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郦道元(?—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历任御史中尉、荆州刺史、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夤反,郦道元被执遇害。传见《魏书》,称“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  相似文献   

2.
郦学札记(十四)陈桥驿郦道元籍贯郦道元是北魏幽州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这本来是很明确的,却因某些古书如《魏书》记载中只写郡名,不写县名;某些古书如《北史》则把涿县误写作涿鹿县,因而至今还有人存在一些误会。1984年初,河北省涿鹿县地名办公室...  相似文献   

3.
南涿水试考     
《水经注》记载了两条涿水 ,一条是卷 12《圣水注》所记流经涿县的涿水 ,在今河北涿州市境 ,我们称之为南涿水 ;一条是卷 13《漯水》所记注入漯水的涿水 ,在今河北涿鹿县境 ,我们称之为北涿水。历为涿县、涿郡、范阳郡、范阳国、涿州治所的涿城是因哪条涿水而得名 ,南涿水的源流、流向怎样 ?长期以来聚讼纷纭 ,莫衷一是。本文经过考证 ,认为今涿鹿县南部的东、西灵山古称涿鹿山 ,南北涿水因分别发源于涿鹿山南北麓而得名 ;南涿水包括小西河 (紫石溪水、矾山水 )、紫石口以下至铁锁崖的拒马河 (巨马河、涞水 )干流和北拒马河(桃水 )三段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这条河流已经主称桃水 ,但仍保留有涿水之名 ,应劭“涿水出上谷涿鹿县”和《水经注》中桃水涿水互称即其实例 ;北宋时期的涿水涿河仅指今北拒马河主河道 ,这一名称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涿水之名与古涿鹿山 (今东西灵山一线 )某种联系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关于南涿水“源出保安州之涿鹿山”的记载虽然晚出却是富于启发意义并暗合历史事实的观点 ;历为涿县、涿郡、范阳郡、范阳国、涿州治所的涿城是因南涿水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肇造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始祖。黄帝因生于轩辕(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南)之丘,故曰轩辕氏。至今,新郑县城里还树立一通建于清代康熙时的“轩辕故里”石碑。据史书记载;黄帝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县境内),故号称有熊氏。又因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据《史记·五帝本记》:当时炎帝之裔蚩尤暴虐天下,帝与之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县)。擒蚩尤诛之。在这次战役中,他平定了四方部族之乱、融合了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在中原地区他带领先民,不仅开发了农业、牧业,还发明了蚕丝、衣服、舟车等,  相似文献   

5.
《水经·夷水注》载“(廪君 )乃乘土舟 ,从夷水下至盐阳”(现刊各本皆同 )。这儿郦道元用了表示方位的趋向动词“下”,按其意 ,则廪君率领族人迁徙的路线为从武落钟离山出发 ,沿夷水而下 ,达于盐阳之地。考诸史籍 ,郦氏的记载似与史迹不符。要考察郦道元这段话的正误 ,必须对武落钟离山与盐阳的相对地理位置进行考察。夷水即今湖北清江 ,武落钟离山位于今湖北长阳境内的清江流域。通过对史籍的探索与实地考察不难发现 ,从武落钟离山至清江与长江汇合处之间并无产盐之处 ,也没有盐阳之类的地名或相关的痕迹。所以盐阳的地望不当于武落钟离山…  相似文献   

6.
《宋史·郭药师传》记载,“宣和四年(1122)九月,药师拥所部八千人奉涿(今河北涿县)、易(今河北易县)二州来归。”《金史·郭药师传》亦记载。“药师以涿、易二州归于宋。”按:认为郭药师以涿、易二州降宋,有误。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宣和四年九月,“辽易州将高凤以城来附,常胜军管押郭药师亦以涿州地及所部诣宣抚师降。”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亦记载,宣和四年九月十五日。“辽人知易州高凤遣僧明赞诣宣抚司,约束降。”“二十日刘光  相似文献   

7.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记述我国1252条河流之水道源流以及相关自然景物与人文史迹的重要典籍。后代学者在对其进行辑补、校释时也发现或造成了一些错误。本文通过引证前辈学者研究成果并列举新的论据,揭明郦道元将春秋战国时郑国与韩国都城(遗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区)东之溱水误注为黄水河;并进而阐述了对《水经注》再做深入研究与严谨校释之学术意义及实践价值,提出了当前应树立新的研究理念,协调学术力量,撰写《<水经注>简校》、《<水经注>新校》、《新水经》等代表现代学术水平新成果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经注》引《诗》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留在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四十卷中的《诗经》诗句,大多数引自《毛诗》并记载相同,有少数与今本《毛诗》存在诸多相异之处,另有几处引用《韩诗》和《韩诗外传》,此种引《诗》特色,与北朝“《诗》学”的传承情况相关。本文围绕《水经注》引用《诗经》的情况及相关材料,对郦道元引《诗》的独到之处略做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牛玉墓位于河北省涿县北十公里东鹿头村东南150米处,俗称"老公坟"。地上建筑已无存。1976年4月,群众平整土地时发现墓门,随即在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的指导下,涿县文化馆、保定地区文化局文物组对墓葬进行了发掘。简报如下。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天井、甬道、垂花式浮雕门楼墓门、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全长16.8米(图一)。墓道由三合土夯筑,有台阶十二层,各  相似文献   

10.
公元527年,也就是北魏孝昌三年正月,在今陕西临潼县附近的阴盘驿亭里,发生了一幕人间惨剧,史上著名的地理作家郦道元被叛将萧宝夤派人残忍地杀害了.  相似文献   

11.
今《合集》36567拼接有误,当依照董作宾、曾毅公之旧说重新调整。其中的"京"字旧隶定为"亳",似误。而卜辞所记商王行进地的先后顺序为商、京、鸿、彻。其中京地殆即山东平阴、肥城一带的京兹;鸿当读作"红",即《春秋经》昭公八年"蒐于红"之"红",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彻或在汶水与淄水的上游,也即山东原山附近。故商王行进的具体路线即是从今山东宁阳附近的鄣地出发,北上至京,进而东向到达泰安红地,又东北向至于彻,抵达淄水流域上游一带。此路线的钩稽,对商周齐鲁交通的研究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西汉初年,汉匈(奴)白登之战,规模巨大,历史影响深远。然而,“白登”其名及其地望所在,古今学界向说不一。笔者近年三度深入实地野外考察,发现汉匈之战主战场白登山,为当今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阳高县三县市交界处高拔而范围广袤之采凉山。古来以北朝郦道元《水经注》为代表所说而为晚近学界所宗之汉匈古战场白登台,即当今大比例尺地图上亦即当地习称之南坡顶及其略西南的白登山———今马铺山,都不过是采凉山———汉白登山伸向西南的小小余脉而已。  相似文献   

13.
汉金城郡治允吾新说赵晓斌西汉金城郡治允吾城究竟在哪里呢?金城郡治允吾城在今甘肃永靖县盐锅峡西北岸的黑台上(一说是在今甘肃兰州市的西固城;还一说是在今青海民和县的下川口)。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河水注》中写道:(允吾)金城郡治也,“河水...  相似文献   

14.
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地理学著作中,考索地名的缘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汉书·地理志》曾经对60多个地名作溯源性解释,涉及到以山水为名等地名命名规则7种。东汉末应劭的《汉书集解》、《地理风俗记》、《十三州记》、《汉官仪》等,共对一百六七十个地名释源近200处,涉及到以方位为名等地名命名规则14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共为1000多处地名释源,涉及到地名命名规则约24种。此后,明郭子章的《郡县释名》(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民国吕式斌的《今县释名》(北平恒和商行1931年本)和清李兆洛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  相似文献   

15.
郦道元研究的新视角———《郦道元评传》评介王守春由我国著名郦学家、杭州大学陈桥驿教授撰著的《郦道元评传》一书,不仅对郦道元进行全面评价,还对若干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思路开阔。该书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匡亚明主编)之一,由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6.
元代汉军万户府中,共有13个以益都为名号的万户府组织,其中多名异实同,实际只有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府、益都新军万户府(2个)、益都旧军万户府、益都淄莱新军万户府等5个万户府建制。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府组建于至元六年,其后逐渐分化出两个益都新军万户府和1个益都旧军万户府。益都淄莱新军万户府组建于至元七年。各万户府是在宋元襄樊之战开始后逐渐成立的,兵源地主要来自益都、淄莱等地,将领大都有益都背景。全国统一之后,各翼万户府北撤至沿江重镇或省会如杭州、建康、龙兴等地驻守。各万户府军事任务及镇戍地的变动,是元朝不同时期战略目标变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唐代张光祚墓志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张光祚墓志一盒,1979年4月出土于河北省涿县塔上公社杨楼大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当地部队王大松同志收集并墨拓后,送交涿县文化馆保存。现将该墓志简述如下: 墓志盖呈正方盝顶形,边长61、边厚4  相似文献   

18.
1993年,我们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文教组正式成立。开始时,我们考虑到要为政府决策提供文化咨询,必须熟悉岭南文化的来龙去脉,下一番功夫研究考察岭南文化。我们从史料看到,广府文化之“广”是指广信,分界广东、广西之“广”,也是指广信。广信在哪里呢?一说是广西梧州,一说是广东封川(今封开)。我们意识到这是岭南文化之“来龙”,很有弄清的必要。于是我们便于1996年3月初前往封开、梧州考察,结果证实正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写:广信在“桂江、贺江入郁”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山东省商河县境古有一条商河,其名始见于《水经》(郦道元《水经注》卷五河水),唐李吉甫以为“汉成帝鸿嘉四年,河水泛滥为害,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通海,故以商字为名”(《元和郡县志》卷十七河北道),其后,《大明一统志》、(嘉庆)《大清一统志》及府县各志皆承其说。其实,这是应该进一步考证的。首先,史无许商开河之说。《汉书·沟洫志》记鸿嘉四年河决,许商与孙禁共行视图方略,禁以为应开新河分水入海,遭许  相似文献   

20.
王贵华同志的《项羽自刎乌江并非民间传闻》(载1987年第1期《安徽史学》),见解十分正确,但王文认为项羽迷道的“阴陵”在和县,这是有悖史实的。一、王贵华认为“定远从未有阴陵之名”,且定远周围立并无“大泽”,而和县“阴陵大泽”即今绰庙乡裕民圩。定远“阴陵”之名,早已载入郦道元的《水经注》,“阴陵大泽”也已作为一个地名从秦汉沿用到南朝时期,《梁书·韦睿传》载:梁天监六年,魏中山王元英与将军杨大眼率众数十万攻钟离(今凤阳临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