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明康 《四川文物》2022,(4):113-120
2019年10月12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举行。会议以纪念苏秉琦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为契机,诸多学者就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展开交流,其中笔者针对苏先生提出的考古学“中国学派”及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考古学“中国学派”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中国已有一批较系统的、扎扎实实的田野工作经验和原始材料的积累;第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第三,已培养出专业人才队伍。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应是多元的;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对文明要素的认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看法;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时需要系统地研究遗迹遗物组合;文字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十分重要。总之,中国文明起源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应当下大力气探索,这也是“中国学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国家和文明起源是历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古往今来,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巨大努力,提出了诸多理论和假说。考古学的发展,不断给国家和文明起源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使这个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也引发了大量争论。本组笔谈的理论篇评述了国家和文明起源研究中主要的方法论,并就各个学科如何协作以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做出了思考。另外四篇分别讨论了中国、西亚、埃及、克里特古代国家和文明起源中的不同侧面。中国篇以周王朝为案例,认为周王朝以王家为中心,逐步构建起以周邦为核心的天下体系;西亚篇将国王头衔的变化与国家疆域的扩张联系起来;埃及篇注意到早期国家统一进程中外人形象与内部秩序之间的关系;克里特篇探讨了早期国家起源的动因和职能。在理论与案例结合的基础上,我们希望揭示早期国家研究可能的面向与维度,也期待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有更多学者加入,共同推进国家与文明起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华夏文明的起源李模近年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形成了一个高潮,有关的文章和论著不少,但还远未形成共识。本文也想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学界。一、几个相关的概念在讨论华夏文明起源之前,有必要对文明、文明因素、文明起源、华夏文明这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界定。...  相似文献   

4.
王玉亮 《文物春秋》2003,(6):14-17,57
河北北部的文明起源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两种经济并重交错共存,向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具有文化多元和不平衡性,起源早但很晚才进入文明社会。这些特点都是和此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及其变化息息相关的,并且能够有助于中国整个文明起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20日至23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张家港召开,与会的数十家学术机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近年来有关文明起源阶段的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以考古发现进行的文明进程新研究"、"多学科结合在文明探源研究中的运用"、"考古学、科技研究与文献历史学间的关系探讨"以及"对文明起源研究的理论问题探讨"等五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来的科研成果,汇报了考古工作的新进展及多学科交流所开创的文明起源研究新局面,有效推进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深入开展,推动文明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文物》2004,(3)
该书收集了20世纪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全部论著,其中专著约20部,论文近千篇,内容包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宏观研究、理论探索、各种文明因素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文明形成的道路、各个区域文明化进程、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地域、模式等,是当前及21世纪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16开平装定价110元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
1928年发掘殷墟揭开了用考古资料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序幕。但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展开的,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的热潮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新进展与新问题阶段,2000-2011年。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开展文明起源研究的主力军只能是考古学,田野考古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国外考古学研究文明起源的成果缺乏深度了解也阻碍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进行。目前已有学者自觉地认识到要主动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探源工程,相对而言在专项研究上,容易得出新的认识,可是在宏观上做总结性的概括则有待不断地解读、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11—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前沿论坛"在深圳召开。50余位学者围绕早期文明理论、先秦史、青铜器与金文、战国竹简与文字学、思想史与学术史、秦汉史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早期文明理论。王震中《近四十年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的趋势和特点》梳理了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进展。宫长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中,西辽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红山文化的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深入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时代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在已有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进行回顾与探索,进一步明确西辽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在整个中国文明起源总体进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范毓周 《史学月刊》2008,(10):111-121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领域均已取得可喜的成就。今后需要做的工作,一是在理论方法上进一步系统化、本土化和体系化;二是要积极推进结合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课题所进行的学术探索性考古发掘和研究。三是要全面整合已有考古资料,按照地区和文化类型,分区分系地整理和研究,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依照考古文化自身体现出的发展轨迹,多方位展现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实际历程。四是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已有的人类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经验,加强已见成效的与其他文明间的比较研究,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淳 《东南文化》2002,(3):6-15
根据对西方和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文章探讨了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在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现状。文章认为,中国的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应当超越以编年为目的的研究范例,将这项课题置于社会科学的整体框架中来进行研究,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探索领域。  相似文献   

12.
近多年来,王震中同志在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上多有创获,发表了确有创见的一批论文。最近,他在深入探讨文明起源问题所获新成果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决定出版)我读了稿本后觉得颇有新意,是很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文明起源问题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和研  相似文献   

13.
王山青 《黑龙江史志》2013,(19):163-163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多年的探讨,在这个研究领域虽然已经取得比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中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首先,在理论研究方法要具有系统化、本土化、体系化的特点;其次,要注重促进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术考古工作的有效结合。再次,注重采用考古资料的全面性特点,依据地区、文化不同分类标准,区别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资料的搜集,传世或者出土文献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按照中国古代文明考古文化本质属性所表现出的发展特点,多角度描述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经久盛衰。最后,引用并应用先进学者或者专家的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经验与方法,增强与其他古国文明的对比分析,积极组织国际学术界的研究与探讨学术心得。  相似文献   

14.
研究我国文明起源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明起源问题是中外学者所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题目。过去我国学者往往以外国“文明时代”标尺看待我国文明的起源,如通常所讲“文明”的三要素或四要素─—文字、青铜器、都市和礼仪建筑等论证条件,所以把我国文明起源确定于商代。其实,此非“文明”的初级阶段,而已是社会进入“文明”的成熟时期了。 近年,有关我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论著日增,原因有三:其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学者)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  相似文献   

15.
古史新证     
《南方文物》2007,(4):117-120
近年来,中国国家与文明起源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认识到,单纯的依靠探讨夏朝以来的历史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五帝时代甚至更早的三皇时代,整个新石器时代都成为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关注的对象。近年来,有大批关于中国早期历史和新石器时代的论文和专著面世,虽然学者资料的选取、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通过更早期历史以窥探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目的则是相同的。《南方文物》本期刊载的四篇文章,即全部是关于早期文明的探讨,从文献、考古、文字、民俗等角度对中国上古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古老文明之一,在其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从未被割断传统,不仅独树一帜,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作过巨大的贡献。因此其起源问题的研究,为世瞩目。关于文明起源的含义,各说不一,至少应包括城市与祭祀中心的出现,国家制度的起源,文字的起源,在我国还有独特的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这些,都需要专题叙述;本文所着重讨论的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民族,在当代包括汉族与55个兄弟民族。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世世代代共同创造的结晶。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应是这56个民族起源的总体研究;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文明起源和国家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也是众多中外学者长期关注的学术热点。近年来,大量考古学资料的涌现以及西方人类学理论的引介,为进一步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点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推动和深化相关研究,《历史研究》编辑部同中国古代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些与文明有关的考古发现接踵而至,许多学者发表文章、讲话或举行座谈,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从而形成了一股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新潮流。李绍连同志所著《华夏文明之源》,就是在这股潮流中产生的一部力作。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学术界批判了中国文明西方起源的假说而普遍主张本土起源说。那时黄河中游的考古工作做得较多,先后发现的郑州商城、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遗址,使学术界有可能把中国古  相似文献   

19.
近来,在讨论中国古代文明和文明起源时,往往把二者混淆起来。其实,文明和文明起源是相互关联而义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文明是指具备有城市、青铜器、文字等各种条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的综合。而文明起源则是指这种文明社会所由产生的源头——某种社会形态下诸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因素。就其时代来讲,文明是指阶级社会,文明起源则是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文明的起源孕育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此间,阶级和阶级压迫出现,并逐步走向不可调合——呼唤国家机器的产生;村落聚邑向城市发展:冶铸工艺及最初的铜器出现:刻划符号逐步演变成单字,并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世界范围内文明起源问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张光直先生把文明起源的中国型态概括为“连续性”的型态,指出其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型态。我们认为,在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连续”演进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