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军国主义狂热笼罩的日本新闻传媒失去了理智与道德.在1937年12月侵华日军进攻中国首都南京的战役中,日本随军记者与日本各大新闻传媒多次作了不实报道:既凭空捏造中国军民防守的南京"完全变成了一个鬼魂哭叫的死亡街道",又在日军尚被阻击在南京远郊时,几次虚报日军"占领"南京的"胜利消息",引起了日本的"举国狂欢".此举遭到一些知情者的质疑与批驳,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丑闻与笑料.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侵华日寇无视国际公法,灭绝人类理性,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面对谴责,日本理应深刻反省战争罪行,但数十年来,日本不断歪曲侵略历史,否认战争罪行。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在东京审判时就曾狡辩说,进攻南京并非事前计划,而是战事发展"迫不得已"的"意外"。尤其是日本方面还用参谋本部下达的所谓"制令线"的命令,来标榜日方高层在进犯南京的问题上是克制的。但大量资料证明,日寇进犯南京以及制造大屠杀是有计划、  相似文献   

3.
经盛鸿 《民国档案》2005,1(2):98-104
1939年10月日本当局在南京组建"中国派遣军"后,由新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华中日占区发动与推行了一场"东亚联盟"运动.它既是石原莞二在"9·18"事变后提出的"东亚联盟"理论的实施,又是日本当局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摆脱对华战争的泥潭,而提出的对华新的政治谋略运动.这场运动在华中日占区的起伏与变质,表明了日本侵华战争日益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是值得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战时,它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的象征,战后的审判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民众的这一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其象征地位继续延续,在东西方冷战的政治格局下,又与"反对美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和"中日友好"等现实政治相连接,在此过程中,因被误用而扭曲变形.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的日本教科书事件,使南京大屠杀再次成为新闻舆论的中心,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双重推动下,南京建立了纪念馆和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得以向更深层次延伸.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战机开始不断空袭南京。此后,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处于劣势的中国空军,勇敢顽强地与来犯日机展开了殊死搏斗。南京的天幕上,几乎天天上演着血与火的悲歌。空军健儿血战碧空"八·一三"事变次日,上海市长俞鸿钧以特急电向南京军事委员会报告日军将  相似文献   

6.
在200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1周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经盛鸿教授的新著<恶魔的吹鼓手与辩护士一一战时日本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上、下册)由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系"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的最新一册.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深化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8.
正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以阴谋手段,在沈阳皇姑屯车站炸死张作霖,企图乘乱全面夺取中国东北地区。1948年11月4日,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书,依据"皇姑屯事件",将1928年1月1日确定为对日本战犯起诉的起始日。"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1928年春夏时节,中国政局发生急剧的变化:南京的国民政府下令发动"第二次北伐",  相似文献   

9.
日本宣布投降后,决定于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正式受降仪式。然而,却有一位国民政府"假钦差"捷足先登,抢在正式受降之前,在南京大肆"劫收",他就是时任国民党桂系第七军中将副军长兼鄂豫皖边区指挥官李本一。李本一打着"受降"的幌子使用敲榨勒索手段,大肆敛财,演出了一出出闹剧。最终,李本一以被判处刑罚,闹剧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0.
我们问过每一名采访到的日本士兵,你们当时在南京的时候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一位日本士兵竟然回答我们说:“我们在南京的时候实在是太热了,没有水喝。”我们采访了这么多日本士兵,没有人表达过他们对南京大屠杀非常后悔  相似文献   

11.
《纵横》2007,(9)
《十校宣言》的历史背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大好河山落入敌人之手。1935年《何梅协定》后,日本不断向华北增兵,加紧策动华北"自治",妄图建立第二个傀儡政府。而南京国  相似文献   

12.
最近二三十年来,日本的史学界和舆论界,对于当年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血腥往事,聚讼纷纭,大致可以分为三派,一派叫做"肯定派",相信在南京屠杀了30万甚至40万人,前些年,日本二战老兵东史郎记录其经历的《东史郎日记》已公开出版,我国亦翻译出版。东史郎生前亦再三表示,南京遇难军民30余万人这个数字完全可信,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吕敏 《钟山风雨》2008,(4):48-50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实现军事占领、建立傀儡政权后,为配合侵华战争形势的需要,彻底铲除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和民族精神,在广大民众中培养亲日情愫和亲日分子,日伪当局在其统治区的中小学及民众中大力普及日语教育。南京特别市作为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及其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日本的右翼势力与一些政要经常发表讲话,在否定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史、否定南京大屠杀史的同时,也否定日本强征慰安妇及其罪恶。本文仅以日军在南京一地实施慰安妇制度8年的血铸的事实,反驳日本右翼势力与日本一些政要的荒谬言论。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5月23—24日,由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主办,六朝博物馆、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六朝建康城·东方大都会"国际高层论坛在南京成功举行。正在进行中的《剑桥中国史·六朝卷》的两位主编,即美国学者丁爱博(Albert E.Dien)、南恺时(Keith N.Knapp),日本学者中村圭尔、佐川英治、小尾孝夫,以及来自南京大  相似文献   

16.
黄继溥 《文史精华》2007,(12):18-20
在抗战胜利已经62年的今天,日本的极右势力仍在否认侵华历史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而在惨案发生的当时,就有许多国际友人敢于在血雨腥风中救助中国难民,而且视"揭露暴行乃是一种道德义务",纷纷向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那么谁是最先向外界揭露这一惨案真相的呢?《谁最先向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惨案》一文告诉了我们谜底。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在抗战时期较长一段时间内曾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陪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南京国民政府还曾于1932年迁都洛阳,并将其定为"行都",大概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日军兵临城下,国民政府被迫"搬家"1932年1月,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同时有数艘日本军舰驶至南京下关江面,并做战斗准备,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日本鹿屋海军航空队隶属于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其基地设于台北,主要装备为陆基攻击机和轰炸机。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鹿屋海军航空队频繁出动战机,对中国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进行了猛烈轰炸,尤其在空袭南京期间曾多次实施轰炸。以下编译内容为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所藏日本鹿屋海军航空队空袭南京的部分档案史料,记载了该航空队空袭南京的时间、攻击目标、部队编制、空袭经过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微博热议     
《环球人物》2013,(3):12
环球人物杂志V:日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以民间人士身份访问南京。他在遇难者纪念石碑前默哀,题字时还刻意将名字中的"由"改成象征友好的"友"。然而,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第一个万人坑前仍冒出一句:"这是真的遗骸吗?"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纵火、劫掠等暴行。为掩盖丑行,日军采取封锁新闻和虚假宣传的手段,编造"日本军亲切关怀难民,南京充满和睦气氛"的谎言,粉饰太平,混淆视听。国民政府通过新组建的对外宣传机构"国际宣传处",开展了对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国际宣传,以赢得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一、国际宣传处的组建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方采取恶人先告状的伎俩,连日用英语对外广播,竭力将责任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