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从科学分析的角度研究清代点翠首饰的材质与工艺,本研究以陕西旬邑县唐家大院清中晚期双龙五凤点翠冠饰为研究对象,通过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点翠冠饰的显微形貌、X射线能谱仪分析点翠冠饰制作材料的化学成分、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点翠中使用胶黏剂的种类。研究表明,点翠冠饰的胎体以金属和木质为主,辅以花丝、捻金线、鎏金等细金工艺制作而成,使用动物胶将翠羽黏接在胎体上,点翠所用的翠羽主要是蓝色的羽枝。双龙五凤点翠冠饰的材料较少使用黄金等贵金属,而是以纯铜、纯银或铜银合金为基体、表面鎏金的金属材料或者木质材料制作,充分节省了冠饰制作的成本并减轻了重量。研究成果为传统点翠工艺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对点翠工艺的传承、发展、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中的点翠,是花丝镶嵌工艺中的一个辅助技艺,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制作点翠饰品时,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胎体,然后涂上胶水,将裁剪后的翠羽仔细地镶嵌在胎体上,再搭配各种珠宝玉石材,最终制成精美的首饰和器物。点翠工艺最早可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辑以羽翠”可能指的就是“点翠”工艺。  相似文献   

3.
<正>宋代的皇帝总有几个"抠门儿"的。除了以节俭著称的一碗羊肉汤都"不舍得"吃的宋仁宗,佚闻逸事颇多的宋太祖也是出了名的抠门行家。《续资治通鉴长编》有载:"永庆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宋太祖见状,认为公主的衣着奢侈,让女儿今后不要再穿装饰了翠鸟羽毛的衣衫,公主笑说,翠羽值几个钱呢?太祖却说,"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  相似文献   

4.
六冲风光     
诗若 《贵阳文史》2005,(1):53-53
六冲关是环绕筑城的众多名山之一,位于市区北边,昔人有古风一首赞日:“六冲关高遮半空,疑是碧玉长屏风;樵夫欲上先惊胆,飞鸟思度叫声洪。”足见六冲关之雄奇。还有人写诗赞道:“六冲列翠遮半空,色如翠羽形似葱;林海飞花添锦秀,携侣邀友任君游。”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紫檀木边点翠金质山水图围屏”屏心的制作工艺,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及数码显微镜对文物进行检测,明确了屏风所用材质:满铺“卍”字纹点翠为基底,大面积山体使用纯金打造,细节装饰配件则用金银合金、金银铜合金和银等金属材料制成,金质嵌件用金属丝拴结的方式与点翠基底相连接。笔者以科学技术分析为依托,确定了屏风的制作工艺为:制作木板底纹—点翠—制作金属嵌件—金属部件组装固定。针对点翠脱落严重、灰尘堆积严重、金属部件脱落、点翠基底开裂等伤况,对文物进行了点翠加固、除尘、金属部件加固、基底修复四个步骤完成修复。此修复研究为了解清代宫廷大型屏风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实践依据,并为后期同类文物的修复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杨小林 《收藏家》2007,(7):71-74
1.烧蓝工艺历史细金工艺中的烧蓝工艺与景泰蓝、卡克图、点翠统属中国的特种工艺范畴,烧蓝也称"银蓝""银珐琅",这种以掐丝、点蓝、烧蓝为主的工艺兴盛于清代。  相似文献   

7.
<正>"绿映红藏江上村,一声鸡犬似山源。闭门尽日无人到,翠羽春禽满树喧。"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一首七绝《幽居春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深藏在山中的小山村,无人打扰,没有喧嚣,只有满树的小鸟在那里欢快地鸣叫。这里,诗人以动显静,来渲染山村的安谧。"满树喧"的"动",反衬"无人到"的"静",使寂静的山村,显得愈加  相似文献   

8.
黄海霞 《神州》2011,(25):56-60
一次,在著名书法家张瑞龄的书画院参观时,我看到了一幅绿色的牡丹图,当时冲击我眼球的是画图的色彩和牡丹跳脱出"墙"的娇艳,那种绿,像初春的柳芽;那般翠,却翠得清透艳丽,令人心醉。那花中之王,一朵朵层层翻卷怒  相似文献   

9.
享受生命     
那真是生命的原野。山在西边,横成一道翠屏。饱凝在山上的翠憋不住溢下来,与田野里、河网上、湖泊中的翠连成一片,连成浓淡深浅高低错落的翠海,显示着翠的丰富,翠的广袤,翠的热烈。这是绿色生命的勃动。绿色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海中,几簇艳丽的荷花跳进眼帘时,我们知...  相似文献   

10.
吴若峰 《旅游》2005,(5):34-41
接触井冈山是从书本上开始,让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及袁鹰的散文名篇《井冈翠竹》,虽已经时隔久远,但文中"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和"井冈山五百里林海"的句子却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明代贵州宣慰使“赐姓安氏”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水西上官宣慰使彝族阿者统治家族“穆”陇赞霭翠,来朝贡马,表示内附,明朝中央仍以霭翠世袭贵州宣慰使职。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又诏令“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使之上”,这是明朝中央政府为了稳定水西,安抚西南,争取进军云南,统一全国版图的重要决策。而霭翠和奢香夫妇生前一直也是忠于明朝,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对开发水西和建设贵州都作出过积极贡献。明朝中央政府对霭翠、奢香夫妇多所赏赐封赠,但对霭翠并无“赐姓为安”的记载。据《明实录·洪武实录》载有关精翠事绩,一直是用…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20,(5)
正52×78厘米,2~3世纪出版:(1)《从印度河到奥克苏斯河:中亚考古学》,法国Lattes,Henri-Prades考古博物馆展览图录,2003年,页257,图207。(2)《锦翠集古馆コレクション》,页17。此犍陀罗浮雕"大光明之神变"乃熊沢先生旧藏,后收藏于淡路城·锦翠集古馆。犍陀罗石刻展示梵天劝请佛陀说法之因缘,佛陀接受梵天劝请,于菩提树  相似文献   

13.
农妇阿照     
药生 《南方人物周刊》2011,(19):111-111
30年前我在云西插队时,阿照刚结婚,是齐家的新娘子。阿照人开朗,说话口齿伶俐,走到哪里都是她的声音。她是云西的插秧能手,插起秧来左右开弓,飞翠点水,让人看着眼花缭乱。插秧时嘴巴也不闲着,喜欢唱山歌小曲子。她的歌声能使人忘却疲劳,大家都喜欢听。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南岭交通的开发与南北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所通越道"包括驰道、"新道"两次修建的南岭峤道;两汉武帝元鼎间、光武帝建武间、章帝永初间、灵帝熹平间五次新修和改建南岭交通,开创了岭南与内地联系的新格局。其交通的开发为维护大一统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起到了桥梁作用,也为维护岭南边疆的安定起到了安全保障。岭南的珠玑、玳瑁等饰物;翠羽、孔雀、能言鸟(鹦鹉)、白鹇等珍禽;犀象等奇兽;以及异香、美木、异果等物品,北方的缯帛等,往来于南岭南北。而交通的开发,也在促进岭南地区的城市、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晓东 《收藏家》2011,(7):53-53
"金瓯永固"杯,是故宫珍宝馆最引人瞩目的珍品之一。此杯以黄金铸就,龙耳、象足,杯身图案皆减地浮雕,口沿回纹装饰带以下,通体錾刻缠枝花卉图案。花心起托,镶嵌红、蓝宝石及珍珠。图案间隙之地杖,贴饰点翠,可惜大多已脱落。  相似文献   

16.
海潮寺在今翠薇阁对岸,即现在贵州省水电厅一带,祭祀贵州巡抚王三善。刘蕴良写有一联:"海拥碧鲸,慨斯世逆踪谁扫?  相似文献   

17.
"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千岛湖美韵天成,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味。它位于杭州西部,泱泱1093平方公里的风景区是全国最大的森林公园,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AAAA级景区,为国内罕见的一处自然山水妙境。 千岛湖风光秀美,生态环境极佳, "有点甜"的农夫山泉就源于此。这里岛翠、水碧,有着世界  相似文献   

18.
刘锴 《文史月刊》2013,(9):53-53
战国时期,公认的美男子是宋玉。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辞赋大家。《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宋玉是“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意即人长得漂亮,口才又是顶呱呱。文中还用一则例子来衬托宋玉的美貌。说是宋玉的邻居家有位“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的少女,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金钟山位于安顺市若飞东路103号七十三医院内,古木参天,山上原有寺,文革中毁记。对于金钟山建寺的年代,有人认为始于元朝中期,有人认为始于明代中期。根据《安顺府志》和(续修安顺府志》等史料,结合近日发现的《翠松塔碑记》和《重修金钟山路碑记》,参照翠松行迹,对金钟山建寺加以考察,毫无疑问,翠松是金钟山开山立寺之僧人,建寺的时间应在康熙三十八以后,翠松建寺的功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丹崖翠壁相辉映,纵有王维画不如。"嶂石岩山势层峦叠嶂,素有"百里赤壁",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苍茫太行山突出奇构,横空叠起三层赤壁峰屏,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旅游砂岩地貌。"层峦叠嶂"是嶂石岩的突出特征,景观大致可概括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嶂石三叠"俗称"三栈",为三级陡崖,每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