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青州发现一批截首刀和博山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秋,山东省青州市郊某村发现一批截首刀和博山刀。据目击者叙述,两种类型刀币混在一起共约三百多枚,出土时锈蚀粘结成一大块,用锤子砸开后,有一半左右损毁,笔者所见大体完整的尚有103枚,其中除11枚为博山刀外,其余均为截首刀。这批截首刀均为截首的尖首刀,与《中国钱币》1987年第3期所载《招远切头尖首刀及其科学考察》一文中所描述的切头尖首刀形制相近。刀币外形亦为曲刃、拱背、环首。刀身全长10—13.5厘米,身宽1.4—1.6厘米,柄长(连环在内)5.8—6.4厘米,柄宽0.9—1.1厘米,刀身厚0.07—0.12厘米,背厚0.11—0.21厘米。环首外径1.6—1.9厘米,内径0.8—1.2厘米,环厚0.115—0.23厘米,均有铭文。现存的92枚中有21枚因截去部分铭文或锈蚀较重已难于  相似文献   

2.
燕国货币是先秦货币中的重要一支,它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铸行年代较早,根据考古界的研究,尖首刀始铸于春秋早中期,是先秦货币中比较早的一种;二是有比较明确的发展序列,从尖首刀到明刀,从大弧尖首到小弧尖首,从弧折明刀到方折明刀,发展脉络清晰可辨;三是铸行量大,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尖首刀出土了30余公斤又50O0余枚,明刀出土了1900公斤又5800余枚①,如此庞大的数量在先秦列国中是绝无仅有的。近年来,燕国货币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如利用田野考古资料对尖首刀和明刀类型、分期的重新划分,大量出土实物科…  相似文献   

3.
山西盂县发现一批尖首刀唐晋源1996年5月间,笔者在太原市收集到尖首刀194枚,据持币农民讲,刀币出自盂县。经了解,这批尖首刀出自县城东0.5公里的建筑工地,原总数约300枚左右,盛于陶器内。尖首刀在山西为首次发现。仅笔者收集的这部分刀币铭文就达60...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在河北张家口地区蔚县偶然见到20枚针首刀。经访问了解,收藏者说是30年代发现于蔚县城北,为其父辈留下者。据说当时共收藏有70多枚,以一块大洋一枚卖掉50多枚,剩下20枚保存到现在。 我们对其中9枚实物作了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刀形货币,根据形状又分为大小两类,比如:齐大刀、赵直刀、燕明刀等。而多年来,除了齐大刀,燕明刀等有批量出土的记录外,其它类型的刀币批量出现的较为少见。2016年,钱币市场出现一批尖首刀,数量大致在3000到4000枚上下,发现地大致属于河北中部保定地区。这批刀币保存状况非常好,且未见流通磨损,铜质优良,锈色艳丽,绝大部分绿中带蓝,色如翡翠。其中多数铭文清晰可见,少量文字高挺。多年以来,市场曾出现过的先秦时期顶  相似文献   

6.
满城、迁西出土的明刀、尖首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满城出土的明刀 1998年秋,河北满城柳佐镇出土了一批明刀币。据了解,是一砖瓦厂取土时推土机推出的,估计数量有六、七百枚。出土时刀币锈结成团,由于取土工人对其不甚了解,遂用改锥将其强行撬开,因此,完好者甚少,并且随即散失。经调查,只见有30多枚,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到21枚,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征集到8枚。我们随即对其中的17枚作了仔细的分辨、测量,并用X-荧光(XRF)分析法(下文尖首刀亦同)作了合金成分的分析。所得数据见表1。 满城出土的这批明刀,大小、形制基本一致,当属同一类型;弧背,凹…  相似文献   

7.
试论尖首刀     
周祥 《中国钱币》2003,(2):21-26,38
尖首刀是先秦货币中出现较早的一种货币样式,很长时间以来,先贤们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意见。近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尖首刀的研究更趋深入,主要代表作有:石永士、王素芳的《尖首刀的初步研究》、《燕国货币的发现与研究》①,陈寿祺的《中山国灵寿城址出土货币研究》②,张弛的《尖首刀若干问题初探》、《中国刀币汇考》③,黄锡全的《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地方陆续有早期明刀、尖首刀出土。由于多属偶然发现,又多为罐装,一次出土数量不大,刀币出土之时也就成为流散之日,不无遗憾。为不使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销声匿迹,现将了解到的几次发现情况和有关实物简介如下,供学术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尖首刀面文“■”“鼓”等谈到尖首刀的国别、年代及有关问题黄锡全本文所指的尖首刀,即泉界所谓的燕尖首刀和狄刀(包括针首刀),其中也有被称为中山国刀和山戎刀者,不包括燕“明”刀和齐刀。这种尖首刀的国别,年代及有关问题,以前虽有不少学者为之进行过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1986年7月,河北省涞水县西武泉村北砖厂出土一批燕国刀币。刀币原装在一灰陶罐中,陶罐已破碎不能复原。在这批出土的货币中完整和较完整的共计62枚。可分尖首刀和匣字刀两种。现将这批刀币初步整理报导如下: 一、尖首刀1枚。弧背,凹刃,刃部和首端均无廓线,刀背两面的廓线均断在与刀柄相交处,刀柄面上的两条纵纹较高。面文“九”字,幕平素。通长15.1、刀首宽2、  相似文献   

11.
正1985-1991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延庆军都山东周时期文化遗存进行考古调查,并选定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垙三处墓地作了科学发掘。三处墓地出土文物多达6万余件,因所出文物与其它文化不同,被命名为玉皇庙文化。在玉皇庙、葫芦沟两处墓地中,出土了尖首刀币9枚,其中玉皇庙墓地3枚、葫芦沟6枚;同时,还出土尖首刀币柄形坠饰9件,二者合计18件。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考古队对尖首刀币及尖首刀币柄形坠饰形制、出土位置等作了详尽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吉林集安禹山JYM3319号墓是一座重要古墓。它以形制特殊、墓侧有人面刻石、出土过东晋瓷器,并出土二枚卷云纹铭文瓦当而深受人们关注。2003年,又发现一枚出自该墓的卷云纹铭文瓦当。本文连同前二枚瓦当一并考辨,完整识读瓦当铭文,为研究墓主人及其族属等问题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的主要活动地区,留存在山西各地的三晋布币特别多。1958年在侯马东周遗址出土了一批空首耸肩尖足大布,其大多数是无文的,有文的只有几枚。同地还发现有铸造空首布的陶范。这批空首布的时代,约为春秋晚期。其它地区尚未发现有空首布出土。建国以来,山西各地大量出土的布币是战国时期的平首布币。其中包括有尖足、圆足、方足等不同形制。平首布币的币面上,  相似文献   

14.
周祥 《钱币博览》2001,(4):9-25
齐明刀一般是指一种币面明字写作“ ”(或称作“方折明字”)的刀币,以前称之为“博山刀”,又有人称之为“齐莒刀”、“齐匽刀”。博山刀之名是因其清代嘉庆年问首次发现于山东博山县而得。这种博山刀的背面往往有铭文“莒冶&;#215;”或“莒&;#215;&;#215;”,1979年山东莒县故城也曾出土过带有“莒冶&;#215;”铭文的刀币范(图1)。但在目前已被确认为齐明刀的刀币中,  相似文献   

15.
一批珍贵的楚贝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笔者在集币中发现一枚楚君字贝,几经周折,历时一年多,终于了解到,这是一批自然出土楚贝币中的一枚,并集到了这一批钱中另外两枚珍贵的钱币“(十斤)”字贝和“金”字贝。为此曾赋“梦江南”一首以记其实:“先秦货,楚币罕‘釿’‘金’。改铸熔销魂釜底,风尘湮损未甘心,几度费追寻”。这批楚贝于1987年夏季出土于河南省固始县农村丘陵地带。当时地面经暴雨冲刷,地表土流失,钱币星散,为当地农民捡拾后流入上海。据笔者了解,流入的这批钱币共5100多枚,含七个品种,其中(?)字贝最多,约有4700枚左右,大多数重量在1.1—2克之间,有部分为穿透型。钱背大多平素,但其中有13枚为合背型,背文(?),多数铭文不深。另有7枚(?)字贝  相似文献   

16.
陕西长安,在汉代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建国以来,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陕西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自1949年10月至1990年1月发表的资料可见在一百余座汉墓中,约出土了240余枚汉镜,在这些汉镜中文有约120枚属于带铭文镜。这种铭文汉镜,除了陕西以外,其它地区如洛阳、四川、湖南、浙江、鄂城地区也出土有大量铭文汉镜。在这些出土的汉镜中,有其共性,也有其因地区不同所反映出的差别。本文将陕西铭文汉镜与以上诸地区出土的汉镜,在其铭文内容、书体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便进一步揭示陕西汉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河北省容城县境内,自1976年至1990年间,先后出土四批约600余枚燕国货币。这些货币虽都属燕刀,其形状基本相同,但年代有前后之分。经观察比较,这些货币的铭文、色彩、大小也不尽相同。尤其是罗河村出土的刀币,除多数无面文外,其中七枚面文各异。现根据出土时间顺序,简单报告如下: 一、1976年春季,城关乡北城村群众,在村西取土时,据地表0.6米深处发现一件绳纹灰陶罐,内盛燕国货币百余枚。这些刀币表面呈灰兰色,像有层腊质。面文为“(?)”字,背文各不相同,特殊的有“(?)”、“又”、“(?)”字的,其它背文因后面还有发现,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0月,沂山乡付兴村村民,在村西北约1200米处的土坡挖土整地时,于地表以下1.5米处发现齐国刀币22公斤。县文管所仅追回230枚,其中有20余枚已残断。据发现者讲,刀币存放于一陶罐中,出土时陶罐已破碎。刀币在陶罐中排放整齐,似用绳串在一起。后到出土地点调查时,并未发现明显的遗迹、遗物。而距出土地点北约1300、东约2500米处即为齐鲁古长城遗址,追回的部分窖藏刀币现藏县文物博物馆。230枚刀币币铭分五种:齐建邦旅法化一枚。通长179‘宽26毫米,重49.2克。背有铭文“卜’。为弧背凹刃,刀窄而短,炳窄而长。背上端有三道横…  相似文献   

19.
山西博物院2018年《争锋——晋楚文明特展》中展出的一把青铜短剑颇为引人注目。这把青铜短剑出土于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为扁茎式,剑身装饰人首纹,并铸有3字铭文。这种形制的青铜短剑出土数量不多,带铭文者更是少见,是研究西周时期人首纹青铜短剑的一件重要标本。本文从青铜短剑的起源入手,对考古出土和传世品进行了简单梳理,通过铭文释读等,认为这件器物是西周时期带铭文人首纹青铜短剑之孤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钱币,是新疆阿图什出土的喀喇汗朝钱币窖藏中的第一类,这类钱币以发现地点多、出土数最多、发现次数多而引人注目。发现地点几乎遍及塔里木盆地南缘,数量达17000枚左右,占窖藏钱币总数130公斤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自十九世纪以来,至少已有十多次出土。说明这种货币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类钱币的形制特点和铭文内容颇有特色,钱币铭文中的“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