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东 《旅游纵览》2017,(3):26-31
血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雄鸟的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均为红色,故称血雉。血雉的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性喜成群,常呈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活动。血雉是高寒山地森林及灌丛雉类,栖息于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及杜鹃灌丛中,海拔高度多在1700~3000m。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徙现象。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份。求偶时期,常常两只雄鸟头对头地猛啄对方,直至败者逃去,胜利者和雌鸟配对。筑巢于冷杉树木基部的树洞中,以干树叶铺于枯枝上而成。  相似文献   

2.
正绿尾虹雉身姿雄健、行踪隐秘。雄鸟羽色靓丽,上体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犹如雨后的彩虹,故称"虹雉",因其尾绿,故得名"绿尾虹雉"。绿尾虹雉仅分布在我国四川西北部、云南西北部、青海南部与东南部、甘肃南部以及西藏东南部等相邻地区,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相似文献   

3.
凤头潜鸭     
<正>封面简介:凤头潜鸭是鸭科潜鸭属的鸟类,又名泽凫、凤头鸭子、黑头四鸭。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雄鸟除腹部、两胁、翼镜为白色外,余部黑色。头带长形羽冠。雌鸟全身大致为褐色,头上羽冠较短。杂食  相似文献   

4.
藏马鸡     
马鸡属(Crossoptilon)为鸡形目(Galliformes)的中国特产属之一,包括4个种:白马鸡(C.crossoptilon)、藏马鸡(C.harmani)、蓝马鸡(C.auritum)和褐马鸡(C.mantchuricum)。其中白马鸡和藏马鸡为比较原始的种群。藏马鸡是世界珍贵鸟类,国外已经绝迹,只有中国西藏还有大量留存。它的分布局限于喜马拉雅山东北麓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主要分布于昌都、林芝地区和那曲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藏野驴     
藏野驴(Equus kiang),奇蹄目,马科,马属,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亚洲野驴,体形酷似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藏野驴头短而宽,眼珠黄褐色,吻部稍圆,呈乳白色,牙齿尖锐锋利,耳壳长超过一百七十  相似文献   

6.
秦俑坑陶马造型艺术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秦陶马造型准战车马,基本形体一致.马身齐耳通高1.5米,头到尾根通长2米.身较低矮,马耳稍短,长16厘米.马肢略短而粗壮,关节粗大、马头稍大而有沉重感,颈粗而略显长.前脑广阔丰园、蹄甲较大,尾缚结高挽.骑兵马,齐耳通身高为1.72米,身长2.03米.头较小,颈短粗,躯干显长,四肢粗短.马背上浮雕鞍的造型,鞍面有七排鞍钉(圆孔状),正中一排,两侧各三排,每排有鞍钉9—10个,鞍的质地类似皮革.  相似文献   

7.
汉代雕刻石兽为数不少,惟狸力兽尚为初见。是何地、何时发现,已无法考清,只知这件石雕在旧社会为北京古玩商会会长崔耀庭秘藏,解放后归故宫博物院。这件石狸力兽(图一),是以细黑色石雕刻而成的,为卧形,头右尾左,身有鳞,四足为爪而后有距。高10.3、横长34.5厘米,兽背有圆孔一,深3.5、直径3.5厘米。孔  相似文献   

8.
黄嘴朱顶雀     
黄嘴朱顶雀(Acanthis flavirostris),别名尕雀,体形小,全长13-16厘米,体重平均16克左右。上体大致黄褐色,密布暗褐色纵纹,腰部淡粉红色或呈玫瑰红色。嘴黄色,喉、眉线、头侧皮黄色,胸和两侧呈淡褐色,有棕褐色纵纹。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接近白色,翼覆羽褐色,大覆羽尖端棕色,羽缘、翼下覆羽和腋羽均白色。尾部的中央尾羽最短,歪侧尾羽最长,形似叉尾。西藏全境分布,亚欧大陆亦常见。  相似文献   

9.
匏壶     
正匏(páo)壶盛酒器。壶盖为圆雕立体的鸷鸟形捉手,鸟喙大张,双目圆睁,全身精雕羽翎纹,层次分明,爪抓两条小龙,龙全力挣扎。鸟腹下有子口凸榫,套于壶体母口内。壶颈长而侧倾于一侧,鼓腹上有一虎形鋬,虎口衔一环,有链条与盖鸟尾连接。壶口沿下饰一周绹索纹,腹部饰4组乳丁蟠虺纹带。匏壶为战国至汉代流行壶式之一,因形似匏瓜而得名。另有专家考证,匏瓜外形隐喻"匏瓜星"的星座结构,匏壶的造型蕴含了古人对匏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鬣羚拉丁名Capricornis sumatraensis英文名serowi保护等级 UCN-VU(易危)形态特征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头体长140~190厘米,肩高86~110厘米,尾长9~16厘米,体重50~100千克。两只耳朵狭长,似驴,端部较尖,雌雄均有一对短而尖的黑角,短而光滑。  相似文献   

11.
<正>鸱鸮科,属于鸟纲鸮形目,鸱鸮科动物的特点是头骨宽大,腿较短,面盘圆形似猫,因此常被称为"猫头鹰",有些种类有明显的直立型"耳羽簇"。所有种类的体羽均为由灰、褐、白及黑色所组成的精细图案,可用于伪装。鸱鸮科种类较多,有近200种,体型大小不一,习性也较多样化,是一种夜行猛禽。  相似文献   

12.
江陵纪南城出土黄武元年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湖北江陵纪南城南水门出土1件三国时期的弩。出土时木臂保存情况欠佳,后依原式进行了复制。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全器由木弩臂和铜弩机两部分构成,缺弩弓。弩臂全长54、臂面最窄4.4、最宽6.6厘米。臂平面略呈亚腰形,侧视上平下弧、两头厚中间薄。臂侧面在距前端9.5厘米处凿有长方形穿孔,长4.5、宽1厘米。在距尾端4厘米处嵌入铜机郭。铜机郭全长17.3、宽4.1厘米。平面呈窄长的"凸"字形。铜弩机由望山及牙、牛、悬刀、枢等部件构  相似文献   

13.
张雅婧 《史学集刊》2015,(1):115-120
明代女真部族社会中,广泛存在"两头政长"制,即一部之中同时存在着两位权力基本相等的首领。明前期女真社会中的"两头政长"制套上了明代卫所制的光环,常表现为女真卫所中有两位主要官员。明后期则多表现为一部之中有两王(贝勒)。"两头政长"多是由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担任,且其大多"分部别居"。"两头政长"制的存在便于部族迁徙和分族;其明显的军事色彩,适应女真社会战争频繁的状况。同时,"两头政长"制是一种特殊的世袭制度。明代女真的"两头政长"制随着后金国家的建立、君主集权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14.
明代女真部族社会中,广泛存在"两头政长"制,即一部之中同时存在着两位权力基本相等的首领。明前期女真社会中的"两头政长"制套上了明代卫所制的光环,常表现为女真卫所中有两位主要官员。明后期则多表现为一部之中有两王(贝勒)。"两头政长"多是由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担任,且其大多"分部别居"。"两头政长"制的存在便于部族迁徙和分族;其明显的军事色彩,适应女真社会战争频繁的状况。同时,"两头政长"制是一种特殊的世袭制度。明代女真的"两头政长"制随着后金国家的建立、君主集权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15.
荀侯匜     
正通长35厘米/宽17.5厘米/高16.5厘米 西周 1974年运城市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荀侯匜(yí) 器形椭圆而长,口缘较直,窄流,深腹圜底,龙形鋬,龙口衔器口。四扁体兽形足。口沿饰重环纹,腹部饰瓦纹。腹内底铸铭3行14字:"荀侯稽作宝匜,其万寿子孙永宝用"。西周时期荀国器,其铜器存世极少。荀国在今山西省新绛县一带,被晋国所灭。  相似文献   

16.
青城乡位于甘肃省榆中县北部。隔着黄河与白银市相望,距省会兰州市区百余公里。奔涌不息的黄河在这儿稍一摆尾,、便有了绿树掩映下翡翠般安放在河阴的青城:一条条街道相携而落。长的蜿蜒曲折。像小镇弯弯曲曲的岁月;短的干脆利索亦有“种庄严而恬静的美。  相似文献   

17.
正鸳鸯,比家鸭还小一些。雄鸟称为鸳,羽色绚丽,最内两枚三级飞羽大成扇形而竖立,像高高竖起的帆,又称帆羽。眼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嘴红棕色。雌鸟称为鸯,比雄鸟稍小,背部苍褐色,腹部纯白,完全看不到鸳的轮廓,很一般的样子。它们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中。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草叶、树叶、草根、草子、苔藓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季节则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87,(2)
1986年8月,故宫博物院征集到一件白地黑褐彩人物纹饰瓷枕。瓷枕为如意头形。枕面长31.5、宽20、高12.5厘米。通体白釉,釉色莹润光亮。枕面外缘随枕形绘一道黑褐彩线,稍向里又绘两道双黑褐线。线内绘人物图案,左侧一老翁,头戴斗笠,牵一头牛,拱手站立;中间一人骑马,头裹直脚幞  相似文献   

19.
米食为天     
1930年代,南京私人米店外的米糕小贩卖. 唐宋以来,江南成为中国水稻生产的中心地区,稻米已是人们的主食.经过千百年发展,江南的稻食品类多样,千变万化.仅一个米糕,就品类颜色不同,形制不一."方头糕"大径尺而形方;"糕元宝"形状如元宝,又有大元宝、小元宝、金元宝(加黄糖)、银元宝(添白糖)之别;"条头糕"形狭而长:"条半糕"则又稍阔:还有"黄松糕"、"枣子糕"、"百果糕"、"玫瑰猪油糕"等等.每到腊月,江南人家或雇糕工至家磨粉自蒸,或买诸肆市.因此,各糕肆门市如云.  相似文献   

20.
1965年,金上京故城(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西垣南段墙脚下发现一枚铜龙(见图),1974年由发现人送交县文管所。铜龙为紫铜质,浇铸后稍经人工雕镌而成,重2.1公斤。通高19.3、头长12、最宽处尾至左前爪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