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柳叶形剑是古代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很具地方特征的青铜短剑。其主要特征是剑身似柳叶,扁茎无格,剑身基部斜收与茎接,茎上一般有两穿,剑身有中脊,脊侧或有血槽或平斜无血槽。在巴蜀文化研究中,这种青铜短剑是最引人注目的器物之一。笔者对这种剑的渊源谈一点看法,企望对巴蜀考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文博》2019,(6)
流行于西周中原地区的柳叶形青铜短剑,因复合剑柄技术而与众不同。它的衍化始终以强化剑柄为线索,最终衍化出身柄连铸的新型短剑,成为秦式短剑的重要源头。除了自卫、征战以外,西周柳叶形青铜短剑还应具有一定的刑罚功能。  相似文献   

3.
略论人面纹扁茎铜短剑钟少异本文所谓人面纹扁茎铜短剑,是指先秦时期一种独特的铜剑。它的剑身呈柳叶形,剑身基部普遍装饰一正视的人面纹,或圆脸无发,或长脸有发;扁茎,茎上有穿孔,茎的下部较宽,且两面均做出四槽。这种青铜短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传世品,一...  相似文献   

4.
1985年4月,茂汶羌族自治县石鼓乡农民梁茂成,在房屋左侧取土修厕所时,距地表2米处,挖到石棺葬墓一座,随葬品物有陶双耳罐、陶豆、陶单耳杯、陶罐、青铜短剑一把等。除铜短剑未毁外,其余均被社员挖毁。此剑造型和铸造颇具特点,近似柳叶形,剑身扁平,柄微鼓,柄身中有脊  相似文献   

5.
青铜短剑是一种近身防卫用或猎杀野兽用的武器,公元前2500年左右青铜短剑在伊朗和印度已经出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青铜短剑从近东经高加索流传到东欧并开始传播到草原地带.早期的短剑柄部又细又窄,需要另外加上木柄或骨柄使用,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公元前17世纪的短剑柄与刃部开始连铸①.  相似文献   

6.
中原地区西周青铜短剑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时期的青铜短剑在中原地区约发现40余件,有些标本的年代可早到周初,可以印证文献中有关周人用剑的记载。西周时期已形成几个青铜短剑系统,并存发展。中原地区的短剑,应是受早期巴蜀文化以及中原晚商文化短剑的影响,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短剑系统,其形制与北方、南方同时期的短剑明显不同,相互影响均较少。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青铜短剑的分期及形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古代青铜文化中,有两种比较引人注目的文化遗存,这就是以T字形柄曲刃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和以匕首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两组不同的遗物群。这两个系统的青铜短剑,在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命名。前者在国内一般称为双侧曲刃式铜剑,近年也有人称之为东北系铜剑;后者在日本称为"绥远式青铜短剑",认为是"绥远式"青铜器群中的一种。也有称后者为"远东塞斯安"、"中国斯开泰式"、"鄂尔多斯式"、"中国西伯利亚式"铜剑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北方地区銎柄式柱脊短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时期,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的的青铜短剑,出土数量多,形制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从考古学角度观察,是深入了解北方青铜文化和古代民族最为重要的器物之一。关于北方地区青铜短剑的分群研究,在首先认识了东北地区的分体曲刃剑和内蒙古长城沿线的联体直刃剑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又逐渐认识到北方地区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自成一系的短剑。这种短剑,柱脊、銎筒式柄、叶刃多呈波浪状曲刃。身柄的结合方式与联铸体直刃剑相似,曲刃、柱脊剑身又与分体曲刃剑相若。基本形制似乎介于上述曲刃剑和直刃剑之间,但又都有明显区别。这种短剑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有著  相似文献   

9.
苏奎 《四川文物》2007,(2):86-89
学术界对“A型曲柄短剑”的认识尚且模糊,以至于对其命名、功能及使用方式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作者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形制观察和出土状态分析。以及与西南夷系统和中原系统青铜短剑的比较研究,初步认为“A型曲柄短剑”是作为剑的复合型器物,即具有剑、戈、刀等多种功能和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青铜短剑时代:春秋现藏: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特征:短剑为曲刃式,呈琵琶形,因此也称曲刃青铜短剑或琵琶形短剑。中间起脊,脊断面呈六棱形,双边刃锋利,靠剑锋有血槽,短柄。并附有加重器、剑镖、七连环、松石坠。加重器铁矿石质,磨制,呈枕状。剑镖为扁圆形,外铸有三角几何纹,上有一个穿孔,嵌有一镂空扁球形铃。剑鞘接七连环,七连环青铜铸制,按大小序列套接,其中最大环呈多股绞合状,下有绿松石坠。相关背景资料:曲刃青铜短剑是古代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一种短兵器,形制多样,是我国北方青铜文  相似文献   

11.
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偶然发现的卡拉苏克型青铜器中,从南戈壁出土的一件不大的青铜短剑,格外使人感到兴趣(图一)。短剑长23厘米,以浅红色的青铜铸就。剑刃锋利,剑体中间有脊,剑把两侧有平板式剑格。剑柄稍弯,横截面呈椭圆形。柄两面分别饰有两条图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鄂西境内的长江及其交流清江流域附近进行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批巴蜀青铜器。所出土的铜器按器物的用途可分为:兵器、乐器、容器等。其中尤以青铜兵器、乐器出土较多。现择其几件铜器简介如下。扁茎无格柳叶形剑又称“巴蜀武”剑。在湖北的宜昌、恩施、襄阳等地均有出土。而以鄂西出土数量最多。其中宜昌的当阳、枝江、长阳、秭归以及恩施等地发现的剑又多于其他地区。这种剑是巴蜀兵器的主流。例如1973年——1975年枝江建省化肥厂  相似文献   

13.
解放初期,四川省绵阳县涪江沿岸出土了几件巴蜀式铜兵器,现收藏于绵阳市文管所。戈 1件。通长21.7、内长5.5厘米。援狭长且直,有中脊直通援后部的桃形穿,无胡,援本近阑处有两长方形穿,弧形刃,内上有一穿。内两面铸有巴蜀式刻纹(图一;五;七:2;八:7)。剑 3件,分两式。Ⅰ式1件。通长38.7、宽5厘米。剑体呈柳叶形,有中脊,扁茎无格,茎上有两小圆  相似文献   

14.
湖南境内出土的扁茎铜短剑共120余件,绝大多数出自春秋战国墓中。可分为4型15式。除西周人面纹短剑之外,其余分别是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之物。其演变情况大致是:剑身由短变长,剑首、剑镡(格),血槽从无到有。这些扁茎铜短剑的族属:长沙金井所出人面纹短剑是来自中原的周人之剑;楚人入主湖南之前的短剑是越人之剑;战国宽镡短剑可能是濮人之物;在楚人入主湖南之后,不少越人的扁茎铜短剑被楚人所接受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1985年秋,蓟县翠屏山乡西山北头村民挖菜窖时,在距地表140厘米的土层中,发现1件青铜短剑。据发现者讲,短剑出土时完好,后从剑格处折断,剑身丢失,现只存剑柄,残长8厘米。柄首扁圆形,中间饰镂空图案似双角倒卷,角下有斜格交叉,镂空处原来似有镶嵌,现已脱落。剑茎扁圆、中空,上镂3行共18个长方孔(见图)。  相似文献   

16.
人面弓形格铜剑是一种剑身有人面纹图案,剑格呈弓形的青铜短剑。这种短剑,形制独特,地域性强,目前只发现于岭南地区,其中包括广西的百色、田阳、柳江、贵港、灵山,广东的广州,香港的大屿山、赤立角、南丫岛和越南的清化、海防等地,已知总数仅10多件。这类短剑流行于战国时期,其铸作方法是用双面合范,将首、茎、身一次浇铸而成。茎、格、身均有纹饰,铸作工艺精良,纹饰精细,虽然在地下掩埋二千余年。一旦出土,去其锈斑,依然寒光逼人,使人很容易想起曹魏诗人  相似文献   

17.
1985年8月,榆社县城关村民在县城东北三角坪取土烧砖时,发现1件青铜剑,后交县博物馆收藏。此剑保存较完整,锋刃锐利。柳叶形剑身,中起脊,断面呈扁菱形。菱形窄格。柄两端呈喇叭形,圆首。通长45.2、身长36.2、首径3厘米(图一、二)。剑身后半  相似文献   

18.
秦俑坑出土的铜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秦始皇陵侧第一号兵马俑坑的发掘工作中,于1979年6月26日出土了一件类似短剑的青铜兵器(图一)。以后在1980年和1981年又相继发掘出土同类兵器十余件。这种兵器虽似短剑,但有格有茎而无首,柄后有带铜镦之长木秘遗迹。因此这类兵器并非短兵,而是长兵,以前称为"短剑"是不正确的,经考定应称为"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注:"长钰,长刃兵也,为刀而剑形,《史记》作长铍,铍亦刀耳。"《左传·昭二十七年》:"夹之以铍。"铍,  相似文献   

19.
<正> 北方式青铜饰牌主要是指发现在我国北方长城内外铸有动物纹的青铜饰牌而言。由于最早发现于内蒙鄂尔多斯草原以及河套地区附近,所以又称之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这种动物纹在国外称之为“野兽纹”。具有动物纹和动物立体造型的青铜器,其出现时间很早,至少在商代中期以前就把动物立体造型运用在武器之上了。北方青铜器上的动物纹,一直延续到西汉或更晚的时间。青铜短剑、刀子、马具、带具、饰牌等,都包含在这一类器物中。就北方式青铜器整体而言,青铜短剑、青铜刀子和动物纹饰牌,是北方式青铜器构成的三要素。而青铜饰牌则是这三个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铜车马御官俑佩剑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车马问世,引起史学界极大关注.十多年来,学者们对它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只对铜车马上两个御官俑的青铜佩剑谈谈自己的看法.两柄青铜假剑铜车马上的两个御官俑,是皇室的高级驭手,他们头戴鹖冠,扁结高挽,眉毛胡须修剪整齐,身着浅绿色锦缎长襦,腰系革带,足登翘尖齐头方口履,标明了他们身份不同于一般驭手.二号车御官作跽坐姿态,腰佩40厘米长的短剑.一号车御官作站立姿势,腰后系着一柄70厘米的长剑,绦带左侧佩有玉壁和流苏,无疑是等级标志.笔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