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联合对卧虎湾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出战国、秦、汉、北周、宋、清等墓葬257座,以早期的战国秦汉墓葬数量最多,共239座,出土随葬品1258件,时代具有一定延续性,对了解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及其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其中M103出土玉覆面及玉鞋,显示了墓主具有较高的身份等级。  相似文献   

2.
武玮 《中原文物》2008,(3):91-95
目前河南永城西汉梁王、后陵出土葬玉品种丰富,包括金缕玉衣片、玉塞、玉棺饰、玉璧等.早期玉衣材料明显优于晚期玉衣,并使用玉璧敛葬,但出土的玉九窍塞并不完备.其葬玉的发达与梁国经济繁荣、汉代王权等级观念加强及生死观念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玉覆面是指用玉石缝缀于编织物上并覆盖在死者脸部的一组丧葬用玉。目前发现的玉覆面主要出土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其制作形式也多种多样。据已发表的资料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多块玉石组合而成的组件,另一类是由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单件,其流行年代自西周时期开始,至西汉早期结束[1]。辽宁普兰店姜屯汉墓(M45)出土了一件玉覆面[2],出土时编织物已腐朽,缝缀的玉件也较散乱(图一)。根据出土情况对这件玉覆面进行了复原,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玉石覆面是玉敛葬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在型式分析的基础上,对玉石覆面的分期和各期特征、定名与功用、产生与消亡的原因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认为,玉覆面出现于西周中期,西汉前期以后消亡.形制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西汉前期之后,逐渐演变成较为简单的窍塞和更复杂的玉衣这两种形式.玉石覆面具有殓尸、防止尸体腐烂、引导灵魂升天和体现身份等级的功用,一般只有贵族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童 《丝绸之路》2022,(2):32-37
我国的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非常严格的用玉制度。而丧葬玉作为其中的一支,其分类较多,本文重点谈丧葬玉中的玉覆面。玉覆面也称为“玉幎目”“缀玉覆面”“玉掩面”,到后来逐渐发展成“玉面具”“玉头套”,是贵族才能使用的。本文通过对玉覆面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出土情况的整理研究来了解玉覆面的类型、特征及其发展分期。  相似文献   

6.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是我国汉代最重要和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两个王侯级墓地,两墓出土的丝缕和金缕玉衣是当时南方和中原汉王朝最重要的墓葬玉器之一。通过上手观察、显微镜拍照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漫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技术对广州南越王墓及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部分玉片的质材和加工工艺进行了观察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地玉衣的玉料均主要为透闪石质,从现存玉衣颜色及玉质结构上看,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玉料来源单一且玉质明显好于南越王墓,南越王墓玉料具有多来源的特征,玉衣中的“假玉”可能来自粤西。从南越王墓玉衣片部分切割痕迹判断,南越王墓所使用的切割工具可能接近当时的最高水平,也可能存在中原交换来源的玉材,无法排除南越王墓玉衣全部或部分在当地制作的可能;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加工工艺特征明显不同,显示两地玉衣系由不同 “玉作”体系加工完成,汉代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玉作体系,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南皮县芦庄子汉墓有较大面积的覆斗形封土,是一座一侧有墓道的"甲"字形土坑竖穴墓葬,墓穴内有大量积陶,砌有砖椁,砖椁内还可能有木椁。出土遗物包括铜礼器和其他铜器及玉璧、相关敛葬用玉等,其中的四件鎏金镶玉铜枕构件表明该墓应为夫妻同穴合葬墓。墓葬的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早或稍早阶段,等级上属列侯级别墓葬,墓主当为西汉临乐侯国的某一列侯及其夫人,很可能是西汉晚期的节侯刘万年与其夫人。该墓葬作为西汉晚期临乐侯刘万年与其夫人的同穴合葬墓,对汉代列侯墓葬尤其是西汉列侯墓葬的确认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汉代王侯、贵族墓的不断被发现、发掘,大批珍贵的随葬品的出土,尤其是“玉衣”的出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目。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出土了两套完整的金镂玉衣,[1]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丝缕玉衣[2]。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出土完...  相似文献   

9.
徐州西汉宛朐侯刘埶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徐州在西汉时期为诸侯国楚国的封地,历年来诸侯王墓屡屡发现,如龟山西汉墓、北洞山西汉墓、后楼山西汉墓等。本期又刊布徐州地区两处诸侯王墓的资料。其一为刘埶墓,位于九里山的簸箕山。墓主腰下出土了龟纽金印,印文为“宛朐侯埶”,表明墓主的姓名、身分。刘埶为刘交的第六子,地封宛朐,景帝三年曾参与了“吴楚七国之乱”。墓内出土的金印、金带扣、人物画像铜镜均为西汉文物的精品。第二处为韩山西汉墓,墓葬两座,一号墓出土了玉印,根据印文,墓主为“刘(女宰)”。墓内出土了精致的玉器,600多枚各种形状的玉片可以复原成一件由头、手、足三部分构成的玉套(玉衣),其形制与西汉中期以后遮蔽全身的玉衣有所区别,可视为玉衣的早期形态。  相似文献   

10.
玉覆面是古代玉敛葬的重要形式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用玉制度与葬俗。此次研究以米脂县银南新区M103出土的玉制品为对象,通过显微观察、拉曼光谱分析、XRD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显微分析对选取的11片玉片样品的材质和加工工艺以及玉片表面残留物进行了科学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透闪石玉是组成玉覆面及玉鞋的主要玉种,此外还有少量蛇纹石玉和石英岩玉。玉片上的红色附着物为朱砂,很有可能是用于纺织品染色。纺织品痕迹显示其为麻织物,织物可能是用于承托和固定玉片。玉片的加工痕迹显示,可能是受工艺水平限制或制作时间仓促,制作较粗糙。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三门峡市刚玉砂厂周边改造项目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战国秦汉墓葬161座。墓葬主要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墓道土洞墓,年代集中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出土陶、铜、铁、玉石器等随葬品近300件。此次发掘为研究三门峡地区秦汉时期墓葬的时代演变及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无锡鸿山越墓是仅次于绍兴印山越王陵的贵族墓葬,墓葬年代为越国最强盛的越王勾践时期。该墓葬出土了青瓷器、陶器、玉器、琉璃器等随葬器物千余件,其数量之多,器类之全,为江浙一带越国贵族墓葬之最。鸿山越墓出土的玉器玉料精良,造型奇巧,工艺细腻,纹饰繁缛,神采灵逸,寓意奇幻,显示出超然的个性。鸿山玉器是"工"与"艺"的完美结合,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鸿山越墓出土的玉器有龙纹玉覆面、蛇凤纹玉带钩、龙凤首玉璜、双龙首玉璜、龙首玉璜、螭凤纹璧形玉佩、出廓龙纹璧形玉佩、双龙管形玉佩、兽面纹形玉佩、凤鸟形玉佩、盘蛇神兽纹玉管、云纹削形玉佩等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玉器中独领风骚。鸿山越玉精美、流畅、灵逸、奇幻,不仅有着繁缛细密的局部纹饰,还有着流畅不滞、纤若毫发的"微雕"工艺。  相似文献   

13.
宿晨 《收藏家》2007,(3):83-88
在古代,中国玉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而用玉殓葬是祈求永生。因此在出土墓葬中保留了各个时期众多的精美玉器。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  相似文献   

14.
严钊周 《南方文物》2000,(2):117-117
西汉初年政局渐趋稳定,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到西汉中期已有所发展。当时汉武帝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罢黜百家而独尊儒学。先秦时期儒家的“君子贵玉”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还提倡孝道等伦理道德,厚葬的习俗大为流行。汉代的皇室贵族等上层阶层的人们生前佩玉,死后也用大量的玉器随葬。这时期的玉器制作因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汉代用玉不仅数量多,种类也颇多。前朝的礼仪用玉逐渐减少,而开创了新的玉器类型,如玉剑饰、韘形佩、“翘袖折腰”的玉舞人等装饰用玉开始盛行。特别是丧葬用玉显著增多。当时的丧葬用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塞、玲玉、握玉及玉面饰等。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高邮市天山乡神居山二号汉墓,发现于1979年,1980~1982年由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包括残玉衣在内的一批玉器等文物。此墓曾经盗掘,并遭纵火焚烧。据考古研究,墓主可能是西汉广陵国第一代厉王的夫人。按《汉书》及《前汉纪》,广陵厉王在位自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至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故此墓葬时代约为西汉中晚期。就南京博物院提供的此墓出土玉器样品14个,其中残玉衣样6个(玉衣片样5个  相似文献   

16.
西汉诸侯王死后使用玉衣敛葬是其身份地位的体现,也反映出保护尸身,以求不朽和追求升仙的丧葬思想.综合考察,西汉诸侯王墓的敛葬玉衣具有继承和发展特点,并日趋完善.西汉诸侯王墓使用敛葬玉衣具有相对严格的制度,异姓诸侯王及谋反的同姓王一般不用玉衣敛葬,而使用者的分级制度也在西汉中期逐渐确立,这与以往的认识有所不同.与敛葬玉衣相配套,西汉诸侯王墓还使用其他一些敛葬用玉,但基本是以玉衣为主,其他为辅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李祥 《东南文化》2022,(2):40-50+193-196
1995年,徐州博物馆发掘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后楼山M5。该墓属于西汉中小型墓葬,为石坑竖穴洞室墓。墓葬保存完整,出土较多随葬品,包括陶、金、铜、铁、玉、琉璃器等79件(组),其中金带扣、玉枕、玉面罩较为珍贵。推测该墓为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陪葬墓,墓主人身份为贵族,属于刘氏宗亲,时代为西汉早期偏晚。  相似文献   

18.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32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料器等遗物200余件。根据出土遗物的形态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是一处以秦文化为主体的墓葬群。  相似文献   

19.
虢季墓出土的缀玉面罩,除象征下颚的玉璜之外,绝大多数是用其他玉器改制而成的,有些玉片改制时对原玉器纹样主体进行了精心保留。这组玉器是截止目前西周时期墓葬发掘中所发现的结构最为完整、形制最为规范的殓玉,是后来汉代流行的玉衣的雏形。  相似文献   

20.
<正>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套玉衣,其形制、结构与中原汉代诸侯王玉衣基本一致,由头套、上衣、袖筒、手套、裤筒和鞋组成,共计2291片(1)(图1)。由于没有发现穿缀玉衣玉片的金属线缕,因此发掘者将这套玉衣称为"丝缕玉衣"(2)。几十年来,丝缕玉衣的使用制度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再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