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周玮 《江汉考古》2004,(2):43-47
全面、客观地考察良渚化玉琮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良渚化玉琮功用的基本功课。本在网罗良渚化玉琮出土资料的基础上,分四个部份剖析了和出土玉琮相关的基本事实,并对以往的有关观点做出了一些客观的修正。  相似文献   

2.
作为体现权力和信仰的良渚文化玉器,其种类和组合、品质和数量、形制和刻纹反映了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琮、璧、钺(玉钺杖)和复杂玉头饰,以及标识独特身份的独特玉器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核心内容。神像是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灵魂,具有复杂几何结构、且形制和神像自始至终贯穿的琮,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最重要的代表。反山王陵是良渚古城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等级墓地,M12:98大玉琮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雕琢最为精美的良渚文化玉琮。反山大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玉琮的集大成之作,对其及良渚文化琮的出土情景、形制与结构及其反映的观念与信仰、制作工艺等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良渚玉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3.
说琮     
张明华 《收藏家》2008,(10):57-62
琮的造型,一般为内圆外方,也有一部分圆筒形,晚期个别变异为扁薄弧刃斧形、多角形等。材质主要用玉、石、琉璃、瓷等制作。在我们的讨论中,一般是指“玉”琮。  相似文献   

4.
周玮 《东南文化》2001,(11):60-64
本文简要回顾玉琮名称的渊源,主要探讨了《古玉图考》中有关玉琮的定名,指出良渚文化玉琮的名和形的确定以《古玉图考》为源。在评述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良渚文化玉琮的渊源,提出了宏观上的“一元说”和微观上的“多元说”。  相似文献   

5.
玉琮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琮的缘起和功用,自古至今众说纷纭,迄无定论。从时代最早的良渚文化玉琮形制和纹饰考察,玉琮初创时当具有图腾柱性质。良渚玉琮传播到他种文化地域后,图腾柱性能随之消失,只保留了沟通天地祖先神灵的意义,并最终在周代贵族社会玉礼器体系中,定格为大地的象征物。在这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玉琮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天明 《丝绸之路》2013,(11):58-6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即以崇尚玉器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玉器文化而遐迩闻名。中国最早的玉器可以追溯到8200年前,如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玉玦和辽西查海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管状玉玦和匕形饰等。中国西北地区的黄河流域和渭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远古三大玉文化之一——齐家玉器的重要发现地。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东起泾、渭流域,西抵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畔。玉琮一玉琮二玉琮三玉琮四  相似文献   

7.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玉琮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沙遗址现已出土玉琮24件 ,均出土于Ⅰ区的“梅苑”东北部地点 ,该区域是一处宗教祭祀区 ,时代约当商晚至春秋早期。24件玉琮中既有良渚文化玉琮 ,又有仿良渚文化玉琮 ,还有商周时期玉琮。这批样式各异的玉琮在金沙遗址祭祀区域内的大量出土 ,一方面反映出良渚文化及其宗教思想对金沙遗址礼制系统的影响 ;另一方面反映出玉琮的发展演变过程 ,为研究古代用玉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以器体四隅为视点中心形成中轴对称的结构布局是商周时期方形青铜礼器的重要装饰方法之一,此类装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兽面纹玉琮,商代早期开始用于装饰方形青铜礼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继续存在,西周中期逐渐消失。统治者在设计铸造青铜礼器时刻意模仿被诸多氏族部落所认可的兽面纹玉琮,目的在于藉此笼络其他氏族部落势力,掌控宗教话语权,强化自身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9.
玉琮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近年来,已有多篇文章问世.现作者依据其出土地层关系及器物形态,对良渚玉琮的型式和年代序列再作些探索.一、型式:笔者将良渚文化玉琮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目前发现共9件,分别出土在江苏吴县张陵山、常州寺墩、常熟黄土山、上海福泉山、新沂花厅和余杭瑶山等遗址中.  相似文献   

10.
要讨论玉琮,首先要给玉琮下一个定义。玉琮分为大玉琮和小玉琮两种。其中小玉琮的尺寸与玉管相似,所以,《反山》一书的作者称其为“琮式管”。这种与管功能类似的小玉琮,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论良渚文化玉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琮是良渚文化重器,因其造型奇特精巧、构图优美对称、寓意深奥神秘而著称于世.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瑶山墓中玉琼上发现雕琢精细,令人叹为观止的“徽像”,更为中外学者所瞩目,激起人们去揭示其蕴含奥秘的热情,玉琮遂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研究题目.笔者不掩谫陋,愿就分歧最大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方家.良渚文化玉琮一般可分为扁圆筒形和方柱形两大类,前者外壁以减地法突出四块对称的长方形凸面,每一凸面上都以阴线琢刻有兽面纹,其琮身低矮如镯状,故又称镯式琮.后者琮身外表呈正方形柱体,上比下稍大,四面正中各琢刻有竖向的凹槽一道,同时又多在竖槽两侧凸面上刻出等距的横向凹槽,把琮身分成若干节.每节以四角为中轴,在相邻的两个凸面上对称琢刻出或繁或简的“兽面纹”.琮身上下端(射面)作圆形,中心对钻有圆孔.这便是人们所称的“内圆外方”而中穿孔的方柱式琮,是规范后的典型玉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至今,山东地区曾出土了4件片状的扁薄玉琮,出土时均放置或穿戴于墓主手臂部位,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玉琮形制及葬俗。此种扁琮穿臂葬俗是受到良渚文化玉琮及其葬俗的直接影响,抑或也有若干红山文化玉方形器形制方面的间接影响,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在海岱地区杭头等遗址形成,并在海岱地区延续至龙山文化早期。随后西传至今晋南地区的清凉寺及陶寺遗址一带并有所演变。  相似文献   

13.
周玮 《东南文化》2003,(3):19-24
从玉琮的器形和纹样两个方面着手,对良渚文化玉琮进行分型、分式,并尝试着为玉琮分期,归纳出各期各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黄建秋 《东南文化》2017,(1):127-127
1.良渚——神権主導の複合型古国(宋建)要旨:良渚文化において、神権主導の社会運営が行っている。玉琮は神権の物質化したもので、玉琮を持つものは神権を持つことに等しいと思わせる。玉琮の分割は玉琮の授与関係を示し、神権の授与を示す。各集落が所属するランクは玉琮の持ち方と密接な関係をもっている。それによって、良渚文化は四つのランクに分けられる。良渚文化において、玉琮と玉鉞の使い方は権力構造の変化を示すが、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2013,(11):F0002-F0002,1,I0001-I0004,F0003
1984年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青玉,色青绿,有糖色斑纹。体作方柱形,外方内圆,两端出射。琮体四角圆钝,中贯以浅凹槽分出左右,横向以浅凹槽分节浮雕似蚕节,中孔圆正。此琮质地精良,光洁润泽,纹饰精美,制作精湛,充分体现了齐家文化的洽玉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静宁七宝     
《丝绸之路》2013,(11):2-3,83,87
蚕节纹青玉琮1984年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青玉,色青绿,有糖色斑纹。体作方柱形,外方内圆,两端出射。琮体四角圆钝,中贯以浅凹槽分出左右,横向以浅凹槽分节浮雕似蚕节,中孔圆正。此琮质地良,光洁润泽,纹饰精美,制作精湛。充分体现了齐家文化的治玉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先探讨约于战国时代《周礼》成书时,为何选择了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成为祭祀天地及四方神明的玉礼器,即所谓"六器"。经研究可知,是约战国时代博学的儒者,广纳了周文化里的璧、圭、璋;楚文化里的琥、璜;以及春秋晚期以后三晋地区复古风潮下的玉琮;组装了"六器"的架构。从庙底沟文化、先齐家系、齐家文化、春秋战国、汉代至明代,一以贯之的玉琮文化确知,玉琮的必要条件是方形、主要功能是祭地。黄河上中游史前玉琮是原生性玉琮。反观考古学界近30年来,一直被清末金石学家误导,将良渚文化早期弧形器壁的玉方镯误命名为"琮"。事实上良渚晚期突变出来外壁平直方正厚实的才是玉琮。此类次生性玉琮的发生成因值得探索。晋南清凉寺墓地出土的玉琮,有光素的齐家文化玉琮。1件器壁刻有垂直阴线者,是受到华东风格影响的"晋陕式齐家文化玉琮"。  相似文献   

18.
夏鼐先生把商代玉器分为"礼玉",即璧、琮、圭、璋、璜、琥"六瑞",武器和工具,装饰品三大类,而在汉代玉器中则另立葬玉一类。所谓葬玉是指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塞、玉含、玉握4种。汉代盛用葬玉,但追本求源,其始当在两周以上。夏鼐先生在上文中已经指出,玉衣制度可以溯源于东周时代的"缀玉  相似文献   

19.
张皛雨 《丝绸之路》2011,(14):14-16
齐家玉器文化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玉器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解读甘肃省会宁县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半成品琮形器,探讨了齐家玉器的来源、材质、制作工艺和用玉观念。  相似文献   

20.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吴汝祚中国玉器的产生,在时代上以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赤峰市兴隆洼两遗址发现的玉器为最早,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查海发现的玉器已作鉴定,全是真玉(软玉)①,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能识别玉石的不同。器形有匕、管、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