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2013年4月,在陈策将军诞辰120周年之际,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海南省档案局联合制作"陈策将军文物图片展",该展览共分三个部分:"追随中山,义胆忠心""英勇抗日,誉满海内外""重主广州,不幸辞世",全景式地介绍了独腿将军——陈策先生的传奇一生。展览中,2件陈策先生后人提供的文物格外引人注目:"受伤纪念"子弹项链和K.B.E.勋章。这2件文物见证了1941年12月8日至25日,香港沦陷时陈策将军惊心动魄的18天。陈策(1839—1949),原名明唐,字筹硕,1893年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今海南省文昌市沙港村)(图一)。陈  相似文献   

2.
四川籍革命人士李鹤林出生于20世纪初.自小成绩优异。赴法勤工俭学时参加爱国运动。刺杀臭名昭著的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陈策。本文记叙了李鹤林的早年生平、勤工俭学、刺杀陈策和投身“大革命”的生涯,同时简要介绍了造就这位革命者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为了实现民主主义的理想,不但积极组织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民主革命的理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回国领导革命。1912年12月3日,孙中山又提出了“钱币革命”的倡议。孙中山钱币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设银行,发行钞票,以代  相似文献   

4.
从1926年12月13日“武汉临时联席会议”成立到1927年9月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前后应有10个月时间。而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公开背叛孙中山的革命纲领后,到1927年7月15日公开“分共”,经历了一段与蒋介石南京政府的合流过程,武汉国民政府从形式上也最后解体了。本谨按照历史事实的进程,阐述“七一五”武汉国民政府被分裂的真相。  相似文献   

5.
博文 《纵横》2008,(4):16-20
白驹过隙,屈指算来三原于右任先生乘鹤西去已逾44载。1906年,于右任先生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后,即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后举凡有关西北革命大计,孙中山先生总是多所倚重。近年来有关这位"西北奇才"的革命事迹,不少报刊皆有披露。至于于右任先生的草书艺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从事革命活动近40年,在其周围集结了一大批为民主革命英勇奋斗的骨干分子,柏文蔚即是其中的重要一员。柏文蔚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和中华民国两代,曾做过许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他不仅在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辛亥革命后继续追随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孙中山与柏文蔚有着长达20年的战友情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与孙中山的关系时断时续。辛亥革命以来,阎锡山出任山西都督后,背离了孙中山及其倡导的革命,且为固位及维护自身利益反而与北洋势力关系密切。但其并未与孙中山完全决裂,而是在孙中山有一定政治上升空间时,又不遗余力地和孙中山联络。当然孙中山的革命也需要阎锡山的加盟。阎锡山对孙中山的态度和行为始终从政治当权者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和理性决定。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香港之行——近代香港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莫世祥香港是孙中山相继接受近代中等和高等教育、萌发革新与革命思想的地方,是孙中山等革命先行者据以发动中国民主革命的最早策源地。自从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组织乙未广州起义,因失败而被迫...  相似文献   

9.
建国近四十年来,对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虽有了显著的进展,可是对柏文蔚这位历史人物的研究却做得很少,研究成果不多。柏文蔚是孙中山的革命战友柏文蔚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尽管籍贯一北一南(分别籍属安徽省寿县和广东省中山县),年龄悬殊10岁(分别诞生于1876年和1866年),但由于处身在同一历史时代中,柏文蔚又是孙中山之革命大纛下的一泣重要战士,而成为孙中山的革命战友。他自1905年在南京参加中国同盟会,至1925年孙中山逝世,整整20个年头,长期追随孙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孙中山联俄后的联英活动张北根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俄政府特使越飞共同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最后确立。国内史学界或认为此宣言"反映出孙中山丢掉对帝国主义幻想,转而寻求国际革命势力的愿望"①;或认为它"标志孙中山由寻求西方大国...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中,我曾给孙中山先生当过贴身卫士,跟随中山先生经历了长期的革命运动。直到1921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我在广州参加战斗突围后,才离开了孙中山先生。 1909年,我在南京第九镇三十三标二营当士兵,那时我们第九镇称为新军,每个战士都有一定的进  相似文献   

12.
萧友梅(1884—1940年)与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同为广东香山县(1925年改名为中山县)人,1889年随父亲移居澳门后,与孙中山相邻为居,来往密切,成为世交。萧友梅自幼学习古文,又接受新式学堂教育。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当时在日...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承蒙许多日本友人的襄助,梅屋庄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梅屋1886年生于长崎,15岁到上海学习,酷爱中国文物及美术。19岁赴美留学,后在朝鲜、海参崴、南洋、香港、厦门、新加坡等地从事电影摄制业,成为日本电影托拉斯的董事。1894年,梅屋与正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的孙中山相识,两人因志趣相投,义结金兰。 以后,孙中山先生在日本革命活动,常假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晚年进行的两次北伐,是他坚持民主革命、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的重要军事活动。1921年孙中山统兵讨伐桂系军阀平定桂局后,于次年2月在广西桂林设大本营举行首次北伐,3月中旬北伐受阻后,孙中山决定回师广东,设大本营于韶关,改道江西继续出师北伐。  相似文献   

15.
在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的武汉三镇,有两尊孙中山铜像分别耸立在武昌和汉口的繁华街区,它们不仅寄托了武汉人民对孙中山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而且富有象征性地展示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历史联系。1911年10月IO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从形式上看与孙中山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起义爆发之日,孙中山远在美国。然而,这场革命正是在孙中山的旗帜下进行的,是他的思想和人格所培育和影。响的一代湖北革命志士所成就的。早在1897年,湖北留日学生吴禄贞、傅慈祥等即在日本会晤了孙中山,此时孙中山正在海外广泛联系革命同志,这可谓是孙中山接…  相似文献   

16.
姚雨平先生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第一任主任,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族民主革命。1922年,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后,避居惠州西湖百花洲,姚雨平奉孙中山先生命赴惠州晤陈,企其回心转意,再投身革命。 陈知姚的来意,默然久之。其泛舟西湖,陈  相似文献   

17.
孙霄 《岭南文史》2011,(3):15-20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一生中,为推翻封建帝制,实现共和之理想,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先后领导了十次反清起义。其中,1895年策划的乙未广州起义由于组织工作不严密而流产了。但孙中山认为“此为中国革命军举义之始”。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流亡海外,他们一面鼓吹中国革命,一面等待时机发动和策划新的起义。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2月初,日军进攻香港,正在港主持相关工作的陈策策动同仁侨胞协助港方抗战,并于香港沦陷后率领英军七十余人成功突围。他为此于1942年被英皇授予"帝国骑士司令勋章"(即K.B.E勋章),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个中国人。陈策事后为呈请叙勋向军事参议院报送总报告一份,详述此段经历并作总结。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是基于他明确表述和阐释的"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概念,将此两者合并概括的特指性称谓。回想1999年笔者赴台湾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提交并发表拙文《〈建国方略〉著述时期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述论》(随后以《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为题,辑入个人论集《晚清政事探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一晃十几年过去,重新检视该文,在此基础上进而作扩展性思考,综合审视其"革命破立观",就此略陈刍荛之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与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蒋介石,一个是革命的伟人,一个是背叛革命的罪人,两人泾渭分明,似乎不能相提并论。然而历史的事并非如此简单。蒋介石追随孙中山,从辛亥革命起,到1925年孙中山逝世,前后至少有十四年的交往。本文试就历史事实,简述其要。(一) 蒋介石最初认识孙中山,是通过陈其美的推荐和介绍的。蒋介石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生于浙江奉化,童年时代,正值戊戌变法以后,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高。其家离宁波很近,而宁波又是1842年鸦片战争后被列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从宁波到上海,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