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汪青 《安徽钱币》2006,(1):43-45
唐代以开元钱为本位币,平民普遍使用开元铜钱。由于经济发展较快,铜钱不能满足所需,有时出现了实物货币,其中谷帛成为最通行的交换媒介和流通手段。谷帛之所以能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在唐代长期占领流通领域,还有一个原因,除了开元钱,所铸其它年号铜钱不合标准,常有减重变质,因此引起通货膨胀,物价混乱,私铸泛滥。当铜钱出现上述情况时,谷帛总会出现,充当货币职能,代替铜钱使用。不论唐代的货币制度还是流通货币本身,都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1936年10月23日,法西斯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和纳粹德国外长牛赖特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订一个被墨索里尼称之为“轴心”的协定,史称“柏林—罗马轴心”。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标志着法西斯国家在国际范围开始结成侵略阵线,大步走向全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这个意义上看,轴心的形成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英国地处欧洲边缘,17世纪中期与欧陆主要国家基本同时建立了国家常备军队。这与欧洲大陆军事科学在英国的传播不无关系。军事出版物作为军事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英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英国出版了大量军事作品,其内容涵盖整个军事领域,成为英国军人学习军事事务的重要媒介,促进了英国军人群体的专业化和英国军事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936—1941年,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本文深刻地揭示日本对德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展现日本对德军事同盟政策的本质特征,并深入研究日本在"南进"和"北进"的战略转换过程中,谋求对德结盟的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实证分析,论证日本对德结盟政策中的"竞争"、"对抗"心理,从而说明帝国主义间结盟的利益至上原则。同时,还对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构想及其演变过程进行考证,指出1941年的《日苏中立条约》实质是该"四国军事同盟"构想的一个畸变。这可以全面透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变化的动因和措施,以及对远东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美日返还琉球群岛施政权谈判的过程中,美日两国各自的谈判方针与谈判策略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向。签署多种形式的秘密谅解文件成为同时满足美日双方利益需求的主要手段。日本政府与冲绳军用地地主联合会的交涉,与美日外交关于驻琉球群岛美军基地问题的谈判前后相承,昭示了日本政府维护美日安保体制、迎合美国亚洲军事战略的政策取向。美国返还琉球群岛施政权以后,驻琉球美军基地的布局有所调整、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功能几乎没有改变、核心区域几乎全部保留下来,驻琉球群岛美军基地与美国在朝鲜半岛防务政策的关系也没有改变。美日关于钓鱼岛群岛黄尾屿、赤尾屿使用用途的秘密约定严重侵犯中国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对东南亚的占领及其影响(1941—1945)梁志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占东南亚地区,约达4年之久。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和统治,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的英国史学家D.C.E.霍尔在他所撰写...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相关地方档案、方志等资料的整理分析,对近代华侨投资江门房地产业的阶段性特征、华侨投资江门房地产业的类别差异作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侨资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江门城市建筑景观变迁的影响。得出结论:华侨投资江门房地产业有着鲜明的阶段特征。1919年之后的侨资房地产业不断发展,抗战前达到投资的黄金时期,并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商住混合型的骑楼得到大规模建设,发展到纯商业性的酒楼及戏院的出现。抗战后的侨资房地产业虽没有此前繁荣,但带有恢复性建设的特点。伴随着侨资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中西文化在侨资这一媒介作用下共同被融入到房地产建设当中,使近代江门城市的建筑景观呈现出丰富特征。  相似文献   

9.
1898年美西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随着对菲律宾等热带殖民地的占领,美国社会掀起了对热带环境的讨论热潮。在这个过程中,赞美、忧虑和恐惧、控制和征服三种话语符号同时并存。最终,主张白人应尽快适应并征服热带的乐观派因迎合此时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而占据上风,"驯服"热带环境的权力话语在商界和政界居于主导地位。不可否认,美国在热带地区的医疗卫生改革改善了当地的卫生环境,将热带从"白人的坟墓"转变为"可驯化的天堂",客观上为土著带来了福利,也为热带国家奠定了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但必须承认的是,这项事业的初衷是维持美国白人在热带地区生存和防止白人"退化",所以它自始至终都带有美国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的援助外交在美国对外援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展现了美国对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从惠勒斯军事基地上的博弈到保护石油利益的角逐历程,援助重心也历经经济援助向军事援助的转变。遏制苏联、压制埃及、使用军事基地是美国不断增强对利比亚援助的主要原因。通过援助外交,美国占有惠勒斯军事基地,拥有与苏联对抗的战略平台,开发石油也使得美国石油公司获益颇丰。美国援助外交的本质是使伊德里斯王朝服从美国称霸中东的总体战略,压制勃勃兴起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结果把冷战因素引入利比亚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使得伊德里斯王朝军队整合与政权合法性建构陷入困局,葬送君主制政权。历史经验表明,超级大国对亚非拉国家的干涉往往使地区冲突不断,安全局势恶化,同时使得被干涉国原有的国内问题更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