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顺成 《攀登》2011,30(5):105-109
青海民营企业的发展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在不断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促进青海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为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丁忠兵 《攀登》2009,28(6):77-81
为支持青海民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本文在对青海民营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理顺体制机制、加强银企合作、探索股权融资、推进企业整合、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加强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清 《攀登》2001,20(1):73-76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青海公共财政体系,是完善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促进青海经济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本围绕构建完善的青海公共财政体系,就今后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今后的工作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赵英 《攀登》2013,(2):121-124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一项重要的社会关系变量。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内陆省份,其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始终关乎民族地区乃至全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乎青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在当前和今后全省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梳理建国以来青海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阐释发展规律、总结历史教训,为今后示范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邓甦凡 《攀登》2008,27(6):164-166
建立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关键,是资源共享的物质基础。构建青海少数民族文献信息数据库,对于传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构建青海少数民族文献信息数据库的价值及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6.
马占彪 《攀登》2008,27(1):96-98
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基础和保证。对于多民族的青海而言,民族关系和谐始终是关系到政治稳定、社会繁荣发展和安宁的重要问题。只有抓住了民族关系这个关键,才能切实构建和谐青海。  相似文献   

7.
青海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德生 《攀登》2004,23(2):71-74
传统化的发展、延伸,影响地域化的发展,也影响地域经济与社会的进步.研究地域性传统化,吸纳其优秀成分,对区域经济、枉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青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化,研究青海传统化之特征、特赝、转型问题,对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适应枉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青海地域化,推动青海经济、枉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枉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研究了青海传统化的发展、特征、特质及其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勇 《攀登》2012,(5):67-73
当前,青海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快速推进时期,区域发展不协调已成为制约青海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对增强青海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英 《攀登》2012,(5):109-114
青海历来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共处、多宗教并存同传、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省份,从历史发展至今,民族关系始终是青海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青海民族关系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加强对青海民族关系新特点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研判,事关示范区建设目标的实现,事关和谐新青海建设的大局。  相似文献   

10.
赵正全 《攀登》2006,25(6):117-119
构建青海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从青海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好青海面临的特殊矛盾,把加快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构建青海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赵英 《攀登》2008,27(3):65-68
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而了解青海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史,则有助于通过总结它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的发展、延伸,影响地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地域经济与社会的进步。研究地域性传统文化,吸纳  其优秀成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青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研究青海传统文化之特征、特质、转型问题,对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青海地域文化,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研究了青海传统文化的发展、特征、特质及其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保广文 《攀登》2005,24(12):68-70
奠定构建和谐青海的物质基础离不开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民族和谐,靠发展;处理好宗教问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靠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靠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靠发展。总之,我们只有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不断推进构建和谐青海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余永庆 《攀登》2013,(2):88-91
加强和创新青海社会管理对于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探索民族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分析青海社会管理的形势,我们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提高青海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据青海特殊的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行创新社会管理的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15.
苏多杰 《攀登》2012,(2):111-115
文章根据当前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探讨了青海如何基于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在此基础上孕育、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有柏  马凤莲 《攀登》2007,26(6):100-102
创新是企业增长的源泉,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集成。选择适当的创新模式是青海民营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17,(4)
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的构建既是网络社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又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要积极重视网络社会在青海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针对青海网络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参与不平衡、公共事务参与偏低和技术、观念等影响因素,要积极构建健康有序的青海网络社会公共秩序,须从观念转变、管理模式变革、立法跟进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18.
许彩萍  申月霞 《攀登》2007,26(4):13-14
在构建和谐青海的进程中,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缩小落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积极推进民主政治、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梁代生 《攀登》2005,24(12):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循环经济促进和谐青海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州霞  李积兰 《攀登》2006,25(3):52-56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对经济与社会、自然的整合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解决在发展和构建和谐青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省情为依据,对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优先领域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