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刘少奇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主要包括党政关系、克服官僚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几个方面,他的这些思想对当前乃至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维兵 《攀登》2005,24(2):7-9
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党政关系的多种模式。在现有制度资源基础上理顺党政关系,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节之点。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把握党政关系的历史性维度和时代性维度的基础上.改进党的执政方式,重构党的执政功能,从而使党政关系在具体性维度上得以合理展开。  相似文献   

3.
师艳玲 《攀登》2011,30(1):53-58
党政关系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政治关系。在我国,党政关系先后历经了"寓党于政"、"以党代政"、"党政分开"以及"党政关系规范化"四个阶段。历史发展的进程告诉我们,党政关系规范化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党的领导,积极发挥人大的作用,实现党政关系的法治化,建立党政信息公开机制,都将有助于实现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第二轮志书要编写好政治体制改革,展现其全貌,突出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要从三方面入手:一要选择好政治体制改革的记述方式,做到科学合理,系统反映政治体制改革的全貌。二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司法制度改革、党政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准确记述其要点,丰富政治部类的内容。三要构建好篇目框架,并囊括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三青团参与政治及其与浙江各地方政治势力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焕鹏 《史学月刊》2004,15(3):65-7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基层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种政治势力随中央政权向基层渗透的深入对地方政治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浙江三青团于1939年成立后,积极参与浙江“新县制”与“地方自治”,这样就造成了浙江地方上党政团绅对地方政治资源进行激烈争夺,引发了地方政治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中央政权向基层政治渗透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高放 《炎黄春秋》2008,(5):26-28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相比之下显得滞后,因此导致党政官员腐败加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深层潜在的危机加深。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当前我同社会主义改革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我们才能满盘皆活,走向通途。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党地方层级的党政关系中,县一级的管理一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县党部与县政府一直存在的矛盾导致了国民党在基层统治的薄弱和政权的不稳定。对国民党县党部与县政府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和广大民众高度关注并希望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良好愿望与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相对滞后的矛盾,说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单单有愿望是不够的。要想使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能够向前发展,不能靠愿望,要靠动力。因此,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问题乃是弄清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寻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契机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准确把握各历史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和广大民众高度关注并希望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良好愿望与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相对滞后的矛盾,说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单单有愿望是不够的。要想使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能够向前发展,不能靠愿望,要靠动力。因此,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问题乃是弄清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寻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契机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准确把握各历史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高锴 《炎黄春秋》2012,(9):65-66
读贵刊今年第6期米鹤都文章《中共十三大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感到惊愕。作者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述说1986年研讨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和问题,认为"它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实质上并不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党政分开’上面","是从概念出发、从体系出发、从终极价值出发,以理想化、合理性作为衡  相似文献   

11.
李庄 《攀登》2006,25(6):81-83
党政关系的实质在于执政党如何领导并掌握国家政权,并实现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领导与治理。要有效解决党政关系问题,必须把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做到党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人大对党实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各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轮县志应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记述,突出时代特色。应重点记述四个方面:一要记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重新恢复和不断完善县、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县一级建立与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内容;二要记述检察体制、审判制度、律师制度等司法制度改革的内容;三要记述两次较大规模的党政机构改革;四要记述以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为主线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我党党政关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过渡时期我国党政关系的研究从微观上讲 ,对过渡时期党政关系的研究 ,是党史界和政治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这些研究中 ,分歧较大的是关于党政体制形成和确立的时间问题。庞松、韩钢二人的文章是研究建国后党政关系问题的开山之作 ,颇有影响。他们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作为党政体制确立的下限。他们认为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我国确立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基本格局 ,即一元化领导原则及其领导方式和具体制度、党的领导结构系统等。[1]陈雪薇把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为党政体制确立的下限 ,认为当代中国党和国…  相似文献   

14.
周拓 《炎黄春秋》2014,(4):86-86
《炎黄春秋》2012年9月号高锴先生著文批评米鹤都当年6月号文章,米文认为1986年研讨政改“落脚点放在了实质上并不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党政分开上面”,而高先生则认为,“党政分开”名为解决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只是一种委婉说法,实质上是为纠正“以党治国”;高先生文章末段列举了当年若干拟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些改革却正是米鹤都不认可的。  相似文献   

15.
战地党政委员会是抗战时期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掌理沦陷区工作的党政军联合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抗衡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协调战地国共两党两军的关系。战地党政委员会于1939年3月正式成立,到1940年上半年,各战区及边区均设立分会。战地党政委员还会同各职能部门组建了一些临时机构。战地党政委员会为了加强对沦陷区的政治控制,致力于基层政权的建设和党务政务的统一,加大文教、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对民众的组织与训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形势的变化及工作成效不彰使战地党政委员会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以党内合作为形式的统一战线中,由于国民党组织规模大,历史经验丰富,掌控着党政财军大权,从各方面对中共加以防范与压制,中共很难改变劣势地位并得到较大发展。两党政治上不能兼容,组织上重重矛盾,加之中共秘密活动及在力量不足时提出争夺领导权等口号,加剧了两党斗争,终于无可避免地遭到国民党镇压。  相似文献   

17.
怎样选择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宇 《炎黄春秋》2008,(10):30-32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人手也是可以的。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当大体同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得已的埋单,大多与不同步紧密相关。1982年邓小平尖锐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都深感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26年过去了,此前的摸着石头过河,可以走过浅水区;面对重点难点,我们已经绕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已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继续再绕,既无空间,也没时间。  相似文献   

18.
罗敏 《区域治理》2022,(2):13-16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实现了行政管理观念的重大调整,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以及自身建设等重大成就.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远的历程,尤其是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早已超越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政府、社会、市场主体间矛盾增加,为此,我们应该继续深化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9.
善治视野下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序明 《攀登》2010,29(4):68-72
善治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给政府管理改革带来了机遇,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了新的要求。善治要求调整党政机构的设置,实现党政关系运转的有效性;要求理顺党政职能的定位,提高党政关系信息公开的透明性;要求规范党政运作的方式,实现党政关系规范的法制性。  相似文献   

20.
这次研讨会上提交的续修省志经济部类篇目设置(草案),我认为基本上是成熟的。它不但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江苏经济的时代特色、现实情况,而且结合实际,便于实施。如,独立设置改革开放志,可以浓墨重彩地记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为了使经济体制改革、行业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得以反映,篇目中对经济部类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整,一些不再占主要地位的如煤炭志给予降格处理,一些占主要地位的将升格处理,如人民生活志。篇目草案归类合理,分工明确。我认为,这个草案在修改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避免成为部门志;2.避免相互矛盾、冲突;3.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