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常关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美琴 《清史研究》2002,2(4):104-111
清代的税关 ,史称为榷关或“关榷”① ,其税收即为关税或“榷税”② 。而这些税收因为其来源不同 ,又可分为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 ③ 两种。清代的国境关税是指以贸易行为为目的而进出中国国境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海关税 ;内地关税是指以贸易行为为目的而进出国内各关卡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关税。近代海关出现之前 ,榷关税收业务包括海关税与常关税两部分④ ;近代海关建立以后 ,榷关出现分化 ,原来的海关税业务被近代海关接管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近代的海关制度 ;原来的常关税业务及其管理制度仍然保持…  相似文献   

2.
近代龙州海关贸易中的进出口与一般意义上的进出口是完全相异的两个概念。澄清此一问题可以匡正某些成见,同时也为重新评价近代龙州海关的地位、作用和龙州开埠的意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冷东 《岭南文史》2012,(4):55-58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政府停止其他海关与西方国家的外贸职能,只保留粤海关与西方各国的对外贸易职能,通过十三行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海路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1],史称中西贸易"一口通商"时期,亦称"广州制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十三行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行是清代中期外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停止其他海关与西方国家的外贸职能,通过粤海关建立“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广州制度,十三行成为清代中期与西方国家贸易的贸易体系,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逐步展开对十三行的学术研究,现将百余年的曲折发展简要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西周起,中国形成了藩属体制和海外朝贡贸易关系,为监管中原地区内部及与各藩部、蕃属国间的经济交往,各朝代产生了关津、榷场、市舶等多种组织。它们虽在类型上划为内地之关、藩部之关和蕃国之关,在空间上形成圈层布局结构,但其监管跨区域或对外经济交往的行为本质均与现代海关相通。16世纪,欧洲诸国率先撤除国内税关,建立统一国境海关。近代中国被动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以后,在沿海、沿边、沿江等地不断创设洋人代管的国境新关,国内固有常关也逐渐被改造。1931年,中国陆、海相统一的国境海关体制最终确立,标志着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传统税关体系彻底瓦解。  相似文献   

6.
宋子文自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后,便与中国近代海关结下不解之缘,在恢复关税自主、海关的改革、维护海关制度完整等诸多方面都不乏建树,奠定了其在中国近代海关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黄伟 《羊城今古》2001,(3):53-55
康熙二十四年(1865),清政府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其任务是代替历代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宜。粤海关设立,清政府就任命海关专职监督来管理海关全部事务。粤海关监督是由满族人担任的,任期一般为三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募用洋员特权问题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募用洋员特权问题新论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募用洋员特权是中国近代海关行政管理权旁落的关键,是半殖民地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得以确立和根深蒂固的保护伞。迄今为止,尽管学界对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作过详尽论述,但是总税务司募用洋...  相似文献   

9.
海关是一个国家监督管理进出口国境的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并执行关税法规及其他进出口管制法令、规章的行政管理机关.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684-1685),清政府取消海禁,允许开海通商,正式开设海关,在福建漳州设立闽海关、广州设立粤海关、宁波设立浙海关、江南(上海)设立江海关.在清代前期的四个海关中,以粤海关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福建近代气象工作始于19世纪80年代。咸丰四年(1854年)清政府曾设海关监督。在英国人控制下的上海海关监督,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后有选择地在中国沿江、沿海及岛屿灯塔,陆续开展气象测候业务,先后在福建建立了9个海关测候所,开始用仪器观测气温、雨量、风向、风速等各种气象要素,这是福建用现代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之始。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天文学家余青松博士筹划,在厦门大学建立了气象台,每天定时进行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近十年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增长,“呈扶摇直上之势”。据中国对外贸易的总值来看,从1918年的十亿四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到1927年的十九亿三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幅度是惊人的。再从当时进出中国各港口的外贸船只的吨位数来看,大战期间一直维持在两千万吨左右,而到1927年,已经达到四千多万吨,有倍数之增。战后英美日三国对华掠夺性贸易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对外贸易连年巨额入超。这是掠夺性贸易增长的最显著的表现,帝国主义在华扩张贸易势力,目的是对中同进行经济掠夺,列强通过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权,操纵进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倾销过剩商品,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贸易,使中国的入口贸易激增。假定1913的入口贸易总指数为100,则1919年为114,到1927年更增至177.7。而同时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虽有增长,但比较平稳,且远赶不上入口贸易的增长。下表所示是1914—1927年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  相似文献   

12.
1842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后,香港便作为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和枢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更是成为了抗战战略物资的重要转运港口。笔者从战前香港贸易(1931-1936)、战时香港的贸易(1937-1940)、日本占领时期(1941-1945)三个不同时间段,通过考察香港进出口贸易量、贸易对象以及贸易结构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在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全面开发之时,恰逢欧美社会盛行消费皮草。本文着重利用中国旧海关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等一手资料,分析近代东北皮毛外向型市场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该贸易所造成的东北野生动物资源迅速减少、流行性大鼠疫等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影响。落后地区在开发原始资源的同时,应当防御发达国家环境成本的转移,这是近代东北毛皮贸易带来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吴景平  龚辉 《史学月刊》2007,14(10):63-72
海关金单位制度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财金领域内一系列重要项改革之一,从制度层面有效地制止了金贵银贱风潮给中国关税收入所带来的风险,有助于维持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债信,对债赔各款偿付方式作出必要的改革;另外,海关金单位的制度设计还直接包含或涉及到了黄金外汇市场运作、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南京国民政府所属的各相关机构部门,如行政院、财政部、海关总税务司、中央银行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也是海关金单位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陈诗启先生是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开拓者。从70年代初,他便开始了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工作,自1980年起,相继发表多篇专题论文,并出版了具有开拓意义的专著《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近代海关史》,是陈先生20余年潜心研究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正>晋商故里——平遥古城,曾经票号林立、商贾竞出,在这样浓厚的商业氛围里,明清有记载的书院有卿士书院(明景泰元年)、西河书院(清道光二十四年)、超山书院(清道光二十四年)和鸣凤书院(清咸丰六年)四座。其中,超山书院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史上不容小觑,其创建、兴起、发展到改制都与晋商密不可分,充分体现了平遥人将商教、儒教和科举考试相结合、兼容并蓄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7.
晚清外聘人才的奖赏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外聘人才的奖赏制度向中银近代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要聘用西洋技术人才的思想家是魏源。此后,经过近20年的争论,洋务派终于把它提上了实践的日程。咸丰十年,奕等人的聘用洋匠在上海教习制造枪炮的主张为咸丰帝所接受,标志着晚清外聘人才战略被正式确定下来。为了...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海关一直对铁路推崇备至,将其视为促进贸易繁荣的利器。在海关贸易报告中,对铁路进行了多次介绍,强调了铁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李刚 《新疆钱币》2010,(2):55-56
咸丰年间,因八国联军入侵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内忧外患,导致清政府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稳,为解决财政困难、缓解压力,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年)年十一月在全国铸行大钱。阿克苏局铸咸丰大钱始于咸丰四年(1854年),咸丰八年(1858年)停铸,铸咸丰大钱前后不足五年。现将本人近几年收藏的阿克苏局咸丰大钱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管民国时期(1912—1949)的档案,但若该立档单位的基本职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为了保持其档案史料的完整性,少数机构并不因政权的更替而重新划分全宗,海关档案就属一例。我馆保存的海关档案所属年代为1859(清咸丰9年)—1949年,大部为外文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单位(档案学术语称全宗):1.海关总税务司署,2.税务处,3.关务署,4.缉私署,5.金陵关,6.重庆关,7.北洋政府财政部及国民政府财政部两全宗内有关海关问题的文件。此外,还有汪伪海关总税务司署、汪伪关务署、汪伪财政部税则委员会,维新政府国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