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波罗地海沿岸,东欧北部以及伏尔加河中游沿岸居住着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的民族:爱沙尼亚人、卡累利阿人、维普斯人、萨阿米人(或称拉伯人)、科米人和科米—彼尔姆人、乌德穆尔特人、马里人、莫尔多瓦人。爱沙尼亚人(自称爱斯特拉谢德人)构成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基本人口。他们也居住在列宁格勒州、普斯科夫州和鄂木斯克州,拉脫维亚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阿布哈玆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爱沙尼亚人的祖先是操芬兰语的部落,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时就出现在现在的爱沙尼亚的土地上。稍晚一些,在他们的  相似文献   

2.
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了持续近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全面解体。从1988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要求更大的经济和政治自治”给联盟蒙上阴影开始,到1991年9月苏联正式承认  相似文献   

3.
由古通古斯的靺鞨部落建立的渤海国(公元698~926年)囊括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国东北及朝鲜的大部分领土.  相似文献   

4.
<正>苏联在它存续的69年中,随着地域的不断变化,其国徽也在不断修改,具体表现在其发行的纸币上。1922年12月,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南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组成)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国徽在1923年9月22日完成全部设计。苏联国徽由旭日照耀的地球之上的铁锤与镰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1936年12月建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哈宣布独立,将首都设在阿拉木图。1994年7月6日,哈萨克斯坦议会决定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阿克莫拉。迁都的原因是:阿拉木图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处于地震活跃地带。  相似文献   

6.
林钧永 《新疆钱币》2005,(1):47-49,57
寄多罗人的早期历史尚不清楚,据说在四世纪中期,他们曾征服过索格底亚那(粟特),但他们在该地区统治的时间很短,大约在公元366—376年问被来自金山(今阿尔泰山)的(口厌)哒人赶出了索格底亚那,被迫南迁到巴克特里亚,并夺取贵霜一萨珊王国在吐火罗的领土(今阿富汗北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这时,他们的首领寄多罗已成为在吐火罗各部落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王忠孝 《历史研究》2020,(2):110-126
罗马人大规模的领土征服从共和国中期一直持续到公元1世纪初。奥古斯都时代,罗马知识精英头脑中的世界观念以其高度的包容性和无边界性为主要特征。尽管"边界"一词在不同史料中拥有多个定义,但罗马帝国早期缺乏清晰、固定的实体边界背后,呈现出的是"无远弗届"的疆域观念。这种模糊的边界观反映了罗马霸权形成过程中,权力与领土之间相对松散的关系。从公元1世纪晚期到2世纪中叶,罗马世界变得愈加整合,帝国的疆域轮廓也更加鲜明,这种变化呈现在同时代罗马作家的作品中。不过,维吉尔笔下"无远弗届"的世界观依然有较强的生命力,至少持续到公元3—4世纪。  相似文献   

8.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接壤,这三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哈萨克族人、吉尔吉斯族人和塔吉克族人在中国新疆都有分布,只是有的民族在名称上有所区别而已。  相似文献   

9.
中亚是一个极不确定的概念,本文所说的“中亚”是“历史含义的”中亚,它大致包括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叶库曼和国和哈萨克共和国南部、阿富汗北部与伊朗东北部(即历史上称为“吐火罗斯坦”和“呼罗珊斯坦”的地区)。在海陆未发达之前,东西方的物资、文化交流都要通过这一地带,容易受到外来影响,所以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在古代,中亚地区基本上是一个“大国争霸”的舞台,各种民族在这里来来去去,出现过各种战争和动乱。阿拉伯人的入侵,伊斯兰教的传入促进了中亚封建制的确立和发展,中亚成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草原丝绸之路”考察简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派,有幸于去年4月19日至6月18日在原苏联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草原丝绸之路”考察,乘汽车经过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五个中亚共和国,行程1.3万公里,并参加了在希瓦和塔什干举行的两个“草原丝路”学术讨论会。参加全程考察的中国学者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相似文献   

11.
公元840年,我国向西迁移的回鹘人在原唐朝的北庭和安西两都护府所辖的大部分地区,即在现今中国的新疆北部和西部与苏联的吉尔吉斯、塔吉克、哈萨克东南部和乌兹别克东半部这一广大地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喀喇汗王朝,一直存在到1212年。它对中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突厥语各民族的形成和对突厥-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喀喇汗王朝的历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国外的一些历史著述中已列为专章,有的甚至长达60页之多。然而在我国,对于这个为我国的维吾尔  相似文献   

12.
柯勒依部是哈萨克部落中的一支。按照当时的处境,如有一个属白骨头贵族来担任部落的执政,柯勒依部才能提高在整个哈萨克民族中的地位。乾隆五十三年(1788),柯勒依部派人去晋见右部汗(中玉兹)阿布勒必斯,请求派一个“脱里”(脱里系成吉思汗后裔,属白骨头贵族)来执政。阿布勒必斯于是派第六个库库岱来到斋桑诺尔一带的阿巴克柯勒依处  相似文献   

13.
九世纪中叶,居住在漠北地区今叶尼塞河上游的东突厥东山再起,黠戛斯部落大破回鹘,杀其可汗,迫使回鹘诸部逃散西迁,其中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占据唐贞观14年(公元640年)灭亡的汉族曲氏高昌王国的领地,以高昌(在今吐鲁番县城东南六十余里的哈刺火州)为首府,建立起了高昌回鹘政权.高昌回鹘以哈剌火州和别失八里(又称北庭,在今新疆吉木萨儿境内)为中心,向西发展,至十世纪末期,疆域面积已扩展到东接甘、肃二州,西至葱岭,北界天山,南越戈壁,兼有吐鲁番、塔里木两个盆地,还跨  相似文献   

14.
1925年1月20日,日苏两国在北京签订了《日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规定两国关系基本法则的条约》(简称《日苏北京条约》),宣布两国建交。日苏的建交,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反映了列宁提出的“……全力争取改变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使它从战争关系变为和平的和贸易的关系”的方针的正确。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倡导的“为争取和平而宣战”的苏维埃外交口号,到日苏建交之时,已获得卓有成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苏维埃人民(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分子)的斗争,是在“死亡或者胜利”的口号下展开的。1918年9月初,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一个军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9月2日决议说:“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切力量和资财都归反对暴徒武装斗争的神圣事业支配”。  相似文献   

16.
现在罗马尼亚国家的领土,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一)瓦拉几亚(Wallachia)(二)摩尔达维亚(Moldavia)和(三)特兰斯尔芬尼亚(Transylvania)。这一带地方在古代住着达西亚(Dacia)人,故其地也叫达西亚,公元二世纪初期(101—102年)罗马帝国征服了达西亚,罗马帝国统治这块地方前后约一百七十年,在这期间罗马的移民如潮水一般地湧来蘼淼酃姆缢紫肮?以及奴隶,隶农制度也随着在这里传播起来。公元三世纪末期由于当地人民的起义以及蛮族的压迫,罗马帝国被迫放弃了这块领土。此后  相似文献   

17.
突厥蛮研究     
突厥蛮(tyrkmεn)是对所有接受了伊斯兰教的乌古斯人、葛逻禄人、克普恰克人的通称,由突厥语自称之词演变而来。构成该群体的部落大多出自形成于西汉的乌古斯部族,其中既有乌孙的本体部落,也有被乌孙兼并的塞种部落。此外还有突厥化的印欧人种部落葛逻禄。随着历史的变迁,突厥蛮人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土库曼、乌孜别克、维吾尔、阿塞拜疆、哈萨克、塔吉克、巴什基尔、卡拉卡帕克、鞑靼、土耳其等现代民族的重要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2月21日成立的独联体,标志着1922年12月30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宣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彻底破产。纵观这一  相似文献   

19.
阿迪盖人、卡巴尔达人、切尔克斯人、阿布哈玆人和阿巴津人都列在阿布哈玆—阿迪盖民族集团之中。阿迪盖人、卡巴尔达人和切尔克斯人(他们都自称为阿迪盖人)是在文化和语言上同源,所操语言相近,从而组成了阿布哈玆—阿迪盖集团特殊亚群的三个民族。他们都是北高加索西南部和黑海沿岸土著居民阿迪盖各部落;苗特人、吉赫人和克尔克特人等的后代。公元五世纪,吉  相似文献   

20.
马里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谢尔努尔区图书馆运用丁各种参考书目提要:编制了推荐目录;向读者和机关报道新书、印发节录和进行书报述评。这些措施和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