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1959年在河南郑州南关发掘的一座西汉晚期墓葬中发现的一套陶宅院。陶宅院共由六部分组成。前有门房,前壁偏右开一门,后壁有一门道,为宅院的门户所在。后为正房,悬山顶,下有台基,是宅院主人起居之所。右有高楼一座,当是宅院主人的活动处所。左有庑  相似文献   

2.
王辉 《文物》1992,(10)
1985年8月,山西省榆社县城关村民烧砖取土时发现1件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剑。剑身有铭文2行24字,原报道释为"工吴王(月古)发訾谒之弟季子所扃后余厥吉金旬曰其元用剑"。细读之后,觉得有些释文似不尽妥,因草此小文。1."(月古)发□谒"铭称"工(?)王(月古)发□谒",原报道释"谒"前一字为訾,说"‘訾’通疵,《说文》:‘疵,病也。’"又引《说文》:"谒,白也。"因此解释此句大意为:"吴王诸樊  相似文献   

3.
<正>1860年,第三次大沽口战役爆发,英法联军再次入侵天津,当时英国军队中有军医随军。天津沦陷后,英军在天津城东门外(天主教仁慈堂旧址处)建立了一家施诊所(英文称hospital)。中英《北京条约》签订后,  相似文献   

4.
简牍文献中"訾"与"赀"是不通用的。"訾"表资财,"赀"表赀罚。訾税,即按照资财的价值或数量多寡征纳的一种税。岳麓书院藏秦简反映秦的赋税制度中已有针对普通吏民的訾税,后经两汉至三国吴始终未废。不过其征纳程序有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秦时通过自占家訾,以资财数额多少按比例为征。至汉以"算"为征收单位,王莽时期有短暂的"訾三十而取一"。西汉抽"算"的方式灵活,数额和次数不固定,东汉中后期才逐渐固定为万钱一算,每算120钱。东牌楼东汉简和走马楼三国吴简户籍简中的"訾",是"訾算"的简称,为征收訾税而设。目前公布的材料显示分10个额度征收。汉武帝时的"以訾征赋"、吴简中的"户品出钱"均为据资产而征的税目,但不是訾税,它同秦汉史料中的"户刍"、"户赋"一样,性质上属户税。  相似文献   

5.
初夏的早晨,北京海淀区苏州街上已熙熙攘攘。沿街是一溜饭馆,而我们想要采访的礼王园却大门紧闭。佯装订餐的食客,我们得以从侧门进入,身旁一直跟着位旗装打扮的“太监”,路遇的盛装服务员“宫女们”则不断地行着隆重的请安礼。清时的礼王园有园林和宅院,如今,园林部分成为一家高档餐馆,宅院被辟为另一家餐馆。一路游览下来,作者康晶很是感慨,商业化的餐饮运行扭曲了园子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虽然李叔同很早就去了南方,但天津是他的出生地,他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和部分青年时代,因而天津是这位一代奇才、一代高僧成长的摇篮。一188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李叔同(名文涛)出生在天津河东(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今陆家竖胡同)2号。他的家宅是一所长方形的三合院。后来他在《忆儿时卜诗中写道:“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人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好戏,光景婉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鸣,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描写的就是这个院落。李叔同祖籍浙江平…  相似文献   

7.
正一在陕西神木市的老城,出钟楼往西十数米的右边狭长深巷里,有一座距今四百余年历史的古宅,叫张氏能忍堂。相比神木其他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能忍堂建制似乎略逊一筹,但无疑是最有故事的一座大院。不必说这是原八路军前总秘书长张友清烈士的故居,单宅院本身的历史变迁,里面所浓缩张氏家族的百年沧桑,  相似文献   

8.
胡汉民建立“新国民党”后,即向各地发展。其中,华北党部包括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绥远、察哈尔七省及北平、天津、青岛三市,党部机关设在天津原英租界伦敦道(今成都路)47号路永定里30号(庆松里)。对此,刘承烈和刘人瑞两家的两代人都记忆忧新。我们是刘人瑞的子女,对这所建筑物至今仍留有印象。这是一所三层小楼,每层两大间,一层半和二层半各有一小间(电台在庆松里时,就设在二层半的小间内),三层另有平  相似文献   

9.
我们家祖籍河南潢川县,祖辈长居于当时的河南省省城开封,住在鱼市口街(河道街中间向北)原70号(现35号)院。这里原是一座传统建筑模式的三进四合院,前院出租,我们家居于后两进院中,有房26间(今已拆去,改建为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大楼)。  相似文献   

10.
游皇城相府     
郭汪 《文史月刊》2007,(1):F0004-F0004
名气极大的皇城相府在山西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是由该村领导人带领群众开发的。该村古时有名,是因清代出了个大臣、学者陈廷敬(1639-1711),号说岩,晚号午亭,曾做过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并任《明史》、《康熙字典》等书的总裁。该村如今有名,是凭借了陈廷敬一家的宅院,大举开发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1889—1927),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白坚武(1886—1937),先后追随军阀李纯。吴佩孚,后来积极投靠日本人策划伪华北国,卢沟桥事变后,被国共两党联合通缉,不久被捕,以“汉奸首领”罪处死,为世人唾弃。 这两个人之间,有过一段情谊。一 1907年,18岁的河北乐亭人李大钊乘暑假之便与同学到天津投考学校,当时天津有三种学校正在招考:一是北洋军医学校;一是长芦银行专修所;一是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年轻的李大钊感于国势濒危,萌发研究政治以求救国…  相似文献   

12.
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1870年6月21日)天津城内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由于此案是法国领事丰大业率先三次向中国官员(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及天津知县刘杰)开枪,并打伤刘杰跟丁高升所触发,法国外交官是天津教案的肇事者,后又为激愤的民众所杀,因此清廷十分...  相似文献   

13.
石耘 《文史精华》2001,(7):23-27
河南渑池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著名的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会盟之地,是举世闻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发祥之地。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县城东关南街(现海露大街95号),有一座具有典型豫西民居特点的普通院落。该院坐南朝北,分前、中、后三进小院。前院紧临大街,有东西厢房各3间;中院现已无房,砌有一圆形花坛;后院有上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各3间;整个院落均为砖、坯墙体,小灰瓦屋顶。这是当时渑池著名的大粮商、抗日民主人士李小六的宅院,1938年11月28日至1939年1月22日,刘少奇住在这里,度过了抗战初期紧张而…  相似文献   

14.
谈到邦可花园,要从邦可餐厅谈起。约在1915年,英商恰和洋行大班(经理)杜百里在汉口原三教街(1924年俄租界收回前为列宾斯卡娅路,现为鄱阳街)购得土地1000余方,投资30余万元建成钢筋混凝土西式楼房(铺面和住宅)30栋。当时俄国人邦可和杨格诺夫等人为适应俄国侨民的餐饮需要,在此(今鄱阳街145~149号)集资开设了一家俄国餐厅,由于邦可是大股东,遂取名“邦可餐厅”。  相似文献   

15.
拙作《昔日汉口江汉路》一文,在今年《武汉文史资料》第6期刊出后,自觉遗漏之处尚多,除谨向读者致歉外,现根据友人要求,追忆补遗如下。 江汉路从江边到解放大道,在洞庭街口红色大楼(江汉路10号)的右边原有一家誉满武汉三镇的“足佳皮鞋店”,它生产的皮鞋式样新颖、质量好,不同脚型的人均可定制。在它的对面则有汉口既济水电公司的办事处和武汉沦陷以前的中国通商银行。原四明银行的左边有一家“扬子袜厂”,是专门销售高级衬衫、领带、袜子、手帕和床上用品的商店。原中国工矿银行的左边是中西大药房和华安百货商店。南京理发…  相似文献   

16.
1970年1月1日星期四七十年代第一天。革命群众提议为村里贫下中农做好事。黎明即起,扫院子。原拟为一家贫下中农抬水。我和侯金镜去时,这家人锁;’1出去了。没有完成任务。九时吃饭,有红烧鱼。饭后随班里同志帮红星九队群众措牛粪送肥,干了一个多小时。下午~时到四时半到菜地值班。本连各班在农村里演出节目,与贫下中农联欢。我未参加,在菜地继续给家里写信,向母亲、阿惠(阿惠是爱妻黄叶绿的小名,她的同学、朋友们迄今都叫她小名。她此刻在天津静海文化部干校)、孩子们汇报近况。要求卫革(‘“文革”初期,根据我的愚蠢提议,…  相似文献   

17.
李洪霞 《神州》2013,(32):20-20
一、魏伯刚先生简介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天津分行设于光绪二十五年,行址设在英租界中街(现利顺德饭店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迁至英租界中街2号(今解放北路80号中国银行)。该行第二任华帐房经理为魏伯刚。他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关心梓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光绪二十五年(1901)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分行。该行设经理、副理各1人,下设秘书、预金、送金、输出入、贷付、电信、计算、庶务、考查等课和华帐房。这里第一任华帐房经理魏信臣先生,第二任为魏伯刚先生。  相似文献   

18.
王蓬 《丝绸之路》2014,(20):48-57
这是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一段教育佳话。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为使中国高校不沦敌方,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宣布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为基干,撤退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相似文献   

19.
罪恶之窟汪伪﹃号﹄特工揭秘文/蒋晓星1938年,原国民党中统特务李士群、丁默村等在日本特务组织“梅机关”的策划下,在上海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76号,原北洋军阀陈调元的公馆,成立了一个为日本特务机关所豢养的汉奸特务组织———特工总指挥部。1939年...  相似文献   

20.
顾炎武先生为清初大儒,他的为学影响有清一代。因此,从炎武故世以后,迄于今日,不断有学者为他编纂年谱。在清人的众多《顾亭林先生年谱)中,当以道光间张穆所辑年谱最称完备。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部年谱也间有未为尽善之处,所以最近若干年来,陆续有学者对张穆所辑年谱进行订补。以下就顾炎武同孙奇逢会晤一事,对张谱中的一处疏失加以考释。同顾炎武一样,孙奇逢也是清初大儒。他字启泰,号钟元,晚号岁寒老人,学者以其所居尊为夏峰先生,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卒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