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密王传奇     
走在回城的老墙边,看着老城的夯土黄黄,青草凄凄。这些残垣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喧嚣。旧时王榭堂前燕,王朝的背影已经无法辨析了。我把视野投到刚刚落成的新回王府,鲜艳的颜色却让我情不自禁想起它的前生。  相似文献   

2.
3.
进了哈密城。哈密王似乎无处不在——王陵、博物馆,连啤酒都是“哈密王”牌子的,书店里摆满了关于哈密王的书籍……“哈密王”早已经被尘封进历史.而我要去寻找活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张昕中 《丝绸之路》2006,(11):46-48
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统治归顺清廷,翌年又因生擒准噶尔头目噶尔丹之子被封为“哈密回部札萨克一等达尔汗”(世袭亲王),哈密按八旗编制定为镶红回旗。康熙三十七年(1698),额贝都拉进京朝拜,康熙赏赐蟒袍、貂帽、金带等物。第二年返回时,特从北京请汉族工匠设计回王府。康熙四十年(1706),回城和王府正式落成。  相似文献   

5.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东接甘肃,北与蒙古毗连,南临戈壁,西邻吐鲁番。自古以来,扼守西域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清朝前期,清政府在哈密设置盟旗制度,给予哈密封建主高度的信任。哈密封建主在清政府统一和统治西域的斗争中,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就清代哈密回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作用,以及回王与清政府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回王统治时期,是哈密绿洲伊斯兰化高度发展的时期。自一世回王额贝都拉开始到九世回王沙莫胡索特时期,唐宋时期驰誉于中原的伊州乐到清代基本完成了到哈密木卡姆的转型,神采奕奕走进了哈密绿洲,成为哈密宫廷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黑灯舞正是哈密宫廷舞蹈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韩连赟 《丝绸之路》2012,(13):42-44
哈密回王府和回王墓建筑群坐落于新疆哈密市回城乡。王府是在原蒙古王府的基础上1706年重建而成。1696年,哈密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1699年,从京城请来汉族工匠,设计修建,费时七年而竣工。建筑风格上既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个性,又融人了汉族建筑的特点,还有蒙满文化的遗迹。王府土墙高台,飞檐斗拱,琉璃瓦顶,园林交错,是当时新疆最大、最富有特色的宫廷建筑。清代诗人肖雄曾诗赞:“王宫台榭旧繁华。”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嘉兴博物馆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李家坟抢救性清理了一处明代墓葬,获得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尤以丝织品最具特色,为研究江南地区明代的墓葬形式、丝织、社会生活和家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说坟     
中国历史上盛行土葬。在一段长时期内,土葬不但有墓穴,在墓穴上还有坟堆及有关建筑。坟堆及有关建筑暴露在地面上,容易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一般不容易保存下来。因为不容易保存,所以常常被忽视,在一般的考古报道中,不是只字不提就是略而不详。其实,如果在调查发掘时注意其痕迹,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鉴于此,这里对坟堆及有关建筑的发生及演变稍  相似文献   

10.
11.
哈密末代回王沙莫胡索特虽然死了才半个世纪,可是关于他的死亡年月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哈密地位公安处编印的《哈密回王史料》和《哈密地区史料简编》上说:“1928年5月10日中午,哈密札萨克双亲王沙莫胡索特病死……”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介紹當1992年我訪問中國,從事與此書主題相關的敦煌寫本的研究時,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榮耀。受人尊重的北京大學教授白化文,他不僅爲我去中國西部的研究機構寫了介紹信,還爲我起了一個富含中國古典文史意味的中文名字——太史文。從此我努力嘗試擔當起這份職責,但要踐行我的名字並非易事。比如,從我寫此書起已經過去了二十年,闡釋的習慣也已有所改變。和此書的翻譯者,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張煜教授一起,我已經將原書的每一個單詞讀  相似文献   

13.
向天坟之谜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是汉族聚居的村落,却有个彝族的村名.以口夸在彝语里意为"水源丰富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山丘脚下,面向坝子.山丘不大,半山腰建有佛道一体的汝兴寺,又有彝族村落特有的土主庙,因此叫做庙山.村民们平日里既拜佛,又祭土主;逢年过节既唱花灯,又演彝剧.  相似文献   

14.
向天坟之谜     
《华夏地理》2007,(U02):134-137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是汉族聚居的村落,却有个彝族的村名。以口夸在彝语里意为“水源丰富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山丘脚下,面向坝子。山丘不大,半山腰建有佛道一体的汝兴寺,又有彝族村落特有的土主庙,因此叫做庙山。村民们平日里既拜佛,又祭土主;逢年过节既唱花灯,又演彝剧。  相似文献   

15.
向天坟之谜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是汉族聚居的村落,却有个彝族的村名。以口夸在彝语里意为“水源丰富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山丘脚下,面向坝子。山丘不大,半山腰建有佛道一体的汝兴寺,又有彝族村落特有的土主庙,因此叫做庙山。村民们平日里既拜佛,又祭土主;逢年过节既唱花灯,又演彝剧。  相似文献   

16.
哈密魔鬼城     
保新民 《丝绸之路》2004,(10):32-33
哈农牧民魔鬼城位于天山以南、哈密市西南约90公里的五堡乡境内,又称“五堡魔鬼城”。其距五堡乡以南26公里,地处沙尔湖(现已干涸)东部的一个古河道北侧,分为九个群体。散布在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的荒漠戈壁上。其面积、规模为新疆三大魔鬼城之首,是奇台魔鬼城的30倍,乌尔禾魔鬼城的100多倍,是中国第一大魔鬼城。  相似文献   

17.
哈密魔鬼城     
宛竺 《风景名胜》2011,(5):58-65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就在距哈密市不远的大漠深处,分布着一片大自然巧夺天工、刻意雕塑的天下奇观——哈密雅丹地貌,也叫哈密魔鬼城。哈密魔鬼城,一个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一个想起来让人想一探究竟的神秘地方,也是宁浩新电影《无人区》的拍摄地。  相似文献   

18.
哈密故事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04,(10):52-54
从星星峡进来,穿过五船道、苦水、烟墩、骆驼圈子、圪塔井、大泉湾到哈密,进入西域后,一路星星点点,光听听路过的地名,就充满了风尘仆仆的味道,也就知道这一路的艰辛。丝绸之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进入哈密后,这一路沿烽火台蜿蜒而下,指引着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哈密木卡姆     
“木卡姆”是阿拉伯语“乐曲”、“大曲”的意思。《十二木卡姆》就是由12个大曲组成的大型音乐套曲。它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被誉为维吾尔人民的“音乐之母”、“生命之声”。《十二木卡姆》盛行于新疆各地区,分为喀什木卡姆、伊犁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五种,尤以哈密木卡姆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妓女,一个靠出卖肉体换取金钱的职业。无论是在讲究妇女"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还是现时代的妇女解放,妓女这个行当始终是被人所不齿的。然而,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境内,一个叫胭脂沟的地方,竟有一片妓女的墓葬群。这里既没出现过秦淮河畔的才子佳人,更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历史传说。就是一批普普通通的勾栏女子,却留下了这样一大片坟茔,化作一缕缕香艳的胭脂魂,向后人诉说那一抹抹凄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