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少菊 《神州》2013,(3):108-108
中国画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越来越为当今世界所瞩目。把这一文化瑰宝延续传承下去,是历代教育领域应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在基础学前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中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中国画教学,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同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色彩有其独特的品味和审美品质,色彩关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注重中和之美。在彩墨画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彩,色墨创造性的融合,表现个性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4.
李秦 《世界》2004,(7):56-59
在鸭绿江畔,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丹东,丹东市专利技术研究所就坐落在这里。这个研究所虽不大,却硕果累出,许多科技成果名扬丹东、辽宁,甚至全国。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如何重视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了重要位置,美术教育正以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陈复兴 《神州》2012,(32):188-188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是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精神性、哲学性很强的艺术。中国画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书印结合,进行意象造型,美学追求,从而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说中国画     
朱新建 《收藏家》2013,(12):J0036-J0049
『中国画』这个词,是比较混论的一个词。三十年代(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进来以后,为了区别油画或者西方绘画给出的国画这个词,当时有国医、国学、国乐等等。  相似文献   

8.
包晓钟 《丝绸之路》2011,(14):86-87
中国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印证,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影响着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就中国画的审美思想、构图、笔墨、创作意趣等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刘冬霞 《神州》2012,(26):218-218
探究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与文化,只有在纵观近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当代的中国画;中国画发展也同时受到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的冲击,找到中国画与西方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结合点成为当下中国画家深思的问题;中国画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以充实自己,并认真研究和思考新问题,还要在不断探索中寻找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0.
常素 《神州》2012,(29):193-193
中国画第一个显著特点:重神似、不重形似。 中国画第二个显著特点:描写事物的瞬间状貌,不表现动作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常认为诗和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艺术形式,而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时代则是唐宋以后。其实不然。据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与画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孔子就认为“绘事后素……其可以言诗已矣”,也就是说要在白底子上画好画,进一步再谈诵诗经。屈原好环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也就是在他的诗中说到画。  相似文献   

12.
陈彦峰 《丝绸之路》2022,(3):134-138
中国画的核心语言是笔墨,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画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西方绘画的融入,使我们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画笔墨的特征和价值,才能对传统中国画笔墨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点,剖析笔墨语言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意义和生命力。针对新时代下中国画笔墨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关中国画笔墨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为弘扬中国画笔墨精神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钟山风雨》2011,(4):2-F0002
马伟,笔名一乐,1964年生于江苏灌南,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江苏灌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乌画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师,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画欣赏和创作的角度,谈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关系、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中国画的审美境界、中国笔墨文化等等,说明中国画是淡泊,养生,向善的艺术。强调“文”是进入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门槛,也是沟通画家和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吴岩 《丝绸之路》2011,(14):80-85
透视准确是绘画作品成为艺术品的必要条件。本文从人类透视理论的发展轨迹阐明了绘画透视理论的渊源和概念体系,分析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理论,并探讨了散点透视理论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晖 《神州》2012,(33):119-119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由于发展文化和社会的需求,需要培养具有科学与艺术双翼的人才。同时由于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和作为造型艺术的美术的紧密结合,予以美术教育以重要地位。美术教育通过传递美术文化和育人相统一的方式,运用美术手段传达对世界的认识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美的观念。在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和繁荣的今天,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司浩 《神州》2012,(11):220-220
中国画构图形式的演变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化和程式化的过程。本文论述了中国绘画的构图形式与中国汉字及其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关系,其中对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留白)也作了论述。中国画创作的构图特点显示了画家们使用并传播着一种思想,典型化和程式化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要不断地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曹玉柱 《神州》2014,(6):205-205
中国画走的是一条独特、异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之路,是我国的精粹,这是我国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本文主要对中国画的山水情结进行了探讨,从正确处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山水空间观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山水空间观。  相似文献   

19.
王邵华 《神州》2012,(28):183-183
从古至今,中国画色彩经历了从“随类赋彩”,“以色貌色”,从有色发展到“无色”形成了中国画色彩独有的设色面貌和色彩系统。随历史的演变,以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情趣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中国画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画色彩的再回归该走怎样的道路,是当代中国画众多问题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当代中国画已存在某些工艺化趋势主要由于外来文化、现代审美观以及新文化思想的影响,过度地追求技法的表现,而忽略对中国画线条及传统精神内涵的表达。通过论述从中国画线条的审美特征、情感以及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等方面说明中国画线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