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娟 《沧桑》2010,(3):154-156
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赛伯空间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一切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有客观实在性、有机整体性、创造的开放性、主客体界限的淡化性、感知超验性等基本特征。传统哲学是以现实作为其存在、生长之根,而虚拟性是针对现实性的,它是对传统哲学的扬弃,虚拟的事物虽非物质,但虚拟开创了一个新的实践领域,从而成为信息时代特有的新型社会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2.
花卉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灵;可以培养人们爱美爱自然爱生活的高尚情趣,既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繁荣的象征.但在"文革"时期,花卉被称为"封资修毒草"而被打入冷宫,花卉业一度被封杀.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花卉业重得新生,又恢复了往日兴盛景象.  相似文献   

3.
【概念解说】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相关、相似。通过联想由某一事物生发开去,以拓宽思路,从平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由“叶子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舞女的裙”;南“白花”联想到“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正是通过这种联想,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月色下荷塘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4.
何英泉 《神州》2014,(6):174-174
<正>创造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它是一个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是创造性的灵魂。所谓创造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外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事物,它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转变为“新我”,实现自我否定。而我们老师在平常数学教学中没有正视这一特征,把学生的发现等闲而视之。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发  相似文献   

5.
<正> 地名本是一定地域、地方和地理事物的名称(或代号,标志)。但做为一种地理事物,它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变的。地名不但有其共同的、普遍之规律,同时亦因各地民族的、历史的、地理的条件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历史特征、区域  相似文献   

6.
陈村,作为岭南名花卉生产基地,与广州芳村、中山小榄齐名,共同享有岭南“花乡”之美誉。然而,由于史料零散,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花卉生产历史和花卉化的研究少有关注,对其介绍也远不及芳村、小榄那样深入和广泛。这与其在  相似文献   

7.
乔新生 《攀登》2001,20(4):95-97
审美感受是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并以此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它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由此决定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审美个体,或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审美个体审美感受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8.
吴飞 《世界》2006,(12):8-15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相似文献   

9.
阿瑜 《旅游纵览》2012,(6):79-79
<正>在我看来,一本杂志是有生命的。对于生物来说,从生到死的历程是自然的选择,人人都可感知。而对于非生物来说,"生命"这个词就有点玄乎,它是事物所具有的存在和发展下去的性质,需要人们去分析、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绿色是生命之色,是希望之色。绿色种植,是指在幼儿园栽种绿色树木、花卉、草坪;在农艺园栽种蔬菜、庄稼;在自然角幼儿种植喜欢的绿色植物。农村幼儿园绿色种植园地是指地处农村的幼儿园可以开展绿色环保种植的地方,它包括幼儿园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在造物之初,通过对周边事物的细致观察,如摹拟植物、动物、人物等的具体形态,去塑造器物的形制。新石器时代仿生陶器并不少见(图1),商周时期有仿生青铜尊。两晋时期,动物造型青瓷器大量出现,生机勃勃,反应了农耕民族的生活情趣。两宋时期,仿花卉的花口式瓷器、漆器极为常见。这类器物的造型皆既具有合理的功能性,又具有很强的形态美。  相似文献   

12.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2,(3):150-152
世间有各种各样用途和形制的井,而水井,自古以来是人们须臾无法离开的,一旦没有了水井,人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而如今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通常吃的水是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自来水”(实际上并非“自来”,吸取自江河之水者有之,吸取自井水者亦有之),对于他们(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吃水的水井,大概是比较陌生的事物了。但我敢说,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里,水井却依然是人们生存的必需之物。  相似文献   

13.
<正>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其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姿态端秀,别具神韵。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兰花的花叶、花形、花香皆可赏。其叶终年常绿,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兰花以其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备受人们的喜爱,与竹、菊、梅合称"四君子"。古人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战国楚诗人屈原(前339一前278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  相似文献   

14.
花卉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自古以来,一些文人墨客对花香情有独钟,抓住花卉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花香的诗句很多,如“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又如“只闻风送暗香来,不识梅花在何处”,再如“嫩碧浅情态,幽香闲淡资”等等,真可谓“千古传诵,百世流芳”。表现出人们对花卉的爱慕之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5.
杜甫的诗歌是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泣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其诗歌不仅涉及国家的大事,还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杜甫对一切和其它有关事物的仁者之心和高度责任感,也就反映出了他诗歌中的那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清水宋金墓画像砖表现题材较为广泛,包含花卉、瑞兽、人物等题材,其中墓室中孝行人物题材占据主导位置.这一现象形成于宋金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它与北宋儒学的重新复原、金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宋儒对人们生活的规范及当时的复古之风等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6,(11)
正黄慎(1687~?年),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等,号瘿瓢,福建宁化人。清代画家,擅人物、花鸟,工草书,并以草书笔法入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虽以人物画最为擅长,但间作花卉,亦生动而有韵味,后者评为"得荒率之致",颇可与人物媲美,或谓其花卉因没有"笔过伤韵"之病而更胜一筹。其大幅花卉多为莲荷鹭鸶、芦雁、瓶菊等,用笔纵逸;一些小品花卉则清新脱俗,颇有可观之处。吉林省博物院藏黄慎《花卉册》,为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宝古斋所购,笔墨精良,品相极佳,堪称黄慎花卉小品中的精彩之作。  相似文献   

18.
王海荣 《神州》2012,(22):27-27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尽管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还认识不足,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  相似文献   

19.
虎,百兽之王也。虎之威、虎之狂、虎之情历来为人敬仰。人们常用"虎虎生威""龙腾虎跃"来形容它的威风和勇猛,也曾用"虎里虎气"来描绘它的憨厚和正直,所以在许多百姓家里就有了一件必不可少的镇邪之物--虎画。孰不知,那一幅幅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老虎画蕴含了画家多少心血,而高歌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孜孜不倦的学画生涯磨砺出他坚韧不拔的格性,成为了  相似文献   

20.
<正>"志书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地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系统记载,无可否认它回避不了规律1"。《现代汉语词典》对规律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