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本·卡尔敦的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代史学发展趋势 ,对阿拉伯史学大师伊本·卡尔敦史学观的现代意义作了诠释是有意义的事。卡尔敦有关“内在史学”和“外在史学”、史学的整体性和多学科研究的讨论 ,确与当代史学有相通之处 ,而且其有关论述对我们当前的史学研究 ,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从中国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当代学者对史学通俗化研究所投入的热情及所取得的成果,是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所没有的。回顾与反思当代史学通俗化研究的道路,我们发现这一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概念模糊到概念清晰,由学科附庸到学科自觉的发展过程。首先,当代学者对史学通俗化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从理论上解决了史学通俗  相似文献   

3.
1994年 3月 2 1日 ,我们访问了刘大年先生。大年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很高兴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向先生问候 ,说明对这次访问 ,白寿彝先生很重视 ,曾两次同我们谈到这次访问的事 ,我们希望大年先生就当前我国史学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史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年先生很忙 ,这次能接受访问 ,很不容易 ,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大年先生说 ,白寿彝同志同我谈过几次 ,你们的刊物《史学史研究》我能收到 ,刊物上的访问记 ,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访问记讲得很好。你们要我谈的问题 ,我可能要交白卷。说到这里 ,大年先生笑起来。他说 ,我…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史学史研究》是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国内唯一的史学史专业的刊物。经常阅读这本杂志,对于我们继承祖国优秀的史学遗产,对于了解史学史研究的状况和提高史学史教学水平,很有帮助.刊物重视对当代和世界上各国史学的研究,这对电学工作者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发展史学工作也是有益的.同时,从许多文章中,我  相似文献   

5.
张桂萍 《史学月刊》2003,(8):113-119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是当代史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料之一。发掘和继承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我们史学创新的起点,这是当前历史条件下史学发展的要求。近50年来国内关于史学传统的研究从整理史学遗产工作开始,对史学传统的研究逐渐从内容的总结上升到对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的挖掘,并就一些史学传统之间的联系和现实意义展开讨论,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从中可以预见中国史学传统研究的趋势和前景,为新时期史学进行新创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研究中,逐渐开拓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领域——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从筚路蓝缕到收获硕果,瞿林东先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瞿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7卷本出版在即。本刊特组织刊发这组文章,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在中国史学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传统史学理论的关系、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西方史学批评的比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联系等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内在价值、研究方法和中国特色。当代史学繁荣的背后,也正面临着客观公允的史学批评缺失的困境。我们期望这组文章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开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新局面;也希望古代史学批评的果实,能够滋养当代史学批评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研究中,逐渐开拓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领域——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从筚路蓝缕到收获硕果,瞿林东先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瞿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7卷本出版在即。本刊特组织刊发这组文章,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在中国史学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传统史学理论的关系、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西方史学批评的比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联系等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内在价值、研究方法和中国特色。当代史学繁荣的背后,也正面临着客观公允的史学批评缺失的困境。我们期望这组文章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开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新局面;也希望古代史学批评的果实,能够滋养当代史学批评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我们很早就希望有一个机会拜访王桧林先生。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不仅在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领域里有很高深的造诣,而且对中国史学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注意中国史学发展的过去、现在,也关心史学的未来,希望中国的史学理论有一个大的发展,希望中国史学适应我们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后面一点,还是鲜为人知。九二年岁末,经过联系,王桧林教授接受了我们的访问,用整整半天,谈到他对史学发展的看法,对史学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指导和推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发挥史学研究的作用,推动着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史学研究以史鉴  相似文献   

10.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当代史学史上是一位有重要成就的史学家。这是他的治史业绩和他的学问基本特徵所决定的。他旧史学理论探索的兴奋点、治史的着眼点,也是他的史学工作明显的特点,是冶史为了推动史学的发展,而发展史学又是为使史学工作对社会的前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先生说总结史学遗产是“为推进史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力,使它们为我们的新史学提供营养。”又说;我们要“为开拓、创造中国史学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从先生的治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为发展当代的史学作出了怎样的持久的努力,由此我们也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当前史学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近代史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读《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许殿才近代史学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伴随着救亡图强的时代旋律和中西文化“两极相逢”的矛盾冲突,走过了110个春秋,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财富,同时也客观地提出了研究这份遗产,为当代史学提供借...  相似文献   

12.
史学中的跨学科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中的跨科学方法是当代科学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史学中的反映,它既包括现代自然科学,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方法以及数量方法等在史学中的运用,也包括史学以外其它社会人文科学方法在史学中的运用。关于从现代自然科学中形成的系统方法和数量方法在国内史学运用中的研究情况,我们拟另文加以整理介绍,本文则侧重介绍史学以外的社会科学方法与史学结合中产生的史学跨学科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作了初步划分,并从五个方面,即:一、口述史学的内涵和学科界定;二、口述史学的基本特征;三、口述史学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关系及其科学性问题;四、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五、口述史学的功能和价值,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朱绍侯是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主治秦汉魏晋南北朝史,是实证史学研究中实践唯物史观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典范。其史学研究的理论色彩,主要表现在坚守实证研究中的整体性思维,重视历史研究的溯源性、过程性考察,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基本立场,遵循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四个方面。朱绍侯史学,对当代实证史学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越 《史学月刊》2022,(7):32-37
<正>从20世纪20—40年代唯物史观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到1949年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主导地位,再到改革开放后形成以唯物史观为主导的中国史学多元发展的态势,及至当代主流史学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过了从边缘到主流、从封闭到开放、从反思到继续探索的曲折发展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体系中处于何种样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趋势而在学术和现实中发挥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总结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的史学回顾与前瞻──访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向燕南10月18日,我们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访问了在这里工作的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二个多小时,戴逸先生侃侃而谈,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做了概要的回顾与充满信心的展望。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嬗...  相似文献   

17.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和《罗德尼·希尔顿的中世纪:历史主题的探讨》两本著作,从多个领域和角度回顾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及现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立足新形势、新角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与目的论、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史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关系等问题,显示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对这些新动向我们进行了介绍,尽管在一些理论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与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当代史学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关于“白寿彝史学论著奖”的设立与首届获奖论文的评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一、“白寿彝史学论著奖”设立缘起设立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跨世纪史学人才的一项新举措。北师大历史系创立于1902年,90...  相似文献   

19.
王严 《史学理论研究》2023,(4):98-108+159
尼日利亚是当代非洲史学最早的诞生地之一,以伊巴丹学派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史学曾享誉非洲内外。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尼日利亚史学出现了史学组织、历史学专业招生与史学的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危机。民族主义史学家从历史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等方面反思本次危机,认为这是民族主义史学自身研究内容与方法上的缺陷和政府实施忽视人文社科系列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应对危机的举措:改变过去经验主义的做法,注重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提倡重今薄古,加强对当代史的研究;超越政治史,将史学研究扩大到族群关系史、经济史、国际关系等与非洲当代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主题,并主张改进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论“历史的碎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西方史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宽泛,研究课题日益多样化。西方部分史学研究者从历史研究领域极大拓展的现实中,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处身于“历史学爆炸的时代”,于是,就从“整体地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观念出发,用“历史的碎化”来概括当代西方史学研究的现状,并就此提出质疑和批评。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在评介当代西方史学研究现状时,对于“历史的碎化”现象同样表示关注,尤其“整体地把握客观历史”的观念在中国史学界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对此现象更是高度警觉,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中国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