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祭祀是古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礼典,其基本目的有四: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祭祀目的有不同的侧重:祭祀起源之际,祭祀的目的主要是消灾去祸和感恩图报;到了宗法社会,祭祀除了原始的攘祸和求福的目的之外,又特别增加了政治功能;而至现当代社会,祭祀基本上只是为了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
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官府兴建的关闸,位于莲花茎上,是古代澳门地区与内地交通的咽喉,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利用相关历史文献并结合中外历史地图、古旧照片资料,详细分析了明朝官府设置关闸的时间、位置和目的,明清官府对关闸的重建和修缮,关闸的建筑特色和门禁制度,以及澳门新关闸建成的时间、建筑形制及其作用的变化,从多个视角展现了澳门关闸的历史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3.
桂林城市水系人工渠坝的建设早有历史记载。例如,唐贞元十四年(798)筑伏波山河岸驳堤,宋代修朝宗渠,明代在桂林市区修建了一重要水利工程——虹桥坝。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水神信仰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民俗研究》2010,(4):154-164
洞庭湖水神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远古时代就应运而生了,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信仰对象、信仰方式和信仰心理分别经历了由自然神向人神、由娱神到娱人、由神圣到世俗的嬗变。洞庭湖水神信仰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和不断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今社会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变迁的历史过程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取得共识。本文认为,今洞庭湖地区在先秦两汉时期尚处于河网沼泽平原阶段,没有形成大型湖泊;进入魏晋南朝隋唐时期,今洞庭湖地区的湖泊水体得到快速扩展;唐后期至清前期,今洞庭湖地区的湖泊水体面积处于全盛阶段;自清中期以来,随着长江来沙量的日益增加,湖泊进入明显的萎缩阶段。历史时期洞庭湖的形成与变迁主要取决于洞庭湖区的沉降速度和长江干流的来沙量。  相似文献   

6.
陈力 《上海地方志》2023,(3):69-78+96
淀山湖的形成和历史变迁与太湖平原的形成与发育密切相关。在自然力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约在战国至汉代,今淀山湖地区陆沉为谷水;至宋代与古马腾湖、谷湖等相连才逐渐形成淀山湖。宋元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围湖垦田,淀山湖的湖域面积处不断萎缩之中,其入海泄水通道亦经历了向北流入吴淞江到东南流入黄浦江的演绎过程。  相似文献   

7.
湘粤古道是南岭走廊路程最短的过岭通道,由几条南北纵向的路线为主干,并以几条东西横向的路线联通,构成一个水、陆混合的完整路网体系,以郴州—宜章—乐昌为主线,其他为次,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先秦时期处在民间自发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明确的路线。秦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对岭南行政管理的政治需要,湘粤古道作为沟通南岭南北最便捷的官道得以正式确立。六朝至唐宋时期,政治、经济中心逐渐东移,湘粤古道的作用有所降低,部分路线进行了调整。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湘粤古道的货运功能得以急剧扩张,除原有的路线进行整修扩建外,还新辟了不少路线,相互之间的联接也更加完善,最终形成了定型的路网体系。  相似文献   

8.
灞河是西安市东部渭河支流,古都长安重要的天然屏障。灞河河道历史变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是西安历史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研究了灞河中下游河道的历史演变和环境影响,认为毛西村以上灞河中游河道演变主要表现为河道下切、西移,通过研究灞河右岸阶地,计算出了灞河中游河道自形成以来的西移、下切量。中游河道变迁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白鹿原原边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毛西村以下的下游河道秦汉以来河道位置比较稳定,文章提出汉代灞桥在段家村、下水腰村一带,汉代漕渠在解放村附近与灞河相交。历史上灞河下游河道变迁主要表现为河床淤积抬高,隋初至元代淤积量为2米左右,元代至清代淤积量为2.68米。河道淤积影响下游桥梁、渠道安全,沿河洪水灾害威胁严重。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伴随蓝田县人口快速增加,秦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西北地区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 ,除包括今之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 5省、自治区外 ,还当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西半部与山西省。其下又可分为 8个二级自然区。这一地区在历史时期以迄现代 ,生态环境发生了多方面的明显变化 ,主要是 :1 .天然植被大多消失殆尽 ;2 .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3.土地沙漠化扩大 ;4.高山冰川雪线后退 ,冰雪储量减少 ;5.河流湖泊变化显著。一些河流河道流程减少、发生断流 ,有的湖泊湖面缩小、甚至消失 ;6.绿洲萎缩。总结其变化特征主要为 :生态环境变化主要反映在干旱化、沙漠化与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既有气候干旱化的影响 ,也与人为活动关系密切 ;生态环境变化在历史时期以秦汉、唐、明清时期最为显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更趋剧烈 ;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广泛深远 ,不仅制约着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威胁着其周边地区 ,尤其是其东部华北平原与京津地区之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辛兆义 《神州》2014,(14):192-192
声乐演唱技法是随着时代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声乐艺术在我国发展很早,从远古至隋唐时期,声乐已自成体系,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结构。从技法表现上看,声乐演唱的方式有很多中,如说唱、戏曲、歌舞等,将“气”、“字”、“声”、“腔”四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认知操作和演唱技巧,提高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声乐演唱技巧在变迁过程中,其技法与艺术理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声乐演唱技法内容,深度解析在历史变迁环境中,声乐艺术的特征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清朝康熙年间,锡伯族从伯都讷、齐齐哈尔等地迁至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后不久,就自己筹集银两,建立了锡伯家庙。从此,它成了一个民族守望了三个世纪的精神家园。三个多世纪以来,锡伯家庙历尽沧桑,新世纪里,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终于得以修复和重建。锡伯家庙,是锡伯族早期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历史遗迹,它不但是锡伯族人心中的"圣地",也是我们弘扬锡伯族"西迁"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2.
尚红玉 《神州》2013,(14):29-29
水碓逐步代替人力驱动的杵臼和践碓,固然是民生的自我改进,但也与两汉时期的国计有关。因为从有关史料可知,这种效率最高的粮食加工工具最初主要是由官方掌控的,其目的也在于大规模加工军粮。  相似文献   

13.
14.
一、引言《礼记·王制》曰:“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之求。又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器械异制,衣服异宜”。目的是“达其志,通其欲”。服饰即为人类必需生活用品,也同是美的追求和享受。中国(原)人如此,被称为“蛮”的岭南人也不例外。特别是由于岭南地理区位偏远,资源环境特殊,经济开发较迟,土著势力强大,中外文化交流较多,近现代社会经济更呈后来居上之势等,反映在服饰文化上,即具有与地理环境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多元文化结合,引领近现代服饰潮流等历史特点,在中国服饰文化格…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北京是河流湖泊纵横、水源丰沛的城市,其中多数河流由于河水清澈、环境优美,成为闻名的旅游胜地。但是,北京南城的龙须沟则因为它沿河两侧垃圾成堆、河水污浊、臭气熏天,是有名的为害一方的臭水沟。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自1924年创校至今八十年来,在风风雨雨的历史进程中,经历起迭兴衰的历史波涛不知凡几。黄埔师生中,无论是国民党人还是共产党人,他们虽然一生戎马,久历政坛,能文能武,继而成为国家的重臣名将,世界名家。他们都以曾在辉煌的黄埔史上,经历过革命熔炉的战斗洗礼而视为一生重要光荣和骄傲。  相似文献   

17.
福州南台万寿桥位于台江中亭街南面闽江上,它的前身为浮桥,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解放大桥,至今有900多年历史。本文拟就南台万寿桥的历史变迁作一介绍。一、浮桥浮桥始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时为王祖道知福州,他见南台江面广阔.行人渡江困难,便征集工匠以楞岩洲(中亭街一带)为中心,南北各造浮桥1座。  相似文献   

18.
依据《辽史》记载,对辽代皇帝祭祀先祖的行为进行统计,包括辽历代皇帝谒陵、祭庙、奉安石像等行为。辽代为死去的帝后设殿,各有其名,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该帝(后)之庙,故此辽代皇帝谒某殿、至享于某殿、拜御容于某殿,均属于其祭祀先祖的行为,也一并进行统计。通过对辽代统治者进行此类行为的频次、对象、间隔时间等方面情况进行梳理,从而试图对影响辽代先祖祭祀活动诸多因素,有更多的了解。同时通过统计,对辽代先祖祭祀中,庙祭与墓祭的地位差别,以及先祖祭祀与祭山、祭水等行为的重要程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9.
汉中地区生态资源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森林植被的变迁、重要野生动物减少灭绝等方面论述了汉中盆地全新世以来生态资源的重大变迁。认为唐代以来的“畲田”农业开发、频繁的伐木修栈、尤其是明清时期移民进入汉水上游大规模的垦殖活动以及极端缺乏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措施是造成汉中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资源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隋唐时期的金城关 ,在今兰州市西固区的青石 ;现在所说的金城关是宋代绍圣四年(10 97年 )才建的 ,遗址在中山桥北偏西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