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朝武昌城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区中部,长江南岸。2000年,为配合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的实施,我们对古城遗址的南城垣进行了首次发掘,同时发掘清理北宋墓葬10座,六朝早期古水井1座。通过此次发掘,弄清了城墙的结构和建筑方法。墓葬中出土了陶瓷器、铜器、银器和铜钱30余件(枚);古水井中出土遗物丰富,以陶瓷器为主,数量达100多件。古墓葬和古水井的发现,为了解研究六朝武昌城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昌(在今湖北省鄂州市),是江南六朝政权设在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池。孙吴时曾两次在此立都,东晋前期地位也十分显赫,可东晋后期却迅速衰颓。本文拟对这座古城的兴衰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楚都寿春城考古调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春城是楚国晚期之郢都,《史记·楚世家》载:“(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是则楚国在寿春共建都十九年。据记载寿春城在今安徼省寿县境内,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争的破坏,南北运道的变迁以及淮河的改道等各种原因,今天人们对它的具体位置、范围、文化内涵,已知之甚少了。 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当时驻留于蚌埠的瑞典工程师加尔白克(O.Karlback)得到了一批寿县出土的(钅乔)鼎、壶、簋、车马饰具、带钩、铜镜等古物,经由其手分售于欧美各地,楚器开始被人所知。1933年春、1935年、1938年冬,寿县朱家集(现划归长丰县)李三孤堆楚幽王墓经三次盗掘,出土了铜器和零星陶器、石器四千多件,同时,成千上万的受灾饥民在寿县城郊挖墓取宝,转卖于上海商人和外国人,一些学者开始了对寿春及墓葬出土器物的研究。1955年5月治淮工程中,在寿县西门之北发现了蔡昭侯墓,这是当时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就此发表了一批研究质量相当高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鄂城市古名武昌,为六朝时代(公元221——589年)的长江中游重镇,也是孙吴建国时的第一个正式都城。五十年代以来,湖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鄂城发现并清理了大批六朝墓葬,还勘察了六朝武昌城——“吴王城”的遗址。一九八○年起,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应湖北省博物馆和鄂城县博物馆之邀,先后三次到鄂城作考古实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市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诸多城址,准格尔旗境内登记在册的城址有17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又对这些城址进行了核查。2014年,在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鄂尔多斯博物院开展的城址专项调查中,发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城圐圙城址与以往的调查有些不同。本文对城圐圙城址的形制以及地表遗物等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并补充城址相关研究资料,以及对今后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考古怀仁城     
历史上,怀仁一方宝地曾有沙南、大利、汪陶、班氏等县名之说,但众说纷纭,史无定论,其城址更是虚无缥缈,无踪影可寻。日中城、早起城及新近发现的勃阳城等城址虽存,但也只是一种历史文化遗迹了,悠悠岁月中,信息链早已断裂。唯一触手可摸、尚有余温的是怀仁老城。  相似文献   

7.
西土城城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最西南的二号卜乡西土城村,地处康保县、张北县、尚义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化德县五县交界处,西距省界仅约0.5公里(图一①),地理坐标为北纬41°32′43.07868″,东经114°14′01.14048″,高程1296米(基点位于城址中部偏南位置)。西土城村位于城址内,占据其北半部。城址北墙向北约2.8公里,南墙向南约1.2公里各有一处大盐淖。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23—24日,由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主办,六朝博物馆、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六朝建康城·东方大都会"国际高层论坛在南京成功举行。正在进行中的《剑桥中国史·六朝卷》的两位主编,即美国学者丁爱博(Albert E.Dien)、南恺时(Keith N.Knapp),日本学者中村圭尔、佐川英治、小尾孝夫,以及来自南京大  相似文献   

9.
贺云翱 《东南文化》2016,(4):59-65,127,128
有关"六朝都城"建业及建康的研究成果,一直只能依靠文献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六朝都城"遗址基本上都被叠压在现代南京城的地下,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以田野工作为特征的"六朝都城考古",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大规模考古发掘始于南京老虎桥工地对六朝"台城"的考古探索。近20年来,"六朝都城考古"收获巨大,不仅发现了都城中心区和石头城、确认了"西州城"的位置、发现了佛教寺庙遗存及礼制建筑遗存,还出土了大量可以揭示六朝都城文化内涵的珍贵遗物,如瓦当、陶瓷器等。这些成果对今后六朝都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有着重要的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武昌任家灣修建武泰閘的採土區中發現了一座未經破坏的古墓,这時我們正在这个工地工作,就抽出一部分同志去着手清理,由發現这天開始,到五月五日共清理了九天。参加清理的人員,有郭建安、陈恒  相似文献   

11.
一、遗址概况城上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大卓乡(现已并入黄梅镇)城上村南部,东距句卓路约100米,南距句容市城区约5公里,西侧紧靠肖干河,中心地理坐标:东经31°59′089″,北纬119°10′311″,海拔高程31.7米(图一)。该遗址为句容博物馆于2008年上半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第三次文物  相似文献   

12.
据清代《永顺县志》记载,土司彭福石宠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袭职后,迁其治于灵溪之福石山,即今老司城。老司城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而建,借自然环境构成了坚固的防御,环绕着城址,又有一系列险峻的军事关隘和防御设施。城址包括生活区、衙署区、街道区、墓葬区、宗教区、苑墅区等几个部分。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老司城生活区城墙修建于明代早期,衙署区及老司城周边的大量相关建筑也大多修建于明代。从已发掘的紫金山墓葬和周边墓葬看,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土司彭显英夫人墓。老司城周边石刻题铭的年代则主要集中在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  相似文献   

13.
<正>为纪念扬州建城2500年,2015年10月23~24日,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联合主办的"扬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北京、江苏、重庆、西藏、陕西、浙江等省市的考古文博机构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4.
<正>扬州城历史连绵悠久,到今年已有2500年的城建史。邗城、广陵城、江都城、扬州城等名称对应着扬州城的始建、扩建、发展、繁荣等历史阶段。春秋末期的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而修邗沟,筑邗城,扬州城因运河而生。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19年,楚国就邗城增修广陵城。两汉时期的广陵城,则是诸侯国的都邑。东晋太和四年(369年)、南朝宋大明二年(458  相似文献   

15.
国安寺千佛石塔,亦称国安寺塔,建于北宋元祐庚年——癸酉(1090—1093年)间,座落在浙江省温州龙湾区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史籍未有记载,地方志《永嘉县志》(民国十四年补刻)载:“国安寺,在膺符乡,唐乾符间建”,也未述及此塔。现存国安寺系1981年重建。塔位于寺前之东南约20米处,实心,不能登临,外形瘦长,塔身遍雕佛像。由于塔身东南角自下而上裂痕明显,部分构件残缺等情况,经浙江省文物局批准落架大修,于1987年9月12日始,至9月30日拆至须弥座。现将考古调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韦正 《南方文物》2009,(4):114-123
据笔者所知,今江西省境内已经发掘公布材料的六朝墓葬材料有180余座,约占六朝墓葬总数的十分之一不足。墓葬数量虽然不及六朝曾定都于其境内的江苏省和湖北省,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17.
西藏考古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的西藏,以其独特的宗教、哲学、历史、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等传统,强烈地吸引着世人的注意。在考古学领域以内,情况也是如此。西藏地区的考古工作虽然至今缺乏系统的研究,但是它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后期;发现的实物就数量而言虽然还不多,但是其内容却甚为复杂。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已经可以断  相似文献   

18.
聚落考古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华 《华夏考古》2003,(2):97-100
聚落考古研究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和外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引入,聚落考古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聚落考古的定义和内容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作为一种考古学方法,聚落考古应该加强对于人和自然环境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聚落考古资料共时性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北部武夷山区,有一座偏僻的村庄——城村。在村庄的西南部山坡上,埋藏着一座距今两千年的古城——城村汉城。这里曾是西汉时期闽越国的都城所在地,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数十载,叱咤风云,强盛时期势力范围至浙、  相似文献   

20.
“比官□记”砖铭西州,是六朝时代扬州的州治所在,西州城亦即古扬州城。扬州在西晋之前治无定所,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年)中,州治始定于建康(今南京)。《晋书·地理志》曰:“扬州合统郡十八,县一百七十三,户三十一万一千四百。”管辖范围包括今江苏、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