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雄逐鹿,问鼎中原——在中国历史上,河南总是扮演着政治、军事的主角。从地理上看,河南处在中国版图的中心,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腹地,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河南伴着滚滚黄河走过了8000年的文明史。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在河南境内绵延出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9,(11)
<正>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如黄河之水,激荡澎湃,奇丽多姿。作为河南现代美术领军人物之一的谢瑞阶,以其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尤其是黄河为题材的山水画享誉中国现代美术界。他于50年代至60年代多次跋山涉水,行程万里,深入到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七省区的黄河两岸,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了解黄河的水情及水利建设,对黄河的文化内涵有深刻的领悟。他锐意创新,突破前人藩篱,在对黄河的性格刻画和画水、  相似文献   

3.
正《康熙帝如何治理黄河》1128年,金人攻打南宋,东京留守杜充开决黄河大堤,以水为兵,阻挡金军骑兵南下。这导致了黄河在今天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境内分多支南流,然后夺淮河入黄海,这是黄河非常重要的一次变迁。这次黄河南派一直持续了700多年,在一开始的时候,南派的黄河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河道,分股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境内泗、汴、睢、涡、颍等河流的河道,主流最后夺淮河的河道流入黄海,漫淹沿线地区,为祸非  相似文献   

4.
蒲津渡遗址     
蒲津渡遗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城西15公里的古蒲州城西门外,西北方向110米处,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 这个渡口有座桥,名曰“蒲津浮桥”。它是黄河上最早的浮桥。肇自我国春秋时期鲁昭公元年,即公元前1369年,共延长了1900余年。在我国桥史年代上居第一位。 自桥毁后,再少有人过问,虽有人觅找过桥的遗物,也从未找着。直到1989年秋,县博物馆才将蒲津桥东岸的遗物,发掘  相似文献   

5.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大汶口文化西来,到达河南东部、中部甚至西部地区;湖北屈家岭文化北渐,到达河南西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两者在河南交汇,这在中国考古学上是独树一帜的。从地层叠压关系可以看出,它们往往介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反映了这一系列文化的消长、取代和变迁。大坟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深入河南所到之处,对与之相遇的晚期仰韶文化产生较大影响。河南的大坟口文化展示了黄河中下游古代文化的交流,而河南的屈家岭文化则连接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发展潜力巨大。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强黄河生态保护、确保黄河长治久安、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又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区域错位发展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河之旅     
窦贤 《丝绸之路》2010,(5):12-16
一条大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这就是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孕育了人类的文化和精神,那些散落在黄河流域成千上万的人文景观让我们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8.
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日军在河南境内先后发动了10多次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节节抵抗后退至黄河以南,豫北沦陷。日军在黄河北岸与中国军队隔河对峙。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奔腾不息,横亘在中国中部大地上。沿着黄河线旅游,您不但可以观赏黄河的磅礴气势、峡谷平湖等胜景和两岸独特的风光,更能饱览沿途众多的名胜古迹,体察独异的乡风民情,深究中华民族之源,可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今文明一路歌”。 黄河从陕西潼关流入河南,在台前县张庄进入山东,河南境内长约711公里,沿岸旅游景点众多。现把东起开封西止三门峡近400公里长,黄河中游最佳处的主要景点向您介绍如下: 中原旅游名城开封,北濒黄河,南通江淮,战略地  相似文献   

10.
河南自古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因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方是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古代河南大部分属于豫州,居九州之中,所以又称“中州”和“中原”。在历史上河南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地名,我们已无法稽考,不过至少可以断定在商代就已开始了,因为在甲骨文中发现商代在河南有一些地名资料。所以,我们说当人类最初从事社会生产劳动之时,有了文字,人们为了“度地居民,本有定居”,于是就产生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工程与刘庄遗址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河南视察黄河时曾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五十多年前伟人的这句话,成为了中国最初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设想。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17—18日,"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性转型发展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校举行。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联合主办,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及海外的百余名经济地理学者出席论坛。河南大学副校长宋纯鹏出席论坛并致辞。开幕式由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主持。  相似文献   

13.
福州南台万寿桥位于台江中亭街南面闽江上,它的前身为浮桥,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解放大桥,至今有900多年历史。本文拟就南台万寿桥的历史变迁作一介绍。一、浮桥浮桥始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时为王祖道知福州,他见南台江面广阔.行人渡江困难,便征集工匠以楞岩洲(中亭街一带)为中心,南北各造浮桥1座。  相似文献   

14.
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黄河河患中心从江南段向其上游的河南段推移,康熙末年、雍正初年的几任河臣均把治河重点放在河南段。河患中心的转移和治河重心的变化推动了雍正年间河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了江南黄河、豫东(河南、山东)黄河的分治。雍正二年至八年(1724-1730年)间,先后担任副总河和河东河道总督的嵇曾筠在河南推行以开挖引...  相似文献   

15.
蒲津桥始末     
古蒲津桥,在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它是横跨在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有1900多年的桥史。历代许多帝王将相,都十分关注它的兴修、改建、使用。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履行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卓绝的造型艺术,光辉灿烂,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2007,(8):F0002-F0002
刘淑琴,祖籍河南,毕业于河南大学和北京画院首届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华夏黄河画派研究会会长、北京沟通无限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艺轩书画院特聘画家、人民网书画频道专家顾问团画家。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2月24日,由郑州大学主办的"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博物馆等单位的50余名学者,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一、"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刘庆柱认为黄河是中国的象征。"黄河""黄帝"居"中","中"是国家的象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讲"河山",河指黄河,山就是太行山,"河南与河北"、"山西与山东",撑起古代中国的富庶与博大,把中华文明的源流阐述得具体而直白。想象太行山脉,北起北京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绵延出中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的界线,为黄土高原镶上一道美妙的金边,又为华北平原竖起了千里屏障,阻挡着源自北方的大漠狼烟,还有西伯利亚刮来的阵阵寒风。太行山就是这样美丽,充满人情味儿。  相似文献   

19.
《旅游》1997,(1)
九千万河南人民喜迎’97中国旅游年——河南省推出的主要旅游线路(1)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郑州(黄河游览区、乘气垫船游黄河、汉霸二王城、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省博物馆)→开封(相国寺、铁塔、龙亭、包公祠、宋都御街、山陕甘会馆)→登封(少林寺、中岳庙...  相似文献   

20.
<正>一.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据史料记载与《黄河志》的统计,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其中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重大改道有六次。第一次重大改道:在上古时期,黄河在下游"播为九河",分多股入渤海。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