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祥 《沧桑》2014,(3):187-190
有关不作为医疗侵权的案例在我国屡见不鲜,我国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在解决不作为医疗侵权问题上存在不足,本文论述了有选择性地借鉴机会丧失理论和期待权侵害理论,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良 《神州》2012,(34):139
要确定某种行为为犯罪行为,首先就要认定该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结果发生时,要求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滥用职权犯罪中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时,定罪处罚毫无争议,但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偶然的因果关系时,是否可以定罪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否包括偶然的因果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因果关系相当复杂,若不正确处理,就会导致主观归罪,或者客观归罪,或者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滥用职权犯罪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持有型犯罪问题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缓 《攀登》2002,21(5):92-95
本文旨在通过对持有型犯罪问题的基本形态、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的评析,以期阐明规定持有型犯罪对于推动刑法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指导司法实践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此罪名的确定既是为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也是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做出的回应.受贿行为一直是我国刑法所重点打击的对象.它不但严重腐蚀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廉洁性,而且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就此,本文通过犯罪构成的四要件理论,对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5.
受贿犯罪是目前最为严重的腐败犯罪之一。不仅扰乱了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和公众对国家机关的信赖程度。其中受贿罪利益要件问题,一直是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利益要件时,试通过用短缩的二行为犯理论和"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实践中的功用来解析"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作为受贿罪的主观要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崔仙 《神州》2014,(11):199-199
走私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面临执法困境。应当借助刑法总则中关于“连续犯”的构想,设立“徐行犯”打击“蚂蚁搬家式”的走私行为;同时,着重对单位犯进行资格刑配置,“限禁或剥夺业务活动”;改变走私犯罪“数额犯”的立法模式,引进“逃税比例”作为定罪量刑的另一标准,从而使走私罪成为“数额犯”和“比例犯”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刘世明 《沧桑》2009,(3):58-60
本文研究涉爆物品犯罪的量刑标准,就是研究涉爆物品犯罪定罪量刑所涉及的量刑原则、量刑情节、量刑因素、量刑基准,而这些都来源于刑法条文或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从爆炸物犯罪刑法规定的历史沿革来看,1979年刑法只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的犯罪规定,近年来,利用涉爆物品犯罪的案件逐渐增多,且往往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所以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涉爆物品的刑法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可以说,我国从立法上就非常重视对涉爆物品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打击力度。但从具体司法适用来看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由于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之处,从而引发了量刑失衡现象。所以说要完备涉爆物品犯罪刑事立法和完善相关司法解释,构建科学严密的涉爆物品犯罪的量刑标准体系,从而实现量刑均衡、公正。  相似文献   

8.
何林德 《神州》2012,(28):140-140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处以行政处罚的犯罪。主要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由于立法上对于职务犯罪中犯罪金额和量刑幅度的规定缺乏科学性,司法实践上审判机关对自首、悔罪表现等法定、酌定情节认定过宽等原因,导致了职务犯罪的轻刑化。  相似文献   

9.
吕楚楚 《神州》2014,(15):165-165
文章从刑法理论结合司法实践的角度,探讨抢劫罪认定中一个重要的疑难争议问题,即抢劫手段的认定,包括暴力行为、胁迫行为和其他方法的认定三个方面,以期对抢劫罪适用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10.
冀彩阳 《区域治理》2022,(4):113-116
工业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下单位犯罪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样态,其中危害结果破坏力的巨大化、单位行为的实施主体多元化、行为与单位意志分离化是主要特点.面对此种情形,传统的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理论已经与实践脱节,表现出力不从心.而从风险刑法的目的、任务、基础等方面重构单位犯罪的责任认定成为当然选...  相似文献   

11.
自动放弃重复侵害的性质,是刑法理论中较为复杂又颇有争议的问题。过去传统的观点将之定性为犯罪未遂,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展开讨论,逐渐倾向于主张是犯罪中止,且在实务界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最为正确、科学定性应该是中止未遂,即把犯罪中止归类到犯罪未遂形态之中,对预备中止和未遂中止的刑罚区别开来,同时对行为人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时的主观方面加以考虑,从而消除对其性质界定模糊,弥补对其主观方面存在真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张岭 《沧桑》2009,(2):67-68
行政立法不作为已成为现在行政法学界的一个新热点,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反映出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从行政立法不作为的界定、构成要件、救济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对我国的法律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诸葛亮虽然表现出诸多才智,但也有令人难以理解的决策和做法,导致了蜀汉应可避免的一些失误.他进入成都后,正是因其"不作为"行为才导致<隆中>战略没能很好执行,最终遭到破灭.  相似文献   

14.
赵冉冉 《神州》2011,(29):205-206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诸多的争议,对法条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在定罪量刑上的巨大差异。本文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论证了转化型抢劫罪适用的前提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赵冉冉 《神州》2011,(12):205-206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诸多的争议,对法条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在定罪量刑上的巨大差异。本文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论证了转化型抢劫罪适用的前提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强 《神州》2011,(1):61-62
以刑罚手段规制公共卫生是我国刑法的重要内容,是调整公共卫生法律关系,维护公共卫生管理秩序的有效方式。刑法要实现其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卫生管理秩序,保护公共卫生法益的价值目标,必须以规范完善的公共卫生刑法制度为首要基础。目前,我国刑法规定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等危害公共卫生犯罪的内容,是惩治危害公共卫生犯罪行为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我国公共卫生刑法制度不够完善,对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卫生犯罪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刑法与公共卫生法律制度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概念的模糊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危害公共卫生罪的刑法体系性不强,内容不够明确,在法律适用和理解上存在偏差,影响了刑法的统一适用和权威性。诸如表现在界定公共卫生犯罪的内涵,处理危害公共卫生犯罪与关联犯罪所保护法益的交叉关系,明确惩治危害公共卫生犯罪行为的内容,危害公共卫生犯罪与我国公共卫生法律体系之间的衔接,以及合理设置刑罚的种类及幅度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危害公共犯罪必须按照我国现有公共卫生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完善其自身的刑法体系,准确界定危害公共卫生罪所要规制的内容。本文旨在以公共卫生基本概念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立足于构建我国危害公共卫生犯罪体系,结合危害公共卫生罪关于危险犯的规定,谈谈笔者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刘晓庆 《神州》2012,(28):145-145
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被称为“法学上的发现”。缔约过失责任是从对缔约自由进行限制而逐步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过失性责任。我国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着眼于我国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与认识,论述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演变及构成。并针对我国现有的状况提出了完善缔约过失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施金连 《神州》2013,(26):193-194
立功制度是我国刑法中重要的量刑制度,也是司法实践中极为常见的刑罚裁量情节,对立功成立的准确把握是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立功问题的关键。由于司法实践中对立功法律规定存在不同理解及对立功的本质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导致司法过程中对许多特殊情况的立功认定标准不相同,直接影响了司法统一性和公正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探讨分析,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9.
高书洋 《区域治理》2022,(14):111-114
通常情况下,一个违法行为的性质是究竟违反了行政法还是刑法,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在相关法律中都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及解释,因此根据其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危害后果等客观事实即能判定,从而针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应处以行政处罚或者刑罚.但是,司法实践中有些违法行为会同时违反行政法规范和刑法规范,造成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竞合...  相似文献   

20.
靳超 《沧桑》2014,(4):159-160
共同犯罪相较于独立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来说是更为复杂的一种特殊犯罪形式,如何对共同犯罪人进行科学的分类就成为厘清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特征,以及进一步确定各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前提和关键,而且对共同犯罪理论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中外理论基础之上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刑法实践中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认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