厘清方志学科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些与方志学科建设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包括:行政隶属和非隶属关系、行政和科研的关系、大文化和小方志的关系、方志和年鉴的关系、新旧方志之间的关系、集体编纂和个人研著之间的关系、纯文献和多重证据之间的关系、方志研究和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关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科学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茂盛 《沧桑》2010,(5S):19-21
<正>(2010年9月25日)各位来宾、各位同仁:今天借纪念山西新方志工作开展30周年这样一个机会,请各位欢聚太原,展开理论交流,共话事业发展。是一件幸事,也是一件好事。在座各位老专家都是中国方志事业的栋梁,年轻专家是方志事业的未来,能参加今天的学术交流会,既是对山西新方志工作开展30周年的庆祝与纪念,也是对现在山西地方志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称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由于经济在社会结构中占有基础地位,所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必然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各个领域”当然包括方志这个领域。笔者根据近年对方志界的宏观透视,以为市场经济对方志影响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如下诸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江苏地方志》2009,(1):22-23
方志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地方志工作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二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启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圆满完成二轮修志任务,更好地推动方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无疑是方志界同仁们面临的新课题与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潮汕与台湾两地的方志界以此为契机,以志书为纽带,连结两地的同胞情,积极开展方志学术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完善方志事业,并以地方志为载体,共促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