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九章重返京师 35任职谏官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垂帘听政十一年的刘太后驾崩于宝慈殿,未对仁宗皇帝留下任何遗言,只留下了一份书面遗嘱:"尊太妃为皇太后,凡军国大事皇帝要与太后裁夺处置。"三十日早上,仁宗皇帝接见宰辅大臣时哭着说:"……因为太后病情严重,临终前已不能开口说话,只是屡次拉拽自己身上的衣服,好像有什么嘱咐,朕却不知太后的心意……"参知政事薛奎不动声色地说:"太后大概是在意她身上的衮冕服吧,太后穿戴天子的衮冕服临终,怎么去见先帝?"  相似文献   

2.
<正>翻开史籍,魏晋南北朝之前,我们找不到过生日的记载,人们也没有"生日"这种意识。魏晋以后,陆陆续续有了生日的说法。入唐以后,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相沿成习。上行下效,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渐兴起。在中国文化史上,佛教的传入是一个大事件,它在很多方面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  相似文献   

3.
下月去何处     
《世界》2013,(4):196-197
2013年的汉堡港口节已经是汉堡第824次庆祝其港口生日了在为期4天的港口节期间,将在水陆空上演不计其数的精彩活动。每年这一盛大的节日都将数百万人吸引到易北河畔。1189年5月7日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一世开始向汉堡签发特权,从汉堡城市到北海,易北河上的船只都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从此汉堡市民就开始庆祝汉堡港口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常强 《文史天地》2009,(7):34-35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此话不假,正如一山之上不容二虎一样,一个国家是不允许有两个皇帝的,但却有可能出现两个太后同时存在的现象。有人统计,中国古代历史上,真正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不足一半。也就是说,那些庶出的皇帝,都不是先皇的正宫娘娘所生。这些庶出皇帝登基后,若嫡母与生母都还在世,就有可能出现两宫太后并尊的现象了。前任皇帝的嫡妻即皇后自然被尊为皇太后,而新皇帝的在世生母,其尊号在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表达,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皇太后、帝太后与皇太妃。  相似文献   

5.
《文史博览》2010,(2):37-37
翻开史籍,魏晋南北朝之前,我们找不到过生日的记载,人们也没有“生日”这种意识。魏晋以后,陆陆续续有了生日的说法。 入唐以后,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相沿成习。上行下效,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浙兴起。  相似文献   

6.
江青作皇帝梦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在批林批孔运动刚刚开始的1974年年初,她令天津服装设计人员设计并制作了一件兼有唐、宋、元女服特点的“梅花百褶拖地大袍裙”。裙子的下摆一寸一褶,褶褶绣有梅花。江青还对绣花厂说:只许做此一件,任何人不得再做。”其意当然是皇帝的“龙袍”只能皇帝一人有之意。同时,江青还叫浩亮给她做了三双仿唐“脚踩登云”式千层底鞋,作为“太后鞋”。江青听说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时,曾下令改革过当时的服饰,1974年夏,江青亲自出马,组织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有关人员看旧戏,翻古书,要为中国妇女设计“国服”,最后,集…  相似文献   

7.
美丽聪慧的萧绰,小名燕燕,16岁为皇后,29岁为太后。她开启了辽国的萧太后时代。在她治下,辽国盛极一时,与北宋签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相似文献   

8.
鸥鸟 《湖南文史》2013,(9):60-61
古代有母以子贵的说法,儿子出息了,老妈也跟着扬眉吐气。儿子最大的出息是干什么?当然是做皇帝了,只要儿子当了皇帝,别管他老娘原来地位多么卑贱,马上就能贵为皇太后。然而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特殊时期,儿子一旦被立为了太子,那么他的生母就得立即去死。这就是"立子杀母"的政治制度,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确实长期存在过。这个制度起源于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西汉初年,从刘邦的老婆吕后,到文帝的老娘薄太后、老婆窦太后,再到汉武帝的老娘王太后,多次出现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汉武帝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9.
由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交流融合而培育出来的一代女杰承天太后,积极实施汉化政策。她没有停留在建章立制的层面上,而是着眼于推进契丹社会封建化的长远战略。这一战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圣宗皇帝的儒化教育,二是对官僚队伍的儒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朝末年,她统治着同治、光绪两个皇帝两个时代的政事。 自从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以后,英政府仍不甘心,借清政府腐败无能之机,联合美、德、法、俄、日、意、奥帝国主义国家,向我国进攻。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攻陷天津,八月攻克北京。慈禧太后惊惶失措,带领光绪皇帝和亲贵大臣,仓惶向西安逃跑。  相似文献   

11.
辽朝皇帝的尊号中频繁使用"天"字,从构词方式来看,有动词加"天"构成的和"天"加动词构成的词素,反映了"天人感应"和契丹人信仰萨满教崇拜最高神祇———天神。其中,在皇帝尊号中使用"天"加动词构成的词素最多,年号中也有这类词素,而在皇后和太后尊号中均为动词加"天"构成的词素。辽朝皇帝尊号中使用由"天"字构成的词素,因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故所体现的具体政治内涵也不同。这种在尊号中频繁使用"天"字的政治内涵就是"神道设教",表明君权神授,统治获得了天神的护佑、辅佐,为皇位披上一层神圣的合法外衣。  相似文献   

12.
光绪之死     
在距今一百年前的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名义上是清朝皇帝,实际上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和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皇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相距不到二十小时.  相似文献   

13.
她告诉小戴,那天是她的生日:"我不想说给别人听。脑子里查出长了那个东西后,我就把生日改在了这一天,算起来,我过了两岁了。"  相似文献   

14.
正公元1085年和1102年,是宋神宗"元丰八年"和宋徽宗"崇宁元年",前后不到20年时间,却是北宋政治上最混乱、最堕落和最富于戏剧性的时期。这20年间,经历3位皇帝、两位太后,改元6个年号,分属6个针锋相对的"政治时期":"元丰时期"、"元祐时期"、"绍圣时期"、"元符时期"、"建中靖国时期"、"崇宁时期";"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中国政治戏剧,在这20年间翻烙饼式地来回上演。按照历史典籍的叙述习惯,改  相似文献   

15.
壹壹 《旅游》2007,(4):44-55
2005年11月7号到14号,我到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采访旅行。在我离开后的第一天,11月8日,是我女朋友绿绿的28岁生日,也是我们相恋后她的第一个生日。可我,不能陪在她身边。旅途的每一天,夜里酒店灯下,我给女朋友汇报我的当天旅程,当作生日的情书,用酒店的信纸、信封、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东都洛阳的明堂建造,是武则天借用李唐王朝所具备的政治号召力,来充实完善洛阳所缺乏的国家祭祀功能,提升洛阳在王朝政治象征体系中的地位,让洛阳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都城,从而为革唐代周的政治野心做着礼仪方面的准备。明堂是武则天政治生命中具有纪念碑性的建筑物,明堂从"万象神宫"到"通天宫"的变化,其实是完成两次转换:一是从李唐王朝向武周政权的转换;二是武则天从临朝称制的太后转换成大周政权的皇帝。  相似文献   

17.
苏五 《文史精华》2008,(11):44-52
100年前--1908年11月14日,光绪争帝死于北京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第二天,慈禧太后在北京故宫仪鸾殿病逝.正当壮年的38岁的皇帝与风烛残年74岁的太后竞在20小时之内相继死去,这巧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天坛公园主体建筑之一——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专门用于冬至日举行隆重的祭天典礼的地方,所以又称祭天台或拜天台。每遇皇帝即位,皇子诞生,册封皇后,奉安太后等皇家盛典;或遭自然灾害,有罪臣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周总理去世以后,邓颖超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1978年7月1日,她对秘书说:"今天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我要给党中央写一封信,就是对自己后事的安排。"秘书给她准备好了纸和笔,她给中央写了这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20.
清代早期和晚期出现过两个著名的太后,即孝庄和孝钦。孝庄(图一)为清太宗皇太极妃,蒙古族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出身贵族家庭,父亲寨桑,受封内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她生了清世祖福临,在顺治朝称太后,康熙朝称太皇太后。活了七十五岁(1612—1687年),清史上称她为“孝庄文皇后”。孝钦(图二)为清文宗奕詝(咸丰)妃,满族人,姓叶赫那拉氏,出身旗籍职官人家,父亲惠徵,做安徽道台。她生了清穆宗载淳,在同治朝称太后,宣统朝称太皇太后。活了七十四岁(1834—1908年),清史上称她为“孝钦显皇后”,在世时称“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最巧合的是,这两个太后的经历、资格和寿命都很相近,并且都曾在实际上掌握朝政几十年,直到老死,所不同者只是一个不公开一个公开而已。然而,两人的政治表现和生活作风却大相径庭。她们对近三百年中国的兴衰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和影响。今就可以征信的资料记录将她俩作一对比,并予以评议,当有助研讨清史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