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丽微 《神州》2013,(6):112-112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语文成绩的高低又是高考成败的关键,语文中的作文分值为60分,作文又成了高考语文的重头戏,所以,高考语文"成也作文,败也作文",下面,笔者浅谈一下高考作文成功的关键:一、审题精准高考作文写作要求中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审题的要点,是立意的根基,是观点的依托。高考作文必须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的分数。有的同学行文中只字不提原  相似文献   

2.
中考作文占了试卷的半壁江山,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总的印象今年的作文得分偏低,高分不多。对于新一届九年级学生而言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作文训练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简述我的看法,以供九年级同学参考。一、网上阅卷,作文阅卷教师普遍注意四个方面第一眼看审题。主要看文章的审题是否准确、角度的切入是否得当、立意是否准确鲜明。作文跑题了,那你的文章也就被立即判为"死  相似文献   

3.
初三同学很快就要参加中考,为了帮助同学们在中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提醒大家写应试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会审题审题、立意、选材、框架文章(写提纲,打腹稿)、成文、修改文章,是写作流程中最重要的六个步骤。不同的命题样式,审题有不同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作文= 1/2语文,作文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如何写好考场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篇章结构等几方面对中考作文写作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富有指导性的意见,相信同学们细读之后,一定会收益良多。  相似文献   

5.
【中考真题】题目:悄悄地提醒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60分)【试题解析】一是深入审题,立意精准。审题,是作文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审题细致,立意才能不偏不倚,内容才能紧扣命题;审题不细,容易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失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作文题型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体现了高考作文改革的方向——淡化审题要求,放宽文体限制,鼓励创新思维。根据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笔者预测2003年高考作文试题仍将会是“开放中有限制”  相似文献   

7.
伍艳 《南京史志》2023,(12):26-32
<正>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作文的“意”就是“帅”,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审题与立意之重要。中考语文卷总分120分,限时120分钟,其中大作文除去书写5分,满分为40分,用时40分钟左右。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就必须要在审题立意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到比较简单的而且适合我们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需要的经验教学,是我们最需要的。审题、解题、点题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郭丹燕 《神州》2013,(32):73-73
如何让学生写出构思新巧的考场作文,每个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审题:找准角度首先对作文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不致因遗漏信息而偏离题意。一般来说,作文试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材料做全面的阅读,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并对组成材料的各个部分内容作准确、细致、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何文珍 《神州》2012,(27):83-83
长期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乡村孩子怕上作文课,尤其是藏区乡村孩子们更怕上作文课,因为乡村孩子们见识少,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更少,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这种困境和现状,在乡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教师都会有很深的体会。我在乡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十四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血,可谓费尽心思但收效平平。从前每次上作文课,从审题到作文,从用词到谋篇,每个细节都做到绘声绘色,滴水不漏,可孩子们总是大眼瞪小眼、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较受青睐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作文命题方式往往先提供一段材料,然后对材料稍加分析引出话题,要求学生围绕话题展开,可以“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但自由度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审题。如何审清话题作文的题意?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审读材料,把握其意思及作用话题作文不像材料作文那样必须要紧扣材料、提炼观点,作为一种命题形式,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所给的材料只起引子的作用,对话题不构成限制;有时所给的材料对话题则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很多画面需要近观,只有近观才能观察得更加清楚,才能更加真实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有些画面的观察,我们需要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像油画,只有远观才能看出点名堂。对于当前的中考作文,近观后的见解我们谈过不少,譬如怎样审题、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今天我们不妨站远一点来观察,只是说说一些与作文相关的话题,也许能为我们打开一个窗口,提供一些言说作文的新视角。你在作文训练上用了足够的时间吗?作文水平确实能较好地综合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从理论上说,大到道德情操、审美…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将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一年。继2004年首批参加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学生进入中考之后,2005年将有500多个课改实验区的学生进入中考。关注2005年的中考命题改革,必须着眼于2004年中考命题的新成果、新动向。具体到2004年作文试题的命制上,我们发现,《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和正在对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着重要影响。落实“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中考作文命题要求,按照既有利于贯彻《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又有利于中考选拔人才的原则,许多  相似文献   

14.
李猛 《南京史志》2022,(Z1):34-38
<正>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参加中考的关键时刻,本刊特别策划了中考作文考前专题辅导系列,从本期合刊开始,一直到6月中考结束。考前辅导主要从审题立意、结构、内容、选材、细节等方面进行。“写作文最怕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回答:“怕跑题。”诚然,一旦偏题走题,即使自己才华横溢,也会陷入“滑档”的尴尬境地。因此,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写好考场作文的前提条件是内容切合题意。要做到切合题意,就应在审题上下足功夫。从写作的结果看,作文的范围、角度、中心、材料、文体、表达,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与审题不够准确、全面有关。随着命题作文的升温,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全面地谈谈命题作文的审题技法。  相似文献   

16.
富志花 《神州》2012,(33):144-144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作文教学一向是公认的难题。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工作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快乐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作文知识的传授,也是语言艺术的演示,同时亦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审美教育,把作文的人文性、实用性和工具性有机统一起来。"以学生为本"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基本要素。归根结底,作文教学还是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塑造自身人格,实现人本精神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郭利芳 《神州》2012,(21):119-120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相似文献   

19.
王雅静 《南京史志》2022,(11):23-26
<正>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参加中考的关键时刻,本刊特别策划了中考作文考前专题辅导系列,从2、3期合刊开始,一直到6月中考结束。考前辅导主要从审题立意、结构、内容、选材、细节等方面进行。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充实的内容、开人心窍的思想,还要有巧妙而自然的结构。材料光是丰富还不够,还要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相似文献   

20.
王文堂 《神州》2012,(15):158-158
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常为作文烦恼,甚而至于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作文,至少不至于害怕作文呢?“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好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