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朝时代的政治統治,突出的表現着民族歧視和民族压迫,統治者把各族人民分为四大类,故意从中挑撥离間以达到他們对广大人民剝削統治的目的。他們是刚刚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級社会的民族,因而在他們統治时期里又給我們带来落后的生产方式,掠夺人口,使用奴隶,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生产和繁荣。那末,这样是不是說在当时所有的汉族人民都受着同等的压迫与歧視呢?中国的經济生产只有破坏摧殘沒有一些发展呢?事实上不是如此。馬列主义告诉了我們,民族矛盾,实質上就  相似文献   

2.
自鸦片战爭以后,到解放以前,这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者勾結了中国反动統治阶級,对中国人民进行肆無忌憚的压迫与剝削。帝国主义者不仅从经济上、文化上侵略中国,更严重的是侵占我国土地,破坏我国領土和主权的完整,把中国作为他們的殖民地,把中国人民当做他們的奴隶。帝国主  相似文献   

3.
一我國的博物舘事業到現在不過數十年的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一個長時期裏,在帝國主義與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統治之下,我國的各項事業都得不到順利發展,博物舘事業自然也不例外。全國解放後,所接收的博物舘不過寥寥可數的幾處而已。這些博物舘由於長期的不被重視和遭受到反動統治者的破壞,工作也都幾乎陷於癱痪;儘管這些博物舘真有着為數不少的事業心很强的工作人員在頑强的工作着,但在那種情况下,不允許他們有所作  相似文献   

4.
公元一九○年到二八○年,即漢献帝初平元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由漢末的軍閥割据混战、經过三國鼎立到西晉的統一,这九十一年的歷史,總的說來,应該被称为三國時期。在这个時期里,魏、蜀、吳三國的統治者,为了解决他們的軍粮供給和鞏固他們的政权,迫使他們也注意到農業生產的恢復,采取屯田政策,从曹魏開始到吳、蜀都实行过把無主荒地租佃給農民或士兵耕种的屯田制度。特別是曹操的屯田,实际上成为他削減羣雄、統一北方、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物質基礎。同時对於当時遭到嚴重破坏的北中國,確实起了比較迅速的恢復作用?疚牡闹饕康?就是希望从魏晋史料中勾沉探索三國屯田制度的基本情况和內容。  相似文献   

5.
美帝國主義者因妄想統治全世界,不但使用所謂‘經濟援助’與武器來束縛其他國家的人民,而且也使用其思想來束縛他們,為此目的,正在利用着圖書館,如美國國務院在許多國家的首都和城市中所設立的新聞處圖書館即是。  相似文献   

6.
普天同庆,举国欢騰的伟大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已經到来了。我們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特别愉快的心情来庆祝这个全民的节日。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具有偉大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光輝的总結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資本主义的奋斗成果,特別是中国人民三十来年在自己的党——中国共产党和自己的領袖——毛澤东同志的領导下,团結起来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資本主义的反动統治,建立了工人阶級領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孶?使中国由半殖民地变成为偉大的独立自主的国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根本轉变,这“标志着我国資产阶級民  相似文献   

7.
由於舊中國長期的封建統治,国內少數民族一直是被歧視的。民國初年的所謂‘五族共和’,也只是於漢族之外,指出了滿、蒙、囘、藏,作作幌子,對於苗、彝、瑤及其他少數民族,連提也不提了。蔣匪介石、陳匪立夫之流,更假創出‘中華民族同源論’之說,想以汉族同化其他少數民族,以便於他們的反動統治。在這樣的政治情况下,舊時代的歷史也就幾乎没有關於少數民族的記載了,好像少數民族在中國历史創造的過程中  相似文献   

8.
王遜 《文物》1950,(12)
中朝兩國人民的幸福的和平的生活是共同的。他們一向有共同的敵人:壓迫中國人民的統治階級也壓迫過朝鮮人民。侵略朝鮮的帝国主義者同時是把中國也作為侵略的目標。中朝兩国人民在共同的和平生活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懃勉辛勞,創造了有兄弟般血緣關係的文化和艺術。中国把自己的艺術貢獻給朝鲜,帮助了朝鮮藝術的生長和發展,這已經有久遠的來歷了。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紀末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4——1895年的中日战爭(甲午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可說是这次“瓜分”狂潮的信号。日本軍国主义者用武力打敗消朝統治者之后,悍然提出了割让大片中国领土的要求,接着帝国主义各国便相竞奔向东方,張牙舞爪地攫夺中国各項权益,获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圍”;各国报纸公开以“瓜分”中国作为“时常討論”的“題目”。狂妄的帝国主义者視中国如“死屍”,“他們偷窃中国就像从死屍身上偷窃东西一样”,滿以为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51,(8)
一百年前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首次建立了中國人民有組織地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他們在鬥爭的過程中,組織了强大的人民武裝,樹立起人民自己的政權,實行各種革命政策,發動廣大農民對地主統治階級作英勇無比的鬥爭,前後堅持了十五年,勢力擴展到十七省,在反對侵略者的鬥爭中表現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孔廟從祀在傳統中國的重要地位似乎毋庸贅言。被傳統儒者稱爲"乾坤第一大事"的孔廟從祀,(1)不僅是"道統"制度化和政治化的體現,也是"治統"緣飾自身統治,利用、干預甚至力圖馴化"道統"的重要管道。治統與道統的複雜糾葛和內在張力,便集中  相似文献   

12.
偉大的1958年現在开始了。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它是我們祖國進行社会主义建設的第二个五年計划的头一年。在这个年代里,將逐步实現規模宏偉的第二个五年計划。1958年是在我國革命已取得偉大勝利的基礎上开始的,即在中國人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党和毛澤东同志的正确領導下,推翻了帝國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資本主义的血腥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地完成了資產階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農業、手工業、資本主义工商業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勝利,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变为公有制,基本上結束了二千年來人剝削人的社会制度。在1957年开始的政治战綫  相似文献   

13.
討論問題     
在紀元一二八○年,蒙古族中的統治者忽必烈征服了中國滅亡了漢族政權的南宋,建立了異族統治的元朝政權,整個中國陷於蒙古征服者的統治之下將近百年《從一二八○——一三六八年共八十九年,铁木真窩阔台、貴由蒙哥等的年數沒有計算在內》,這百年當中,蒙古統治者除了對中國人民施以殘暴的壓迫與‘肆無忌憚’地經濟掠奪進行着慘酷的種族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51,(7)
一、引言中國文化藝術,都是由勞動人民用他們的勞力和智慧創造出來的,有過悠久的歷史。但其發展原因,一部份是人民大衆因為自己的需要而創造,而其他一部份,却是建築在統治階級剝削人民勞動的基礎上。所以,目前首要的任務,是如何有組織地、科学地把這些文化藝術遺產加以調查、保存、搜  相似文献   

15.
漢代的遺詔裏只有關於行皇帝喪葬禮時減輕負擔的指示。東晉到南朝,出現指命非皇太子者作爲後繼皇帝的遺詔,並且出現保證後繼皇帝統治能力的文章。在北朝,北魏孝文帝以後出現和魏晉南朝同樣的遺詔。與南朝指命後繼皇帝的遺詔相比,北朝的遺詔裏保證本人統治能力的語言表現得更爲詳細,這種遺詔在唐朝形成了類型化。並且,唐朝的遺詔傳達全國,全國的人民可以確認新皇帝依據先帝遺詔即位的事實。這種遺詔在漢代到唐代的變遷,反映了中國統治體制變化的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  相似文献   

16.
維新运动(1895—1898年)是爱国救亡运动。这个运动是以康有为为首的具有資产阶級‘民主’思想、而带有封建色彩的士大夫阶層,和以光緒皇帝为首的政治上無实权的滿、汉兩族大官僚所联合發动的。在1898年前,这个改良主义的維新党,比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宁可亡国’的旧党,显然是一个較进步的政派。但是,历史的發展注定着改良主义行不通,它終于失敗了! 在維新运动时期干涉中国内政的主要的帝国主义有以英国为首的联合日本、美国为一派,与之对立的是帝俄一派。前者他们利用維新党,后者他們勾结旧党而进行活动。以英帝国主义为首的一派干涉中国内政的手法,首先是幕后指示广学会里伪裝傳教士的帝国主义分子,以伪善的脸孔赞助中国变法自强,后来則由他們自己露面‘保护’維新党重要人物,并且企圖以武力干涉中国。本文主要是简述这个間題中的一个小問題,即广学会帝国主义傳教士与維新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一) 清代前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經發展到了腐朽阶段。資本主义萌芽,商品經济的發展,地租賦稅的貨幣化,都在在的腐蝕着日趋沒落的封建统治阶级。他們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之下,奢侈貪欲的胃口扩大,从多方面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剝削和压榨。(1)这些在社会上的渣滓,为了網罗金錢供其揮霍  相似文献   

18.
論韓侂冑     
南宋时代坚决主張与侵略者作战来收复中国国土解放在金人压迫剝削下的中国北方汉族人民的韓侂胄,在宋史上,是与汉奸秦檜并列于奸臣傳的,而且七百余年来,一直被封建主义历史学家所公認为奸臣的。他之所以被称为奸臣,有兩个原因:即庆元伪学之禁和开禧北伐的失敗。事实上,所謂“庆元伪学之禁”,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級内部派系矛盾所展开的政爭,开禧北伐更是对侵略者所作的正义战爭。但是,为了与韓侂胄作致爭的反对派領袖,是历代封建統治者用来作为麻醉人民工具的封建主义偶像朱熹,于是封建統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對南宋史書《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鑑》進行的綜合考述。首先,對撰者劉時舉的生平進行了考索與推測。並對這部史書書名予以正名,指出其彰顯中興等特點,通過具體比較,揭示其史料價值。從史學史的角度觀察,此書敍事往往首尾回應,體類紀事本末,對編年體史書敍事缺陷頗有補足,可見對編年體史書體裁的創造性拓展。而以史評入書的方式,則反映出南宋史學著作對司馬光《資治通鑑》"臣光曰"以來傳統的普遍繼承。本文還考察了此書的版本源流,着重指出《四庫全書》本所存在的嚴重缺陷與四庫館臣出於各種目的的改動,以期喚起使用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吏卒、黔首與徒隸,是秦對其所統治人民的身分劃分。"吏卒"包括吏與卒:"吏"分爲長吏與少吏,"卒"分爲屯戍、求盜等;吏、卒在任職、服役期間,均由國家發放稟食,長吏且得享秩禄。"黔首"指著籍的編户齊民。統一後"新黔首"皆需應徵從軍,卻未得普遍授田。"徒隸"包括刑徒和隸臣妾,受官府强制,從事各種勞作。在秦統治的十餘年中,遷陵縣吏卒、黔首與徒隸三種人在可統計的總人數中,分别占37.5%、50.6%和11.9%,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統治下社會結構的部分特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