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旗渠》     
龙瑞  王珂 《百年潮》2016,(4):80+82
正(国画·2009年)美术点评这幅场景壮阔的山水画作品,选定"青年洞"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在构图方面,画家利用传统中国画高远、平远的透视方式,把多个场景汇集成一个巍峨的画面,把太行山和水渠的特征反映得更加全面、充分。画面中高山耸立,沟壑纵横,成千上万的修渠大军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画家通过对太行山险峻环境的营造,以表达林县人民开山造渠的艰辛。作品以单纯的水  相似文献   

2.
于胜男 《东方收藏》2022,(2):126-128
构成一幅画面的基本要素有很多,画面构成对画面的呈现起着基础性作用,画面的语言转换与表现手法都将是服务于画面的内容,即形式服务于内容。形式有很多种,同一形式又可以对应很多个内容,内容将决定形式的手法,不同主体对展现形式的处理手法不尽相同,都旨在表现画面的内容,并通过隐喻的手法传递画面背后的深层含义。画家通过画面表达自己的内心,为观者呈现现实或虚构的场景,思想上的解放也为艺术的发展打通了道路,更多的画家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愿望,画面的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样。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对画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便更加的重要,一件艺术作品一定要有它内在的含义,能够引人思考,内容有所指,才称得上是一件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李冉 《丝绸之路》2011,(20):90-91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笔画家们的视野获得极大拓宽。他们越来越关注人自身、人性、精神这一本体,孜孜以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家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审美品格、画面题材、造型表现的已有格局,他们向着更加多元与多向的创作取向发展,使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呈现出新意味,画面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宗雪 《神州》2012,(32):177-177
陈秋池是90年代诞生的画家,他有着那一代人独特的经历,这也决定了他犀利的视角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他对人类无限膨胀的私欲所做出的种种恶劣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无奈只能用艺术这种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他用脑袋作为画面符号来组成图式,这些符号或是微笑或是狂笑,似乎对一切事情都不屑一顾,也熟视无睹。《欲》系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一系列的画作夸张的表现了他对人类种种恶行的愤怒和指责,为人类保护地球“母亲”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5.
孙明 《神州》2012,(17):215-216
电影画面所传递的信息对于影片至关重要,画面独特的表现形式表达着创造者对于影片的观点,画面所营造的美感无时不刻在影响着观众。在电影画面丰富的今天,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电影画面的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赵启斌 《收藏家》2011,(11):15-22
傅抱石是我国现代绘画思路最为宽广的杰出中国画家之一,具有高度驾驭绘画语言的能力和天赋。傅抱石在画面中非常善于各种音声的描绘,泉瀑喷涌声、浪花溅落声、微风吹拂落叶声、雨声、月光徐徐的落地声……,都能在不同的画面中呈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而以丝竹器乐声音的描绘更具特色,在其全部作品中也占据一定的分量,箫声、阮声、琵琶声、  相似文献   

7.
靳尚谊 《百年潮》2014,(12):80-80
朴素简陋的会议室,中国共产党的精英们济济一堂,毛泽东诗人般的风采和对未来的预言,使与会者如沐春风。这是靳尚谊创作的油画《党的十二月会议》的画面。作为主角的毛泽东显然是画面的中心,但与会人物与之呼应的神情与姿态也极为重要,画家充分展示了刻画形象的能力和掌控构图的技巧。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室内,给画面赋予了一个充满意味的暖色调,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8.
《长征》     
正(国画·1959年)美术点评李可染的《长征》是以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为题创作的一幅山水画作品。在画面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垒,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画中山体以浓墨重色写成,块面厚实稳重,以留白形成的山路、水道穿插其间。从深色过渡到留白,色调的明暗变化,平衡了画面厚  相似文献   

9.
斌良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诗人,因而他在作山水诗时以画家的独特视角来描绘眼前的景物。他有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注重色彩的选择,并将透视皴法等笔法入诗,追求意境,使他的诗呈现出清新淡雅、自然秀丽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正(国画·2009年)美术点评画家苗再新善于通过驾驭画面结构,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梦圆时刻》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描绘了奥运开幕式当晚的盛况。画面中数不清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难以抑制的心中喜悦,前方的小伙子将国旗绘在脸上,展开双臂;后面有的年轻人扬起手中的北京奥运会旗帜或国旗;画面左方一个戴五环眼镜装饰的年轻人做出"V"形手势;夜空里的烟火斑斓璀璨。作品画面色彩鲜亮,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构图富有动感,层次分明,人物丰富而不凌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安赟 《丝绸之路》2014,(24):54-55
一幅风景油画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构图、色彩、表现技巧等因素的高度和谐与完善。作品内涵的表现是指这些画面构成因素的具体而充分的发挥,以及画家内心真实情感的再现。风景油画写生创作有别于摄影,它在忠实于自然景象的同时,在作品中渗入画家自己的感受,将感兴趣的景色通过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本文是对风景油画写生创作取景与内涵表现的具体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周军  潘骥 《丝绸之路》2009,(24):73-74
甘肃美术有着独特的地域性,这种特性一直影响着甘肃画家的艺术个性。在新时期,如何把地域特色的内涵与精神真正挖掘出来,是当代甘肃画家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新疆,因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被称为“艺术的金矿,画家的摇篮”。于云涛就是在新疆成长起来的最优秀的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名作欣赏     
《文史月刊》2008,(11):F0004-F0004
这是巴黎的街道风景,因打着雨伞的人们服色深暗,显出雨天街道的空朦。作者居斯塔夫·卡耶博特。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在他的作品中重写实造型和严谨的结构;画面形象整体概括,重光感,以单纯的色块描绘对象,有的单纯得类似版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07,(10):97-102
根深蕴厚情真敬庭尧以自己的方式丰富了中国画的肌理,扩大了笔墨语言表现力。在绘画中,肌理指的是媒材通过工具或其它技巧作用于载体表现形式的独特效果,它是视觉艺术语言中最能发挥物质材料性能的方面。中国古代画家不使用这一术语,但早已注意到纸绢上笔墨肌理之美,笪重光曾指出,以湿笔运墨者,"墨之倾泼势等崩山,墨之沉凝色同碎锦",而用干笔皴擦者,"皴之缜密,明如屋漏而隐若纱笼"。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画家们开始放眼世界取法借鉴,引进西方的肌理意识和制作方法成了不少中国画家求新求变的一种努力。不过,有些人把肌理与笔墨割裂开来,以西式肌理的制作性代替了传统笔墨的书写性,用毛笔以外的工具,水墨以外添加剂,去开发新异的画面肌理,结果是新的肌理出现了,但却脱离了传统的笔墨语言,失去了公认的中国画特色,在是否仍可视为中国画上引起争议。另一些画家则深信传统笔墨的自足性,基本拒绝引进新的媒材,反对一切非书写的制作手段,结果又导致了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守成多于突破。  相似文献   

16.
高鹏 《收藏家》2005,(6):66-68
在毛主席的身边前进根据画面题款可知这幅作品创作于1960年,作品具有那个时期的典型特征。高大的领袖像下,一群少先队员高举红旗昂首阔步地列队行进。画家以他惯用的写实手法对作为画面背景的主席做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干笔皴擦表现人物的面部结构,略施渲染后与西画的明暗光影法所达到的写实效果几无二致,手法严谨,造型精确,形神肖似,具有一种雕塑般的坚实感。处于画面下半部分的儿童形象,相比  相似文献   

17.
<正>凭心而论,在我心目中,石恪不是一个"专业"的画家,此人好像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画面上,而将心用于画面之后,就这一点来说,他真如一位深谙禅理的学人。没有高深的修养,何以能画出这般疏野露于外、静气凝于中的画作。减笔人  相似文献   

18.
粉彩属釉上彩装饰,低温烧成,以料性稳定、色调丰富鲜丽著称。这一方面增加了瓷绘和烧造的可控性,便于准确传情达意,塑造精致的画面;另一方面也对瓷画者的才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当陶瓷的料性规律和烧造气氛易于把握时,也许就只剩瓷画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对精致画面的塑造了,瓷画因此可能变得更加纯粹。  相似文献   

19.
敦煌壁画中的历代人民生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敦煌历代壁画中的本生故事画与大幅经变画中,穿插着各种有关人民生活的特写,由于古代画家采取了当时的服饰、礼制、生活习惯的现实形象,来组织人物故事,用了平易近人的民间手法,朴质壮健的乡土风采,因此,在这些画面上流露出真实的生活感情。对于长期从事敦煌文物工作的人来说,使我们深深感动的也就是那些蕴藏在古老洞窟中的一千数百年前画家们创造的艺术作品所含有的不朽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丁珠玭 《丝绸之路》2010,(10):68-69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和美术史的变迁,文化交流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绘画史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魏晋时期画家谢赫的“六法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画家,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基本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审美特征。参照西方美术,我们不难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本文就此作了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