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磨     
<正>粮食加工工具。有旱磨、水磨两种,旱磨磨粉,水磨磨浆。无论是旱磨还是水磨,都由石磨、石磨盘和磨床三部分组成。石磨两扇,以磨脐为中心,上下磨合。上下磨扇凿有密集的条形浅槽,便于磨碎颗粒状的粮食。上磨扇面左右开俩磨孔,有利于粮食漏到两扇磨之间。磨身左右侧面凿一浅孔,装上木橛,套系上绳索,用以固定磨棍,以利推动。磨盘垫在石磨下,有平面的,也有带圈带槽的,磨床则如同没有凳面的方凳,承托着磨盘、磨身。长期使用的石磨,磨床往往是砖石垒成的台座,承接磨盘时更加结实稳妥。  相似文献   

2.
陶磨与执箕女俑,是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随葬的明器。1959年安阳市北郊张盛墓出土,现存河南省博物馆。陶磨呈圆盘状,仿石磨形制。通高7厘米,扇径8厘米,盘径12匣米。磨扇上有两只磨眼,侧面有两个按置磨板的小孔。磨盘下面为圆筒状底座。磨古称(?),系谷物加工粉碎的工具,这是迄今所知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隋磨模型。磨旁的陶女俑高12厘米,头梳半髻,长裙,双带下垂,出土时衣服上绘有红、绿等色彩,现已剥落殆尽。该女平坐于地,双手执箕,正在从事劳役。陶磨与执箕女俑的出土,重现了隋代磨面的场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5月,黑龙江省双城市文物管理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团结满族乡连丰村老房身遗址中采集到一副石磨。石磨为圆形,外缘直径均为38厘米;花岗岩材质,分上下两扇,上扇厚12.3、下扇厚12.5厘米,中央有磨脐孔;上扇底面和下扇上面围绕磨脐孔呈辐射状均匀雕刻着6组斜线形磨齿。石磨上扇中央的磨脐孔直径3厘米,进料孔(即俗称的磨眼)距其2厘米,料孔直径2.5厘米;料斗深4.5厘米,直径是25厘米;上扇有呈半  相似文献   

4.
西周倗国墓地绿松石珠微痕的数码显微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揭示史前和历史时代早期出土玉器的加工痕迹,了解古代机械加工的起源和演变过程,选择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的一枚穿孔绿松石珠,在带有景深扩展技术和三维图像重建功能VHX-500K型数码显微镜下进行微痕分析。发现其表面的打磨痕迹和孔壁上钻孔形成的多圈平行螺旋纹皆十分清晰。结合现代绿松石打磨的模拟实验和前人的工作,认为该枚绿松石珠表面打磨的工具应为一种机械转动磨盘,其具备粗磨和细磨两个功能。有关磨料的颗粒甚粗,其尺寸远大于现代细磨盘的磨料颗粒度。至于珠上的穿孔为对钻贯通,推测为空心管钻配合解玉砂高速旋转而成。这是国内首次将数码显微镜的景深扩展和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微痕分析,其研究成果可为古玉的科学鉴定,从加工工艺角度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出土了一组磁山文化的石磨盘、磨棒。我们对这两件石器进行了微痕和淀粉粒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磁山文化生业形态的地区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件工具可能用来加工多种植物,包括栎属橡子、小麦族的籽粒、黍族的籽粒、豆子及栝楼根。其中黍族的粟、黍可能为驯化类型,而栎属橡子和小麦族植物显然为野生。如果磨盘、磨棒上的淀粉粒残留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的食谱,那么采集多种野生植物仍是居住在太行山西侧的磁山文化先民食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孙维昌 《收藏家》2012,(3):8-12
折扇起源于日本,旧称倭扇,是日本人受蝙蝠形象启示而制作的,故亦称蝙蝠扇,在11世纪时由日本、高丽(朝鲜)传人中国。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当时杭州城外的镇市上,已有专卖折扇(折叠扇)的店铺。邓椿《画继》则明确记有“市井上所制折叠扇者”。折扇是折叠扇的简称,它以竹木或象牙等为骨,韧纸或绫绢为面,可收拢折叠,因此又称撤扇、聚头扇、聚骨扇等。  相似文献   

7.
郑艳娥 《南方文物》2001,(3):50-53,65
1972年长沙市郊发掘了轰动世界的马王堆西汉墓,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有一长一短两柄竹扇,同出土的遣策有“扇二”的记载①。竹扇,据不完全统计,在战国楚墓及秦汉墓中已发现21例②,但其完好程度除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的一柄短扇至今色泽犹新外(图1)③,其它各例都无法与马王堆出土的相比。一、马王堆竹扇与现代竹扇之比较图2、图3分别为马王堆出土的长、短竹扇;图4、图5为20世纪中、晚期湖南长沙地区山村农人使用的竹扇。两者的相同之处:(1)用水竹篾作扇面;(2)为防锋利的竹扇缘伤人,都采用比较薄、软的丝…  相似文献   

8.
1985年6月,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发掘的唐墓中,出土了两扇雕有胡旋舞的石刻墓门。这在唐代墓葬中尚属首次发现。单扇石门呈长方形,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上下有圆柱状榫,两扇门面闭合处各有一孔,出土时用铁锁锁扣。门正面凿磨光滑,各雕男舞伎一人。舞者深目高鼻,虬须鬈发,胸宽腰窄,上着窄袖衫,下着短裙,足登长筒靴,旋身扬臂舞蹈于一圆形毯上。舞姿造型略有不同,左边舞伎侧身回首,左脚立圆毯上,右腿后屈,左手微微上举,右臂屈至头顶,右侧舞伎右脚  相似文献   

9.
1995年7月14日,登封市东金店乡高马村牛丰奇砖厂在起土区挖出两件铁犁镜与一合石蘑。铁犁镜2件,大小基本相同。为五角形稍弯弧,正面凹弧平光,背面凸弧,周边有三角形断面的凸棱,中部有呈三条辐射状的凸筋,以增加镜面的坚固性。在两侧的凸筋上下两端各有桥形鼻,共计4个,以便与犁上的箭杆系固。它的下边部直而呈刃状,以便与三角形铁犁平面密切套合。以较完整的1件为例,高31厘米,宽28厘米,边棱厚2.3厘米,中厚0.6厘米,凸筋高0.6厘米。(图一,1)石磨1件,系两扇为一合,上扇破而微残,下扇残存一半。上扇的顶面,在中部凿制成…  相似文献   

10.
阿拜的故事     
火笼衣有一天,洛嘎老爷雇阿拜去推磨,磨完包谷磨荞子,干到天黑才得歇。晚上,老爷丢一床烂蓑衣给阿拜,叫他睡在磨房里。夜里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天气变得冷起来了。阿拜穿着件破烂衣裳,躺在蓑衣上不时搓着脚,翻过来翻过去咋个都睡不着。阿拜看看那盘石磨,索性不睡觉了,搬下一扇磨,扛在肩上,在磨房里不停地来回走动。这一下,阿拜全身发热,也有点累了,就支好磨,躺在蓑衣上睡了。  相似文献   

11.
关帝庙在我国汉族聚居地相当普遍。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却比较少见,西藏保存下来的只有拉萨磨盘山关帝庙一座。其建筑风格、丰富的文物,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磨盘山关帝庙位于布达拉宫西约一公里的孤山岗上,因山“形如磨盘”,一般称为磨盘山。关帝庙建在山的顶部(封三:1),建筑面积约八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整个建筑处于两层不同的水平面上。从南面的长石台阶进大门有一方形小庭院,东西两边为一层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长武县彭公乡杨家河村和高家坡村农民,在修庄基、挖窑洞取土时,发现了两合汉代石磨(封二:1、2)。石磨直径50厘米,厚度8厘米(单扇),磨眼直径20厘米,磨眼、铁堤均为二厘米。  相似文献   

13.
温江县出土汉代石墓门画像在五十年代,温江县寿安乡火星村,农民在种地时发现了两扇石墓门,其中一扇收藏在温江县文化馆,另一扇墓门于1992年,才由温江县文物管理所运回,收藏在文物管理所。两扇墓门均高160厘米,宽70厘米。左墓门上刻一门框,在门框内刻一朱...  相似文献   

14.
一宗开了历史玩笑的大骗案文/李琳一1963年2月19日上午,河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韩绍诗(现已退休)收到商丘地区商丘县城关镇古董商郝心佛寄来的一幅雪芹先生画像。画像是一本册页的一页,可对折成两扇,纸面已经发黄。右扇画着一个席地而坐的中年人,身着长衫,足蹬...  相似文献   

15.
正砚台是中国重要的书写用具之一,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砚台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研磨之器,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诸多遗址中就已经出土了用于研磨坚果及谷物的磨盘、磨棒。距今6000年前的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一套彩绘带盖石研、研棒,研面微凹,研旁留数块黑色颜料,作为研磨陶器颜料而存在,这应该是砚台的雏形。湖北云梦睡虎地战国至秦代墓出土的砚,已经是正式的书写文具了。汉刘熙《释名》载"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可见至少在汉代,砚台的用途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的近代水磨庞耀先如今人们食用的面粉和植物油都是机器加工的,可是在近代至本世纪60年代的甘肃省天水河流域,仍靠水磨加工。在河南岸(原旧公园对面)有廖家水磨群(包括宋、杨、廖三家),由此向东为庞家水磨(包括蒲家)、中(间)磨、东团庄水磨群(包括...  相似文献   

17.
闽浙皖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非常重要的一块根据地,它创建于1927年,经历了一个由弋阳、横峰两县到信江流域,再由信江流域到赣东北,最后到闽浙皖赣四省边的发展过程。“根据地苏区时期先后由赣东北、闽北、(开)化婺(源)德(兴)、信(江)抚(河)、皖赣、皖南等大小六块苏区组成,纵横约50个县,人口数百万,建立过58个中共县级组织和32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党的组织遍布闽浙皖赣边区80多个县,游击区人口近千万”①。根据地的斗争长达十年:1927年8月至1930年7月的前期斗争阶段,根据地以磨盘山为中心,同时形成了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根据地,但是与赣北的小块根据地、浙南、浙西及皖南的革命斗争尚未形成统一领导;1930年7月至1933年10月。  相似文献   

18.
磨盘、磨棒类工具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常见的一类石器,已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从其分类、时空分布以及研究简史和现状等角度对这类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胡旋舞石门(见图1),唐代,1985年出土于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中,现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门扇上的线刻图案形象地体现了北朝至隋唐间流行于中亚一带的胡旋舞,线条流畅,人物表情生动,舞姿形态优美,是弥足珍贵的胡旋舞图像资料,是研究唐代乐舞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石门,两扇,高88厘米,宽42.5厘米。两门扇正面凿磨光滑,中间各减地浅浮雕一男性舞伎。舞伎髭须卷发,深目高鼻,胸宽腰细,体魄健壮,发束带。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  相似文献   

20.
何莉 《南方文物》2013,(4):194-196
2012年6月,我馆在南昌市江联小区清理一座明墓。其中女棺内尸体及衣服已腐烂,头部附近散落10块青玉饰片(图一):5块海棠形,3块如意云形,1块桃形,1块蝶形。这些玉饰片尺寸在1-4厘米之间,背面均有鼻穿,有的穿上还残存银丝。这些玉饰片原本是缝缀在什么东西上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